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忘情
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
由德军顾问一手训练,曝光度极高的所谓蒋军“德械师”,近些年来被炒得火热。一部临时撤档的《八佰》,又让“德械师”火了一把。实际上,很多人所称的“德械师”,正式的称谓是“26年调整师”,其编制如下:
(一)师直属队
1个炮兵营:(12门75毫米山炮或野炮)
1个高射炮营(8门20毫米高射炮,2挺高射机枪)
1个战防炮连(4门37毫米战防炮)
1个工兵营
1个通信营(2个有线通信连,1个无线通信排)
1个辎重营(其中第3连装备22辆汽车)
1个特务营
1个骑兵连
1个卫生队(平时为师医院)
(二)师辖2个步兵旅
旅无直属队,直辖2个步兵团:
团直属部队:
1个迫击炮连(6门82毫米迫击炮)
1个步兵炮连(4门75毫米步兵炮)
1个通信连
1个特务连
团辖3个步兵营:
步兵营直属部队:
1个机炮连(6挺重机枪,其中2挺带高射枪架)
1个迫击炮排(2门82毫米迫击炮)
营辖3个步兵连:
连辖3个步兵排:
排辖3个班(每排3挺轻机枪,30支步枪)
“26年调整师”人员编制11423人(野炮挽马师)、11579员名(山炮驮马师),装备野(山)炮12门,20毫米高射炮8门,75毫米步兵炮16门,82毫米迫击炮48门,高射机枪2挺,重机枪72挺,轻机枪336挺,骡马2381匹(野炮挽马师)、2324匹(山炮驮马师)。
这个编制,虽说仅相当于历史同期德军轻型山地师的水平,但在当时的中国可谓首屈一指。由于旧中国工业基础薄弱,所谓“黄金十年”,军工水平不进反退,复杂武器装备全仰仗进口。不过,旧中国有限的哪怕36、87、88和教导总队这4个“样板师”,也没办法配齐清一色的德械,还得靠德制钢盔、水壶充门面。
在全面抗战爆发前几年,这4个“德械师”是活跃在各种庆典和报刊上的宠儿,可谓形象代言。和地方军阀部队,甚至中央嫡系纸面编制与实际人数大相径庭,各级军官明目张胆吃空饷相比,这4个师人员满编甚至还有所超编,是嫡系中的嫡系。
以教导总队为例,拉上淞沪战场前,共计有少将总队长1人、上校10人、中校14人、少校61人、上尉145人、中尉320人、少尉101人、准尉134人、上士617人、中士949人、下士728人、上等兵3390人、一等兵3888人、二等兵2526人,总计12884人。该教导总队每月官兵薪饷总数达65507.5元,从不拖欠。此外,总队长每月还有128元的特别办公费,总队附、参谋长一级每月有38元四角的特别办公费,团长一级每月有64元特别办公费。
这4个“德械师”可谓足额足饷,装备也得到优先保证,并由德国顾问长期训练。不过一拉上淞沪会战,这4个师的官兵固然表现忠勇,但也暴露出战役指挥、战术素养方面的严重不足。
日军的进攻模式其实很呆板:先来20分钟炮火准备,将阵地的伪装给剥掉,摧毁掉大部分构筑好的火力点,通过火力控制将阵地分成数块孤立的地域,同时步兵前进到距离敌人500米的进攻出发线,步兵炮、平射炮之类的伴随火炮在600米距离占据阵地。炮火停止后,日军步兵再分成小集群,多点多面分割阵地,日军重机枪全程掩护步兵前进。到300米距离,日军轻机枪组和步枪兵开始交替掩护前进。至200米距离,日军掷弹筒开火。在这个距离上,日军的92步兵炮、掷弹筒、轻重机枪、步枪全面开火,作最后的清除压制。步兵匍匐前进到100米距离,然后发起最后的冲锋。
在淞沪抗战中,这4个“德械师”的防御战术,一般是等日军炮火准备结束,己方重机枪就立即开火。这就被日军的步兵炮抓个正着。“德械师”的重机枪阵地一般设在地堡里,日军重机枪要想封锁射击孔确实不容易,但人家的步兵炮却可轻易地敲掉地堡。
“德械师”的轻机枪一般是400米开火。由于轻机枪可以灵活换阵地,日军步兵炮打起轻机枪来费劲,基本是被进到200米的掷弹筒灭的。“德械师”的轻机枪阵地大都没盖子,日军掷弹筒在老兵操纵下,反应极快,打轻机枪阵地一般十拿九稳。
要命的是,不仅是“德械师”,几乎所有国军的阵地压根就没有纵深。要知道,一战后期堑壕防御体系一般都是纵深5-10千米的网络,即便被突破一两道堑壕也不会动摇整个战线。国军要是能好好吸收堑壕战经验也不至于一点被突破就全线崩溃。利用堑壕体系逐次抵抗,慢慢放干日军的血才是正途。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受聘于炮党的德军顾问团,个个都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团级以上指挥经验。战前不教授如何布置多道堑壕组成的防线,机枪火力点如何防炮,突击兵战术,白刃格斗,步炮协同,步坦协同战术也就罢了,但淞沪会战期间,亲临前线的德军顾问团,却没有根据战场情况及时调整国军战术。在长达三个月的淞沪会战期间,国军防御战术没有长进。试问,这些顾问们拿着高薪,都是干什么吃的?
国军最擅长的阵地防御一塌糊涂,实际上其进攻战术水平更差。淞沪会战爆发前,淞沪警备司令部、张治中指挥部、军政部各拟定了一套对日作战计划。有人曾建议用炸弹汽车去摧毁日军司令部,后来发现找不到足够的炸药,于是便想到了用重磅炸药爆破。不过呢,最先投入战场的几个“德械师”攻击日军海军陆战队驻沪总部时,居然只会朝人家重点设防,火力密集的大门冲。被打成了尸山血河,仍然踏着同伴的遗体往火网里撞。从头到尾,居然没人想到过可以穿墙打洞,避开敌防御正面,在侧后围墙上爆破开洞冲进去。
这个战例绝非特例。在其他进攻行动中,“德械师”都是一窝蜂地猛打硬冲,搞人海战术,连德国顾问推崇的突击群战术都做不到有效实施。步炮协同、步坦协同、步工协同更是无从谈起。战术水平连一战水平都达不到。在巷战中,“德械师”的1个营面对日军1个小队固守的阵地往往都束手无策。即便经过反复的人海冲锋勉强拿下,取得的微弱战果与付出的惨重代价相比,简直不成比例。
造成“德械师”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原因很多。1927年之后,黄埔建军时曾朝气蓬勃的国军失去了信仰,沦为了新军阀的工具,自身也迅速蜕变为一个既得利益集团;其士兵多为招募来的文盲,其中还不乏鸦片烟鬼,理解和掌握现代军事知识相当困难。
“德械师”的各级军官多为黄埔军校毕业生。不过,黄埔前6期的学制仅有半年,且其它学习占据了相当比重,实际军事教育和训练仅相当于军士教导队。这些“天子门生”随着老蒋的得势而快速升迁,在各级指挥岗位上历练颇为不足。
虽然他们中的少数幸运儿被送到德国、美国深造,但毕竟数量甚少,不足以提升军官团整体素质。蒋氏倒也办了不少军校和各类军官培训班,为军官提供在职继续教育。但其训练内容却是以对付红军为主,缺乏对日作战研究。部队平时训练时因经费有限,实弹射击数比日军少得太多。因炮弹宝贵,步炮协同训练更是极少进行。至于步坦协同,则更是基本没搞过。白崇禧在总结淞沪抗战教训时说:“……我军训练远不如敌,使用同一武器之命中率远逊于敌人。步兵对轻重武器因训练不精,不能使用自如,未发挥较大之威力。”
从战役指挥层面来说,蒋军的高级将领们并不具备有效指挥“德械师”的能力。他们不知扬长避短,将本该作为机动打击力量使用的“德械师”暴露在日本海军舰炮火力下,发起一波又一波正面冲击,与日军拼消耗。
诚然,“德械师”乃至淞沪战役参战的其他国军部队,中下级官兵都很忠勇,尽到了军人保家卫国的职责,说他们是英雄毫不为过。但是,爱国官兵们的尸山血河,不能成为替国军高层掩饰无能的遮羞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