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食品在亚洲似乎已经到了谈虎色变的程度。它是否对身体有害?这成为我们最关心的话题。笔者并不是科学家,无法作解答,而这篇文章要讨论的重点也并不在此。如果我们了解人类从狩猎转为农耕的过程,了解我们的祖先是如何驯化动植物。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大概从来就从来没吃上过真正的自然食品。人类的农牧历史,就是一部基因工程史。
关于食物的神话故事墨西哥玛雅文化中,流传着这样一个关于创世纪的故事。
在人类还未诞生之时,众神们第一次尝试用泥土捏人,但是他们捏出来的泥人根本不能动。后来众神又改用木头来造人,造出来的人能用四肢爬行,能说话,但是他们没有血液和灵魂,也不懂得崇敬神祇。于是,众神只能再一次摧毁它们,但留下了树上的猴子。
怎样才能造出拥有血液和灵魂,又能对神灵有敬畏之心的人呢?众神们在一起讨论了很久,最后他们尝试用白穗和黄穗的玉米来制造人类。他们用白玉米和黄玉米做人类的肉,用玉米面团做四肢,最后玉米赐予了人类生命,人类诞生了。玛雅人相信,他们就是当时用玉米做的先人后裔。
关于玉米的传说,也同样流行在南美洲印加人的文化中。据说,在远古时期,住在喀喀湖周围的人类像野兽一样茹毛饮血,太阳神印蒂派儿女们去教化他们。他们给了人类一支金色的棍子。这支棍子能测试土地是否肥沃,适不适合种植玉米。当棍子测试到合适的土地时,人类就在这里建立国家。众神们教会了人类农耕灌溉和纺织。后来,这里就成为了印加文明的中心,玉米也被视为圣物。
在种植水稻的国家,也有关于水稻的神话传说。
中国有一则关于大洪水的传说。传说大洪水之后,人类和动物都所剩无几,人类的幸存者终日忍饥挨饿。有一天,他们在寻找食物时,发现一只狗朝他们走来。狗尾巴上挂着好几束长长的黄色种子。人们把这些种子种在了土地后,长成了稻谷。最终稻谷解救了人类的饥饿,人类才能得以继续繁衍。
除此之外,印度尼西亚、伊拉克南部的古代苏美人都有关于谷物拯救人类的神话传说。
古人无法用现代科学的角度去解释,为什么人类会由狩猎转为农耕。只能通过极为相似的神话传说,去诠释人类驯化农作物迈向文明过程。这些神话的背后反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每一个文明的兴起,都与这些重要农作物紧密相连。
人类如何驯化农作物现代人的祖先,在450万年前就与猿猴分道扬镳。但经过数百万年的进化,直到11000年前,人类才学会刻意的栽培和种植食物。真正的进入农牧生活,不同的文明之间也存在着不同的时间点。近东地区是在公元前8500年左右,中国是在公元前7500左右,中南美洲则要晚上许多,约在公元前3500年。
如果你认为古人从未人工干预过农作物的基因,他们是由于施肥浇灌而自然进化,这显然是非常大的误解。
野草是怎样变成玉米的人类对玉米的驯化,是人类干预植物基因最好的证明。
玉米的祖先是一种简单的禾本科植物,它是源自墨西哥类蜀黍,原本不过是源于墨西哥的一种野草。类蜀黍的谷穗只有两排谷粒,谷粒的外面包裹着一层硬壳。因为这层外壳的保护,谷粒可以完好无损的通过动物的消化道,有助于他们的繁衍。
类蜀黍的根茎是高度分叉的,每一支根茎上都有一支雄穗和多支雌穗。或许是由于某些类蜀黍发生基因突变,有的根茎出现了不开叉。因为这支变异后的类蜀黍上的雌穗,接收到了更多的营养,所以它的谷粒个头比开叉的要大上许多。
对于人来来说,这是一件好事。人们在采摘的时候更喜欢采摘突变后的谷穗,在种植时,人们又将突变的种子用于种植,这样就引导了类蜀黍的突变基因遗传下去。
人类在种植玉米时,通常会挑选最大最饱满,对人类最有益的种子进行耕种复制。这样一来,在长期的人类引导下,类蜀黍与玉米的基因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差异。谷粒越来越大,外面的那层壳也变得越来越薄,越来越软。如果不是不小心卡了牙缝,我们其实很少去注意它。
水稻和小麦的进化人类最重要的另外两种农作物,水稻与小麦跟玉米有着同样的命运。水稻与小麦的驯化过程主要体现在“防碎”。水稻与小麦的谷粒附着在“穗轴”上,当它成熟时,就会变得脆弱易碎。只要起风,谷粒就随风播种。由于基因突变,一些谷粒即便到了成熟,也不会掉落。
这种突变对人类来说又是极为有利的,人们在采集时会选择那些不易掉落谷穗。同样在人类的引导下,这种基因延续了下来。就像玉米一样,在人类的播种过程中,会挑选那些对人类有利的基因,让谷粒变得更多更饱满。
同样的驯化也体现在家禽和家畜身上。这些家禽和家畜比起他们的祖先,脑袋都要小。由于不需要在野外求生,他们的视觉和听觉也变得不敏锐。在配种时,通过人工干预,他们保留了更多有利于人类的基因。
可以说,人类在古代一直持续不断地,对农作物和动物的基因进行改造。这是一个大时间跨度巨大的古代基因工程。这项工程让人类获益,却使这些植物和动物失去了在野外自然生长的能力。所以,人类从狩猎生活转为农耕生活,并非大自然的自然选择,而是人类的自我人工干预,对人类来说一定是有益的吗?情况并不如我们想的那么简单。
人类为什么放弃狩猎?如果从营养学来说,人类放弃狩猎选择农耕这件事,反而让人类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加糟糕。
18世纪,玉米被引进欧洲,与此同时,西方开始就流传出吸血鬼的传说。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联呢?
我们都知道,人类身体所需要的营养是多种的。其中赖氨酸和色氨酸,是人类身体不可或缺的两种氨基酸,但玉米却缺少这两种氨基酸。如果人们合理的搭配饮食,这并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可一旦人们过于依赖一种食物,问题就会接踵而来。
过度偏重的食用玉米,会使人患上一种糙皮病。主要症状会表现出反胃、皮肤粗糙、畏光和痴呆。因此,有人认为,吸血鬼的起源,其实是因为这种疾病。
这并非是个例,人类选择农耕生活,从自然进化角度来说,这是一种灾难。
其实在农牧出现以前,人们出去狩猎的时间并不长。拿非洲南部的昆·布须曼族来说。他们一周搜罗食物的时间不超过20个小时,坦桑尼亚的游族居民更少,农民其实要花上更多的时间用于耕种。
昆·布须曼族可以在野外采集75种不同的植物作为食物来源,根本不存在食不果腹或者营养不良。反而是农民有营养不良的状况。希腊而土耳其的狩猎者在14000年前,男人的平均身高是175厘米,女人是165厘米。到了3000年前,人类采取农牧生活以后,男人的平均身高变成了160厘米,女人在152厘米。
他们患有许多营养不良导致的疾病,他们的寿命也从26岁直接下降到19岁。这都是由于食物过于单一而导致的。
其实,当人类意识到这一切的时候已经晚了。人们之所以从狩猎转为农牧,最重要的因素,很可能是逐渐提高了定栖性。
当他们来到一些水源充足,资源丰富的地方,就变得不愿意迁移,甚至选择在这里永久定居。久而久之,人口爆炸之后,原本充足的食物资源就变得紧缺,他们不得不开始播种。定栖性不一定会完全让他们转为农牧,但这种几率大大提高了。
没有人刻意去采取这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在人类面对每一个进程的时候,他们只是选择当时认为的最正确的选择。如果定栖的生活方式已经能满足生存,他们自然不愿意再四处奔波。
这种方式随着相互之间的模仿学习,渐渐地对外传播,农牧的社群人口越来越多,渐渐向外扩散。久而久之,农民的人口数量就超过了狩猎者。这是人类文明进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改变,甚至改变了人类自己的基因。这种转变为现代文明奠定了基础,不只是人类改变了植物,植物也同时改变了人类的未来。科学文明发展到了今天,人类驯化的物种早已足够我们满足所需要的营养成分。
结语从最早的农民驯化植物和动物开始,距今已经几千年,我们依然依赖农牧方式生存。玉米、小麦和水稻依然维持着我们所消耗的大部分热量。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我们今天所食用的食材,几乎都是经过人工基因筛选后的物种。因为历史太悠久,我们意识不到这种基因干预的存在。
当代的基因工程,不过是人类上万年科技领域中的一个新转折,但却引发了非常严重的恐慌和批评。这种恐慌情绪很可能太过了,转基因玉米、转基因大米都不是大自然的产物,但我们又吃过多少天然食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