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
作者:毅品文团队一恒独步,无授权禁转!
四川省自古就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在抗战中川军给很多国人的印象,特别是在抗战前期,在感官上是非常不好的。很多队伍衣衫褴褛,完全是一幅散兵游勇的状态,这在当时拍摄的照片中就可清晰的展示出来。
[和乞丐差别不大的川军]
为何川军会以这样的形象出现在国人的眼里呢,当然是有其深刻的原因的。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特别是接踵而至的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以来,国民政府已经逐步看清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事实,开始规划长远打算。深知南京虽然位于繁华富庶的江南地区,但一马平川,无险可守,日军依据优势的空中和地面机械化部队,很快就会占领上述区域。而四川地势险要,夔门往上就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地,日军纵然有机械化部队的优势,也无法发挥出来。有鉴于此,国民政府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前,就有了最终把国民政府的首都由南京迁至重庆的打算。
当然,更为主要的还是在这里,抗战爆发后,四川省也是中国为数不多的没有沦陷于日军的省份,国民政府一方面维系抗战需要的巨额军费,以及庞大的政府机关的运作,对四川以及西南地区老百姓的征税比例,不用说是非常之高。自1937年“卢沟桥事变”中国军队不得不应对日军的野蛮侵略,奋起抵抗。由于武器装备和单兵作战素质与日军存在巨大的差距,使得黄河流域,特别是富裕发达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珠江流域产粮区陆续被日军占领,享有“天府之国”赞誉的四川省,可以说承担了在前线作战的部队主要的粮食供应。据国民政府抗战胜利后发布的统计数据,从1941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短短的4年时间里,四川一个省征收稻谷的总量就占到了占全国总量的1/3。
承担如此之重负担的四川省老百姓,当然体谅国难当头,只有做出牺牲。尤其是面临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之际,虽然四川远离战火,但川人报国之志可以说不逊色于中国任何一个省。自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发出“共赴国难,报效国家”参军的动员令后,四川省在极短的时间里组建了第22集团军和第23集团军,两个集团军刚刚组建完成,召开誓师大会后,随即开赴抗日前线。
两大集团军按照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训令,分为北上出川,由邓锡侯率领的第22集团军参加华北地区的对日作战,以及沿长江顺流而下,由刘湘率领的第23集团军奔赴华东战场。
以集团军序列编制,满员在3万人至10万人区间计算,折中一下5万人为一个集团军,四川省就编成了10万人的两个集团军。由于战事紧急,更多的是当时受到各种条件制约,川军武器非常简陋。具体简陋到何种程度呢,第22集团军到达山西战场后划归第二战区长官部指挥,第二战区长官部总司令阎锡山,看到邓锡侯率领的第22集团军很多士兵使用的武器仅为老套筒步枪和大刀,官兵衣着的军服五颜六色,甚至几乎穿着草鞋,如同叫花子一样的部队,这让阎锡山惊掉了下巴,这样的武器装备和部队军容,能和天上有飞机,地面有坦克、重炮的日军打仗吗。
[行军途中的川军官兵]
阎锡山是非常怀疑的,尤其对邓锡侯提出要给与川军一定的武器装备,这样才能更好地同日军作战。他没答应,也没拒绝,阎锡山不是心痛武器,而是担心把武器交给这样一支部队会不会用,如果不会用,不仅阻挡不了日军的进攻,甚至被日军缴获,那不仅仅是亏大了,更使日军如虎添翼,他的晋绥军怎么有本钱和日军作战呢。
所以,他对邓锡侯数次催要武器装备一直不阴不阳。没有得到相应武器装备的第22集团军,仍然坚决执行第二战区长官部的命令,参加了娘子关保卫战,用血肉之躯和简陋的武器同武器装备处于绝对优势的的日军血战,虽然死伤惨重,仍然给予日军以较大的杀伤。自娘子关保卫战和太原保卫战结束后,第22集团军又奉调华东的山东战场,隶属第五战区长官部参加了台儿庄会战。
[奔向战场的川军官兵]
在台儿庄战役中,第22集团军所属第122师在师长王铭章的带领下奉命坚守滕县,日军为了拿下这座县城,以一个主力师团向第122师发动猛烈进攻。第122师官兵在日军飞机狂轰滥炸以及重炮连续的轰击下,利用残垣断壁为掩护和日军进行殊死战斗。第122师官兵在没有补给,没有后援的情况下,逐次后退抵抗日军,最后全师官兵仅剩百余人,仍然在王铭章师长的带领下拼死战斗。在激烈的交战过程中王铭章腹部被日军的子弹击中,踉跄倒地。此时,日军已经攻破第122师最后坚守的阵地,想活捉王铭章。王铭章见此,毫不犹疑的拔出配枪自裁,英勇牺牲。剩余的官兵,目睹王师长的壮烈行为,都围在了一起拉响了手榴弹,陪同王铭章一同壮烈殉国。
再说到由刘湘率领的奔赴华东战场的第23集团军,作为集团军总司令的刘湘,尚未出川前已经患上严重的胃病,咳血不止。但是,作为铁血军人的他,在国难当头之时,早把自己的病痛放在了脑后,抱病之躯率部出川,最终因劳累过度病死在武汉。
而隶属于第23集团军序列的第26师,在淞沪会战中,这个师敢打敢拼,奋勇杀敌,是参战部队里战绩最好的五个师之一,全师从进入阵地时的4000余官兵,到接到撤离命令离开战场时仅存600百多人,伤亡80%以上,无数的四川好男儿血洒淞沪战场,倒在了抗日的阵地上。
尤其让人敬佩的是第23集团军所属第145师,在淞沪战役广德战场上,第145师在师长饶国华的带领下,坚守广德一线阵地,在面临日军的重重包围之下,激战数日之后,只剩下不足一个营的部队,饶国华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带领这一个营的川军兄弟向日军发起冲锋,终因寡不敌众,从容殉国。
以上只是仅仅举出数个可歌可泣的例子。川军自参加抗战以来,每年向全国各大战区输送的军人,总计有 300万人之众,占全国同期征集的四分之一左右。而在整个抗战中伤亡的326万将士里,就有64万为川军官兵。由此可以看出,川军不仅做到了“无川不成军”的誓言,更以其牺牲之大,奉献之重,将永远记载在中华抗击侵略者的历史上。有什么意见,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请支持毅品文团队的各种原创文章及实体书,独立专业有种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