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离我们最近,但体系又不完全一样的保险,中国香港保险长期以来一直会拿来和内地保险作比较。
香港的重疾叫作"危疾",其定义和内地重疾保险有所不同,部分疾病定义要比内地宽松。
此外,香港保单属于外币保单,可以满足部分人群多元化资产配置的需求,而且其历史分红水平相对更高。
但香港保险一直有个问题,由于香港保险公司是受香港保险业监督管理局规范管理的,因此内地消费者购买香港保险后,在后续的保单服务上会有所不便,而最最核心的矛盾就在于理赔服务上。
在2018年4月份就曾经发生了内地投保人在香港海港城拉横幅抗议香港保诚拒赔决定的轰动事件,起因是香港保诚拒赔某内地被保人白血病的理赔申请,而香港保险又不归内地监管管理,导致投诉无门。
可以说,跨越两地的不同监管体系,成为了香港保险的一大顽疾!但是这个顽疾,很可能很快就要被化解了。
5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与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内含大量金融扶持政策,其中有三点有助于解决香港保险的这个顽疾:
明确提出大湾区的内地银行将为已购买港澳地区保险产品的内地居民提供理赔、续保、退保等跨境资金汇兑服务,完善保险业务跨境收支管理和服务;支持在大湾区内地设立外资控股的人身险公司、外资保险集团、再保险机构、保险代理和保险公估公司。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保险机构在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设立经营机构,进一步扩大保险业开放。研究在内地与香港、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协议框架下支持香港、澳门保险业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设立保险售后服务中心。从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向外界释放了很明确的信息:在大湾区将会有更多的外资保险公司,会有香港和澳门保险公司的内地分支机构,会有香港、澳门保险售后服务中心,理赔、续保、退保等跨境资金汇兑会大大简化。
总之,在大湾区购买香港保险将会变得非常简单,售后服务也将被打通。未来对于消费者而言,就不需要过多考虑境内境外不便利的问题,把眼光更多地聚焦在产品本身即可。
这么一来,香港保险的优势会被凸显出来,将会对内地保险公司形成压力,促使内地险企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保险产品。对我们普通消费者而言,保险公司之间相互竞争是好事情,能让我们买到更实惠的保险。
粤港澳大湾区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从对大湾区保险的支持力度上,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对打造大湾区大金融中心的重视程度。前不久在推出《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修订版(征求意见稿)》时,还专门制定了2张大湾区专属重疾产品发生率表,未来大湾区重疾保险的定价将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预计在不久的将来,打通港澳保险的大湾区,将会成为国内保险最发达、最先进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