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1月11日,日军在西里伯斯岛的万鸦老登陆。紧接着,又于1月23在俾斯麦群岛之中的拉包尔和卡维恩等地登陆,整个登陆作战行动得到了南云麾下第1航空舰队所属的“加贺”号、“赤城”号、“翔鹤”号和“瑞鹤”号航空母舰舰载机的空中掩护,“飞龙”号和“苍龙”号原计划也将参与其中,但由于它们刚刚参加了威克岛登陆作战,不得不进行各种物资补给,舰员也需要进行适当的休整。在当时,日军之所以派出阵容如此强大的航空母舰兵力,是因为澳大利亚皇家空军就驻扎在拉包尔。
在登陆行动开始前,日军首先对澳大利亚皇家空军基地进行了异常猛烈的空袭,旨在削弱盟军的防守能力。这一次,率领日军攻击机群的仍然是渊田美津雄,但这一次的兵力却只有90架战斗机和轰炸机。尽管如此,渊田在事后仍然认为,日本此举无异于牛刀杀鸡,实在是得不偿失,因为澳大利亚空军基地的防御设施简直是个摆设。日本海军航空兵飞机几乎没有遭到任何形式的抵抗,同样也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值得攻击的目标。鉴于这种现实,当时参加空袭行动的很多日军轰炸机飞行员在返航的时候,不得不将他们所携带的炸弹丢弃在原始森林里,从而避免携带实弹在航空母舰上降落。
接下来,渊田终于得以向南云海军中将提出意见建议,认为派出如此大规模的航空兵力对付防御薄弱的敌人,简直就是一种严重的资源浪费。然而,日军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却全然不顾,依然命令日军航母部队向西面方向的帕劳群岛开进,那里是马里亚纳群岛西南端的一片岛屿。
这样一来,在进攻荷属东印度群岛的战斗中,就剩下山口多闻海军少将麾下的第2航空母舰编队的“苍龙”号和“飞龙”号航空母舰了,由它们起飞舰载机空袭安汶岛,为日军登陆部队提供空中掩护。
当时,面对日军咄咄逼人的步伐,驻东印度群岛地区的盟军部队试图通过发起反击,来达到阻止对方的目的。然而,一个极其不利的问题在于,驻东印度群岛地区的盟军部队不但兵力有限,还缺乏空中掩护,尤其缺乏航母舰载机的空中支援。相比之下,在东印度群岛东北方向的美军部队却士气高涨,这是因为,以“企业”号和“约克城”号为中心的美军两支特混舰队,在5艘巡洋舰和10艘驱逐舰的护卫下,刚刚于1942年2月1日对马绍尔群岛上的日军基地实施了攻击,虽然收获并不算大,但足以警醒日本人,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的实力犹存,是一支绝对不可掉以轻心的作战力量。
2月4日,在东印度群岛,冯·杜尔曼海军少将指挥盟军联合舰队的4艘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试图在马六甲海峡对日军一支登陆部队发起攻击,但在日军轰炸机的猛烈攻击面前,不得不迅速撤退,美国海军巡洋舰“马波海德”号遭受重创,另外一艘巡洋舰“休斯敦”号也受轻伤。尽管如此,这些近乎可笑的攻击行动,对于阻击日军的进攻势头毫无作用。相比之下,日军却一路高歌猛进,他们甚至在攻击新加坡的同时,又取得了另外一项重大战果,攻占了苏门答腊岛上的巨港,这里有着丰富的油田和精炼厂。在这次攻击行动中,担任掩护任务的只有“苍龙”号航空母舰及5艘巡洋舰。2月18日,日军在巴厘岛成功登陆。
日本人在向西稳步推进的同时,还时刻不忘在南方发起攻击,他们这次攻击的目标是澳大利亚北部港口城市达尔文。就某种程度而言,日军此举也算作一种佯攻行为,旨在分散盟军的注意力。有人曾经将此次攻击行动称作“澳大利亚的珍珠港”,这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攻击行动的重要性。与珍珠港事件相比,二者唯一的相同之处在于,面对突然袭击的时候,澳大利亚人和美国人一样毫无防备。
1942年2月19日,南云海军中将再次率领航母编队(这一次仅有4艘航母),在“比睿”号和“雾岛”号2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和9艘驱逐舰的支援下,对达尔文港发起攻击。这一次,日军共起飞了180架飞机,仍然由渊田率领发起攻击。当时,港口内停泊着大量的商船和货船,总共有11艘货船(其中一艘运载弹药)和1艘美国海军驱逐舰被击沉。
接下来,日军飞机又对达尔文市的城市建筑进行了扫射,迫使大批平民不得不疏散一段时间。附近的机场也遭到了攻击,共有15架美国和澳大利亚军队飞机被摧毁。总体而言,日军这次攻击行动并非物超所值,相反有些得不偿失,然而,当渊田返回旗舰向南云报告战况的时候,却意外发现这位海军中将这次一反常态,非常急切地打算发起第二轮进攻。
不过,在渊田美津雄和源田实看来,空袭达尔文暴露出了日本海军高层在航空兵力使用上的错误认识。二人认为,对付澳大利亚的最好做法在于切断其与美国的联系,占领斐济、萨摩亚群岛和夏威夷,寻求与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的航母兵力进行对决。至于在拉包尔和达尔文,则是过度使用了有限的空中资源,去赢得一个并不值得的成果。一旦将澳大利亚封锁起来,最值得攻击的目标是悉尼,而非达尔文。一旦将澳大利亚与美国的联系割断,澳大利亚必将无法防守其漫长的海岸线,从而变得不堪一击。接下来,甚至不需要对澳大利亚发起登陆作战,就足以迫使美国不得分散出相当多的兵力,以确保其与澳洲大陆的联系,保证航线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