当前位置: 首页 > 军事新闻 >

为何少量核武器也能维持和平?中国的核战略逻

时间:2020-11-05 10:40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核武器出现以来一直都是战略平衡最为重要的工具之一。核武器本质上是把杀伤效率提高了多个数量级,尽管一颗核弹和1000架轰炸机的地毯式轰炸都能毁

核武器出现以来一直都是战略平衡最为重要的工具之一。核武器本质上是把杀伤效率提高了多个数量级,尽管一颗核弹和1000架轰炸机的地毯式轰炸都能毁灭一个城市,但核武器的杀伤效率明显要高得多。

为何少量核武器也能维持和平?中国的核战略逻辑比较复杂

指导核武器目标、发展、使用方式的思想就是核战略。按照清华大学李彬教授的归纳,核战略可大致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核战略思想(nuclear doctrine),或称核学说,主要回答核武器具有哪些作用以及如何利用核武器的作用。第二,核战略(nuclear strategy),主要回答本国核武器发展的主要目的及基本要求。第三,核武器发展战略和核力量运行战略等。

一般而言,由于核武器十分清晰的破坏力,各国都不敢于随意使用,这就形成了事实上的“核禁忌”。在“核禁忌”之下,尽管有着多样化的核战略,但核武器几乎没有被视为真实的战争工具,持有核武器去威慑他人,让他方放弃一部分意图(不去做某事),或者威压他方去采取本来不会采取的行为,就是主要目标。核威慑战略的着眼点事实上在于可信性,是一种牢固的预期。

为何少量核武器也能维持和平?中国的核战略逻辑比较复杂

可信性往往来源于意图的明晰和与意图匹配的能力,还有博弈双方的互动中形成的共同认知。比如美国曾经采用的“大规模报复战略”,就是在美国核武器远远强于苏联的情况下,明确声称苏联只要越过美国的底线,美国就会直接发动核战争,以此威慑苏联不去越过美国政策底线。而在苏联的核武器水平上来后,美国则采用了“相互确保摧毁战略”,用双方都可以毁灭对方的核武器规模来打造一种可信的核威慑。这两种理论都要求核博弈的双方都拥有规模相当的、并且足够毁灭对方的核武库。

除此之外,还有一派观点认为,因为一点点冲突就直接触发大规模核战争的后果过于严重,因此反而并不可信,相反,小规模核打击容易进行,反而更为可信。这种逻辑就推导出了“灵活反应战略”、“新灵活反应战略”,也就是依据苏联使用核武器的级别而灵活地分级对抗苏联的核武器,是一种分级核威慑。这种理论也要求持有相当大规模的核武库,以此来实现足够的分级手段,维持核威慑战略的可信度。

为何少量核武器也能维持和平?中国的核战略逻辑比较复杂

最低限度核威慑同样假设核进攻是最主要的威胁,但反击方不必拥有同等规模的核武库,只要具备给对方造成“不可承受”的损失即可完成核威慑的要求,除此之外更多的核武器只是反复打击对方领土而没有进一步令对方无法承受。这也是五常中的英法中三国只维持小规模核武库的逻辑。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多少核武器是可以给对方造成“不可承受”的结果,可信性要求多大规模的核武库?麦克纳马拉曾经认为这需要数百枚百万吨级当量的核弹,但也有人认为,其实只需要几颗可信的反击弹头就足够了。

为何少量核武器也能维持和平?中国的核战略逻辑比较复杂

此外,还有核禁忌理论。这派理论的假设是,尽管核武器存在,但事实上不使用核武器已经是十分强有力的禁止性规范,核禁忌是存在的,因此常规战争不会直接演变成核战争。虽然看上去这个假设与直觉不符,但事实上有经验性的研究表明,即便在常规战争中使用核武器可以取得有力战果,核国家仍然拒绝真实地使用核武器。这就推导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即主动威胁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情况是不可信的,而对无核武器国家威胁使用核武器则会导致无核武器国家开始发展核武器,对有核国家而言恰恰是有害无益。由此,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事实上不会对国家安全带来影响(也给无核国家带来了积极安全保障,让他们可以接受不拥有核武器的状态),因为它不过是放弃了原本就不存在或不经济的功能。

为何少量核武器也能维持和平?中国的核战略逻辑比较复杂

中国的核战略是最后两种策略的结合,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配合小规模的核武库。这一战略可以成型有几个关键点:

中国在常规战争中不会战败至亡国灭种的地步;核武器核报复的可信性问题,即中国需要确保在经历对方核打击之后还可以拥有足够令对手无法承受的核反击力量;核禁忌是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仍作为强有力的禁止性规范。


为何少量核武器也能维持和平?中国的核战略逻辑比较复杂

第一点上看,中国以现有的幅员、人口、工业能力、技术手段,国家在面对常规战争时的基本安全可以保持,没有哪个国家具备在常规战争中彻底征服中国的能力,因此第一点并没有变化。第三点来看则是,核禁忌基本上仍是国际社会的主流意见,尽管时不时有少数西方政客抛出一些强调核进攻的胡言乱语,但核禁忌仍然是可靠的主流规范,此类说辞很容易遭到国际舆论的集中抨击。

第二点则是至关重要的技术问题,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现在仍然只对固定发射井发射的东风-5型洲际弹道导弹进行有限改进,而着力研发东风-26核常兼备型中程弹道导弹、东风-41型陆基机动发射洲际弹道导弹和巨浪-2型潜射远程弹道导弹的原因。而针对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导弹防御系统,比如TMD、THAAD、NMD等,中国也在开发新型的乘波体导弹和高超音速巡航导弹,目标就是维持核反击的可信性。

为何少量核武器也能维持和平?中国的核战略逻辑比较复杂

至于弹头数量,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如果反击载具不具备突防的可信性,那么弹头数量如果超过了最低限度核威慑的要求其实也没有太多实际作用。1000枚核弹头的说法并不是重点,发展可靠的突防载具才是。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