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我们选择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两样东西,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丝绸和瓷器。它们在陆地与海上,为中国开启了世界贸易的大门。虽然漆器与这二者对比,名号不如他们在外国人耳朵里响亮。但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漆器比丝绸与陶瓷的运用更广泛,历史更悠久。然而这一点,并不被大众熟知。所以,我们就来讲一讲,漆器的发展历史,它经历了怎样的沉浮。
漆器的发源漆器是我们中国发明的一种古老的传统工艺品,是将漆液涂在器物表面,从而制作出的生活器具或者工艺美术品。比如古人所用精美首饰盒子、装糕点的盒子、碗筷、屏风和镜子等等,都要用到漆工艺。当然,漆工艺的广泛性远不止这些。
漆器的历史悠久到让人惊叹,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我们的老祖宗就发现漆液。漆液是漆树上分泌的以一种半透明的乳白色液体,一旦被氧化就会变成黑色。采集它的方法其实和采集橡胶树液是一样的。只要在树皮上割一条口子,树液就会慢慢顺流而下。
先民们发现漆不仅耐潮、耐高温、还能防腐、保持美丽的光泽。于是,人们就把它涂抹在陶器或者木器上,最古老原始的漆器就这样产生了。这可不是我们的推论,是有史料为证的。
《韩非子·十过》:"尧禅天下,虞舜受之,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削锯修其迹,流漆墨其上,输之于官,以为食器。
漆树在古代非常普遍,漆在夏朝就被作为贡品。而在周代,漆树是最主要的经济林木。在青铜时代的考古文物中,不论是车饰,还是箭镞,都使用了漆工艺。
随着漆工艺的发展,它的运用范围更加广泛。因此,各个朝代对漆树的种植都非常重视,明朝时期,朱元璋就在南京建立了皇家漆园,种植量达到上千万株。
漆胎的种类和漆纹的制作工艺说到漆器,首先我们要了解的就是漆胎,漆胎就是受漆的物件。以木器做漆胎是最古老的做法,也是古代最主要的漆胎。后来随着金属的出现,陶瓷的出现,漆胎的种类也变得越来越丰富。
古人将漆工艺称为"髹",把漆纹样式称为"饰"。木质髹后不仅抗潮,又能增加美观性和坚固性。一开始的木漆胎是用整块木材雕刻成型,做出来的漆器非常厚重。后来人们就开始用薄木卷成空心圆柱,再裱上麻布涂上漆灰,然后就可以髹漆了。
还有一种方法是夹纻胎,这种方法就是用泥、木或者石膏作成胎模,外敷上麻布涂漆和胶,等到麻布干燥以后去掉胎模,把空心的胎磨光滑,就可以作漆了。这种方法是漆胎工艺的一大进步。不仅节省了木料,使漆器更轻便。造型上,也更加多变,并且坚固不易开裂。
说要漆胎,再说一说漆纹。
直接在漆胎上描漆是最古老的装饰方法,也是最重要的装饰方法。用描漆方法绘出的漆纹线条流畅,形象生动,图案也最为丰富。
后来,人们开始在漆胎上雕刻花纹,主要用木灰或者金属制作出胎,再堆上漆,在半干的状态就开始画上纹路,在把花纹雕刻出来。这种方法始于唐代,到元代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除此之外,还有将漆面刻出花纹轮廓,再填入稠漆的填漆法;还有将金、银等金属片刻成何种纹式,再用胶漆粘贴在打磨光滑的漆胎上的平脱漆器等。
漆器的鼎盛与衰弱从漆器的诞生,距今至少已经有了6-7千年的历史。漆器的发展也经历了此起彼伏的鼎盛与衰弱。
汉代的黄金时期漆工艺在秦汉迎来了空前的发展,使之成为了我国漆工艺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从出土的汉代漆器数量就可以窥视它曾经的辉煌。
汉朝的史料中,时常有提起少府监所属的工匠们制作"东园秘器"。其实就是专门制作为王公大臣们制作死后的殉葬品。其中"东园朱寿之器"就是指彩绘花纹的漆棺。
漆棺并非从汉代才开始使用。安微寿县的"李三孤堆"楚王纹曾经被盗挖,其中就发现了有一片彩绘云纹的残漆棺。考古学家发现,这片残棺的纹饰是周代天子所使用的黼纹。因此,我们可以确定,汉代漆棺是沿用的周代丧葬制度。
汉代出土的漆器遍布我国各地,它的规模和数量都是空前的。湖北有云梦大坟头一号墓、江陵凤凰山墓群;湖南有长沙马王堆汉墓;广东有广州西村石头岗、三元里马鹏岗;江苏有扬州邗江湖场一号墓、五号墓;除此之外,陕西、四川、山东、云南、宁夏等地,包含外蒙古和朝鲜北部也都有汉代漆器出土。
汉代漆器的主要特点是以日常生活用器为主,包含扁壶、勺子、杯盒、盂、盘……另外家具、文房四宝、丧葬用品都可见大量的 使用漆工艺。
我国有铭文物器最早的时代,也是来自汉代的汉昭帝时期。汉代的漆器绘画色彩虽然主要以红黑为基调,但其他彩色也已经基本具备。因此,汉代漆器在对色彩的使用上也相比以前更加的大胆,颜色更加丰富。
漆器的衰弱期漆器的衰弱,主要是因为漆器不论在制作工艺上,还是制作成本上都相对复杂和昂贵。汉朝经济繁荣,一直是作为宫廷贵器。但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政治迎来解体,群雄竞争天下战乱纷飞。各地的财政收入都大大降低。除了漆器之外,各种工艺也都迎来了停滞现象。
与此同时,由于青瓷的发展,制作成本更加低廉,漆器的地位在很多场合都被青瓷取代。在汉代时,漆器曾是厚葬的主要用品,但从三国开始,这种风气被减弱。
虽然西晋迎来了短暂的大统一,漆器更是成为了奢侈品中的奢侈品。因此,晋朝还专门颁布了一条禁令:
"欲作漆器卖者,各先移主吏者名,乃得作。"
晋代规定普通人不能随便制作的漆器,从而也抑制了漆器的发展。
漆器在晋代衰弱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晋人喜欢素雅,晋代的漆器摒弃了曾经的华美,多以单色为主。漆器制作方法与汉朝三国时期基本一致,并没有实行创新。直到佛教传入中国,因为佛教的兴起,漆工艺开始被用来制造佛像。而使用的方法也并无新意,是在战国时期就开始出现的夹纻法。这段时期也成为了漆器发展的一个空白期。
漆器的极盛时期漆器的生产从明代开始,迎来了极盛时期。自唐代开始,漆器又慢慢被重视起来,主要以皇家官办作坊为主流。明代内府设立了二十四衙门总理手工生产,承办皇帝御用的围屏、摆设等。朱元璋因此还在南京设立了皇家漆园。
朱棣迁都北京后,在全国各地招揽了能工巧匠,在西什库设立了专为皇家服务的漆工作坊——果园厂。
特别是在嘉靖与万历时期,漆器的器型突破了以往的陈规,呈现出了全新的面貌。这一期间的漆纹除了有吉祥用语,含有吉祥寓意的动物,也有许多反映世俗生活的画面。在工艺艺术上,也形成了一种繁缛、细腻、华丽的特点。
清代康熙年间,为了满足皇家的需要,也设立了"养心殿造办处"为皇家制作漆器。康、乾、雍三代造办处制作的漆器非常精美,代表了当时清朝漆器工艺的最高水平。清朝漆器造型之多,装饰用色之繁复,都创造了历史之最。
清代漆器最创新的一点,就是将髹漆与其他工艺品种结合。主要是以漆器加镶嵌,镶嵌材料从珠宝、珐琅、玻璃、玉石等结合。又将堆漆法与描金漆结合、把雕漆与填漆结合。纹饰上除了东方传统纹饰,还加入西洋元素。
清朝能将漆器发展到如此丰富多彩,主要原因是清朝奢华之风盛行。帝王们喜欢追求奢华,工匠们为了制造出更多绚丽华美的漆器,在技法上便不断地完善和提高,以满足皇帝的需求。
结语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漆器的国家,在古人的生活中,漆器是必不可少的。漆器对我国在化学工艺及工艺美术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从新石器时代起,中国人就认识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历经商周直至明清,中国的漆器工艺不断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它是我们中华文明的瑰宝,是古代贵族奢华的代言。将漆器的历史,说是中国文化的历史也不为过。它见证了中国文明从无到有的过程;见证了各朝各代的繁荣与衰败;也见证了中华大地的多次割裂与统一。它是我国古代最高艺术文化的传承中,不可忽视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