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军事新闻 >

手枪打准有多难?顶级刺客也会打偏,指哪打哪

时间:2020-02-13 00:13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熟悉近代史的朋友对伊藤博文这个名字肯定不会陌生。在日本发起的甲午战争中,伊藤博文是幕后主要推手。在战后,日本同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熟悉近代史的朋友对伊藤博文这个名字肯定不会陌生。在日本发起的甲午战争中,伊藤博文是幕后主要推手。在战后,日本同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时,日方派出的谈判代表就是伊藤博文。


伊藤博文

在谈判桌上,伊藤博文咄咄逼人,为了逼迫清政府快速交割台湾,甚至说出了“尚未下咽,饥甚”这样丧心病狂的话语。

毫无疑问,当时每一位体内流着热血的中国人都对伊藤博文恨之入骨,恨不能扒其皮、食其髓。令人大快人心的是,伊藤博文最后还是没能善终。

1909年10月26日,刚过完68岁生日不久的伊藤博文在哈尔滨遇刺身亡,杀手名叫安重根,是一位朝鲜人。

当时安重根隐藏在人群中,手持勃朗宁M1900向伊藤博文连开7枪,命中3枪。其中最致命的一枪击穿了伊藤博文的双肺,并留在左肺叶中。

被击中的伊藤博文没有立即死去,在抢救了二十分钟后才气绝身亡。


客观地说,安重根能击毙伊藤博文,有一定的运气成分在内。因为他命中的第三枪,子弹从上腹射入,最终只是留在了伊藤博文的腹肌中。如果他命中的第一枪偏上少许,没有击穿肺部,伊藤博文未必无法抢救回来。

要知道在十几年前,伊藤博文的老对手李鸿章也遭遇过一次刺杀,杀手的子弹近距离命中了李鸿章的头部,却被坚硬的头骨阻挡,未能如愿夺走李的生命。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分析,如果子弹从李鸿章的眼部射入,分明是可以避开头骨阻挡的,这样刺杀成功率显然更高,杀手为什么不这么做呢?

刺杀伊藤博文的安重根更是偏得离谱,七枪打偏了四枪,命中率还不到五成,命中的三枪也没有击中头部、心脏等致命部位。

这些杀手身负重任,为何不直接攻击更加致命的部位,以保证刺杀成功的几率呢?

其实手枪射击,远不像很多人以为的那样,可以做到指哪打哪

要知道即使是奥运射击冠军也很难做到枪枪十环,更何况他们拿的是重量较轻的比赛专用手枪,打的是固定靶,也有充足的时间和安静的环境进行瞄准和调整。


凡是玩过射击类游戏的一定知道用手枪射击移动的目标有多难,能够枪枪命中就已经称得上是高手了。

而在现实中的手枪射击比游戏中更加难上百倍,不客气地说,将一把手枪交给从未摸过枪的普通人,他未必能打中十米远处的一只大象。

现实中不仅没有画在屏幕中间的准星,单单抠动扳机需要的力量就远非点击鼠标能比的。在现实中,抠动手枪扳机是一个很玄妙的过程,需要掌握手指均匀发力的技巧。否则用力小了无法击发,用力过猛枪口则容易大幅度偏移。



加上子弹弹道不是直线而是抛物线,射击10米处的目标和射击25米处的目标需要瞄准的点位截然不同。

这就导致了在实战中,使用手枪进行精准射击是一件不切实际的要求。作为一名合格的刺客,重要的是将携带武器接近目标,获得开枪机会,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子弹倾泻到目标身上。

所以现在我国警用射击的主流训练模式,已经从25米固定靶训练改为10米左右的快掏枪速射。

至于有些键盘侠所说的打四肢等非致命部位,抱歉,这不在考虑范围内。况且即使成功命中非致命部位,也很难保证被射击目标不会因受惊吓而突发心脏病猝死。


既然事态已经严重到需要使用武器的程度,那射击的目的就是为了使目标停止违法行为,在这种情况下,被射击目标的生命就肯定难以得到保障了。

以古鉴今,宜宾之殇罪不在枪而在人

近日四川宜宾发生了一起男子酒后误伤亲属,被警察四枪击毙的悲剧。于是有一些人指责警察为什么不射击手脚等非要害部位,这就有纸上谈兵之嫌了。另外连开四枪这件事也有很大概率是训练结果的体现,并非该警察非要致人死地。

当然,笔者无意为警方洗地,在这起悲剧中宜宾警方无疑负有不可推卸的主要责任,该警察的现场处置行为存在诸多问题。

但就事论事地说,子弹命中心脏这件事大概率不是当事警察的本意,让他打固定靶都不一定有这么准。

使用武器这件事本身并非造成这起悲剧的关键,问题的重点在于为何一件小事导致了使用武器这个结果的发生。如果不弄清这一点,那就是舍本逐末了。


总而言之,手枪子弹一旦出了膛,结果很大程度靠天意:你几乎不可能保证子弹轨迹完全按照你的设想去运行,再多的训练也只能将弹着点控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之内。在现实中,顶级刺客的子弹完全有可能会射骗,警察的子弹也可能误伤围观的吃瓜群众。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