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战争就海战场而言,是以航空母舰、飞机和潜艇为主力的海空战争;就陆战场而言,则是一场以岛屿登陆与反登陆为主要形式的两栖战争;无论何种形式的作战,日本陆海军都输得非常彻底。在丧失制海权和制空权的情况下,日军的岛屿防御战注定没有成功的希望,但是太平洋战场上的岛屿争夺战却成为二战时期最残酷血腥的陆战样式。值得注意的是,美军登陆的大部分日占岛屿,尤其是中太平洋方向,都面积相对较小,难以容纳大量部队,加上日军兵力分散,守军多以一个联队为基干,具体作战指挥则由大佐联队长负责。然而,正是这些级别不算高的鬼子军官却把日军凶悍的战斗力发挥到极致,屡屡让美军头破血流。本文就盘点五位令美军头疼不已的大佐级日军指挥官。
瓜岛亡魂:一木清直
在侵华战争史上,挑起卢沟桥事变的一木清直可谓众人皆知,当时他是少佐大队长,正是他所属的部队在宛平城外演习,进而以"士兵失踪"为由挑起战端。不过,他的葬身之地并不在中国,而是在遥远的南太平洋。
■侵华急先锋一木清直在瓜岛战场上找到了葬身之地。
一木清直于1892年10月16日出生在静冈县,1916年从陆军士官学校以第28期毕业,1936年出任中国驻屯军步兵第1联队第3大队长,参与了卢沟桥事变,后历任步兵学校教官,步兵学校材料厂厂长等职。1941年晋升大佐,被任命为第7师团步兵第28联队长。值得注意的是,一木曾三度在步兵学校任教,步兵战术基础非常扎实,对于白刃突击也是推崇备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以第28联队为基干编成一木支队,由一木清直任支队长,全队约2400人,计划协同海军占领中途岛。由于中途岛海战的惨败,登陆行动取消,一木支队折回关岛待命。8月7日,美军登陆瓜达尔卡纳尔岛,一木支队转调南太平洋。8月16日,一木率先遣队916人乘坐6艘驱逐舰先行开赴瓜岛,第二梯队约1500人乘坐运输船出动,预定晚四天登陆,届时发起进攻,夺回机场。
■表现短吻鳄溪之战中,一木支队向美军阵地发起白刃冲锋的画作。
8月19日凌晨,一木支队先遣队在亨德森机场以东30公里处登陆,每名士兵携带弹药250发,给养可支持一周。日军情报称登岛美军只有6000人,且士气低落。一木对于夜战近战颇有自信,认为美军娇生惯养,战意不坚,只需刺刀冲锋即可打垮,于是不待第二梯队抵达就率领800余人向机场挺进。8月20日,日美尖兵遭遇,美军察觉日军动向,在短吻鳄溪西岸布防。8月21日凌晨,一木支队强攻美军防线,遭到猛烈火力阻击,被成片打倒,但后续日军仍不顾炮火,高呼万岁,挺着刺刀继续冲锋,让美军惊骇不已。两轮冲锋后,日军死伤殆尽,河口沙洲上尸横遍野。天亮后,美军投入坦克,并在上游渡河迂回侧后,日军残部被包围,一木清直在焚毁军旗后剖腹自杀。
■在短吻鳄溪之战中被美军击毙的日军士兵,一木大佐也兵败自尽。
短吻鳄溪之战美军以35人阵亡、75人受伤的代价击毙近800名日军,赢得相当轻松,但是日军疯狂的冲锋和宁死不降的顽固给美军造成强烈的精神冲击,他们渐渐明白与之面对的敌人不能以常规军事教条来揣度,获得了应对日军的第一手宝贵经验。
阿图岛玉碎:山崎保代
阿图岛位于阿留申群岛最西端,也是美国版图最边缘的一块领土。1942年6月中途岛-阿留申攻略期间,日军占领了阿图岛和基斯卡岛,这是二战时期仅有的被日军占据的美国领土。1943年5月,美军出兵收复阿图岛,率军据守的日军指挥官就是山崎保代大佐。
■奉命防御阿图岛的北海守备队第二地区队长山崎保代大佐。
山崎保代于1891年10月17日出生于山梨县,先后在名古屋陆军幼年军校、中央幼年军校、陆军士官学校学习,于1913年以第25期毕业,历任中队长、大队长、联队副官,曾在西伯利亚和中国战场作战,1940年3月晋升陆军大佐,出任步兵第130联队长。1943年2月,山崎保代被任命为北海守备队第二地区队长,负责阿图岛的防御,他于4月间乘伊-31潜艇登岛赴任,此时距离美军登陆不到一个月。由于受到美军海空封锁,日军补给困难。阿图岛守备队共有兵力2650人,而且物资匮乏,而美军登陆兵力为第7步兵师10000余人,相差悬殊。
■1943年5月11日,美军第7步兵师的部队登上阿图岛海岸。
1943年5月11日,美军登陆。由于兵力不足,山崎放弃了在滩头防御的计划,将主力部署在内陆,利用岛上复杂的山地地形节节抵抗,加上当地气候恶劣,雨雪交加,给美军推进造成了极大困扰。日军士兵在山地防御战中表现出非常优良的战术素养和顽强的意志力,拼杀至最后一枪一弹,决不投降。美军原计划三天结束战斗,结果战斗持续超过两周。5月29日凌晨,山崎大佐率领最后300余名残兵发起万岁冲锋,他右手持刀,左手持军旗,带头冲在前面,一度突破了美军防线,最终全部被击毙,日军的最后行动令美军极为震撼。
■在5月29日的万岁冲锋中被击毙的日军官兵。
经过十九昼夜的激战,美军收复阿图岛,有549人阵亡、1148人负伤,而非战斗减员更高达1800余人,日军自山崎大佐以下2600余人殒命,仅28人被俘,论伤亡总数,美军超过了日军。阿图岛战役是太平洋战争中首次日军岛屿守军全军覆灭的战例,日军在报道此战时首次使用了"玉碎"一词,因此也被称为第一次玉碎战。作为玉碎先锋,山崎保代被追授两级军衔,晋升陆军中将,被奉为军神。
比阿克恶鬼:葛目直幸
比阿克岛位于新几内亚北部,岛上地形适于修建机场,战略位置重要,被日军视为"澳北的天王山",称其"价值抵得上10艘航母",派出重兵驻防。1944年春季,美澳联军计划夺取比阿克作为之后进攻印尼和菲律宾的跳板,一场恶战随即爆发,而日军防御的组织者就是葛目直幸大佐。
■在比阿克岛战役中被击毁的日军九五式坦克。
葛目直幸于1890年10月10日出生于高知县,1913年从陆军士官学校毕业,为第25期毕业生,1918年随步兵第22联队开赴西伯利亚作战,之后历任中队长、大队长、联队副官等职,1937年晋升大佐,1941年7月出任第36师团步兵第222联队长,前往中国战场作战。1943年10月,第222联队调往比阿克岛驻防,当时岛上虽有上万日军,但多数为工程、航空和后勤单位,真正有战斗力的只有以第222联队为基干的4500人,葛目直幸兼任比阿克支队长,全盘指挥防御作战。
■在比阿克战场上,美军步兵在坦克支援下清剿藏身于丛林中的日军。
1944年5月27日,以第41步兵师为主力的美军约12000人登陆比亚克,后增兵至15000人。葛目直幸以保卫机场为核心展开防御作战,指挥日军向美军展开持续的反击和夜袭,一度将美军一部包围于海滩,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经过近两周的拉锯,美军凭借兵力火力优势击退日军,占领机场。鉴于部队损失较大,葛目大佐改变战术,率领余部转入海岸附近山地的洞穴阵地内做持久抵抗,通过连续袭扰阻止美军使用机场。6月下旬,美军动用三个团的兵力对日军展开清剿作战,大量使用火焰喷射器清除洞穴,迫使日军向内陆撤退。战至7月2日,日军战斗部队消耗殆尽,葛目大佐于当日剖腹自尽。然而,残余日军的零星战斗又进行了一个多月,直到8月17日比阿克战役才真正落幕。
■战役结束后,美军在调查日军曾经据守的西洞窟阵地。
比阿克岛战役是盟军在新几内亚作战中遭遇抵抗最激烈的战斗,在持续两个多月的激战中,美军有471人阵亡,2443人受伤,因为疾病等原因造成的非战斗减员高达7200余人,而日军死亡超过10000人。葛目直幸以劣势兵力持久抵抗超过一个月,受到昭和天皇的致电嘉奖和南方军司令部颁发的感状,并在死后特晋两级为陆军中将。
贝里琉顽石:中川州男
1944年9月,美军计划在帕劳群岛夺取一处前进基地,以掩护之后对菲律宾的攻势,他们选定了建有机场的贝里琉岛,一个只有16平方公里的小岛,以精锐的陆战一师为主攻,即将与之对阵的是同样以精兵自诩的第14师团步兵第2联队,联队长为中川州男大佐。
■步兵第2联队长兼贝里琉守备队长中川州男大佐。
中川州男于1898年出生于熊本县,1918年以第30期毕业生从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历任中队长、大队长,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随步兵第79联队赴华,曾在天津、山西等地作战,次年被推荐进入陆军大学专科进修,之后历任旅团参谋等职,于1943年3月晋升大佐,出任步兵第2联队长。1944年4月,第2联队调防贝里琉岛。贝里琉守备队以第2联队为基干约10000余人,由中川大佐统一指挥,他在研究了历次岛屿防御战的经验后,结合岛上地形特征,制定了纵深防御、持久作战的方针,准备让美军流尽鲜血。
■美国海军陆战队的F4U战斗机向日军据守的山头投掷汽油弹。
1944年9月15日,美军登陆贝里琉。中川以一部兵力依托海岸工事展开激烈抵抗,主力则固守岛屿中央的山地阵地。美军登陆三天后基本控制了机场和海岸线,但日军主力盘踞岛屿中部的山区,利用崎岖复杂的地形和如同蚁巢的洞穴构建了一个杀戮迷宫,在规避美军优势火力的同时,以近战火力大量杀伤美军,彻底贯彻了"一人一杀、一发一杀"的作战方针,同时以夜间袭扰渗透打击美军后方阵地,使得整个战斗旷日持久且血腥无比。在交战期间,天皇曾11次嘉奖中川部队,第14师团也先后3次授予其感状。激战一个月后,彪悍的陆战一师因伤亡近半而被陆军第81步兵师替换,此后美军改变战术,以坦克、喷火器、炸药包和汽油弹逐个清除日军洞穴阵地,稳步推进,而后援断绝的日军日渐消耗殆尽。11月24日,中川大佐在发出诀别电报并焚毁军旗后剖腹自杀,三天后美军宣布占领全岛。
■向贝里琉中部山区挺进的美军部队,可见地形险恶难行。
这场预计三天的战役整整打了73天。美军投入兵力47000人,阵亡2336人,负伤8450人,而日军万余人基本全军覆灭。贝里琉岛之战作为太平洋战争中最残酷的岛屿争夺战之一被载入史册,中川大佐也获得了追晋陆军中将的死后哀荣。
冲绳狡狐:八原博通
1945年4月1日,美军第10集团军20万人在如林战舰和如云战机的掩护下登上冲绳岛海岸,意外的是海滩上宁静如常,全无枪炮喧嚣,令美军误以为是愚人节的玩笑。几天后,当美军在南部群山中遭遇猛烈阻击时,他们意识到这将是太平洋战争中最艰难的战役,而制定冲绳防御战略的人就是第32军高级参谋八原博通大佐。
■陆军中佐时代的八原博通,他是日本陆军中少有的"美国通"。
八原博通于1902年10月2日出生于鸟取县,自幼便有才子之名,学业成绩优异,头脑聪慧灵活,于1923年7月以第五名成绩从陆军士官学校第30期毕业,获得恩赐银怀表,之后进入陆军大学深造,是该校最年轻的入学者,1929年成为陆大第41期毕业生,成绩排名第5位,获恩赐军刀。1933年至1935年,八原博通作为陆大优等生赴美留学,曾进入美国陆军指挥参谋学院,深入研究了美国陆军的战术和美国社会,成为日本陆军中少有的"美国通"。归国后,八原历任陆军大学教官、军参谋、大本营作战参谋、驻泰国武官等职,尤其出使泰国期间广泛收集情报,为此后日军横扫东南亚提供了重要助益。
■陆军大学的首席毕业生及5名优等生可获御赐军刀,被称为"军刀组"。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八原作为第15军参谋参与缅甸作战,功劳颇大,但其性格倨傲,为人狂放,与同僚上司关系不佳,被调回本土担任陆大教官,于1943年3月晋升大佐。1944年3月,受第32军司令官牛岛满中将所请出任高级参谋,全盘拟定冲绳防御计划。基于对美军的了解和历次反登陆作战的得失,八原主张放弃水际滩头反击,而是将兵力集中于冲绳南部山区,依托有利地形和坑道工事持久抵抗,大量杀伤美军。八原深知冲绳失守只是早晚,他力图尽可能地拖延战事,为本土组织防御赢得时间。
■第32军指挥部举行作战会议,左数第一人为军司令官牛岛满中将,其右侧依次是八原博通参谋和长勇参谋长。
第32军依据八原的计划放弃滩头,在首里防线展开阻击,令战斗陷入僵局。军参谋长长勇中将力主反击,日军于4月12日不顾八原反对全线转入反攻,虽一度突破美军防线,但在炮火下损耗相当兵力,被迫再度转入防御。经过两个多月的苦战,美军才逐渐将日军压缩到冲绳南端,最终在6月22日宣布占领全岛。然而,包括美军第10集团军司令巴克纳尔中将在内的2万名美军死亡,超过5万人受伤,而日军伤亡超过10万!冲绳战役成为太平洋战争中美军伤亡最大的一场战斗,而这个结果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八原制定的有针对性的防御策略,他也因此获得了战术家的名声。
■在冲绳战场上苦战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员,这场战役让美军蒙受7万人的伤亡。
冲绳失守之际,八原博通本想自尽,被牛岛满命令尝试逃离以保存经验,以利本土决战。八原换上便装伪装成英语老师企图蒙混过关,还是被美军识破被俘。战后,八原复员归乡务农,于1981年5月7日去世。
结语
本文列举的五位日军大佐级军官可以视为太平洋战争中日本陆军逐步认识美军实力并改进战术的标志性人物:殒命瓜岛的一木清直代表了战争初期日本陆军的骄狂自信和对美军的无知,结果贸然进攻,兵败身死;山崎保代指挥的阿图岛防御战则预示了战争后期日美岛屿攻防的基本模式,日军将在后援断绝的情况下顽固抵抗到死;葛目直幸在比阿克岛的作战显示了日军从水际滩头抵抗向纵深持久防御的战术转变;中川州男在贝里琉岛的死斗充分验证了纵深防御战术和洞穴防御阵地的威力,其作战经验将在硫磺岛和冲绳岛得到更深程度的应用;由八原博通主导的冲绳战役将日军岛屿防御战术的发展推进至顶端,造成了战争中美军最大的伤亡数字,从某种程度上也是未来本土决战的预演。然而,无论这些日军军官如何骄悍狠辣,殚精竭虑地筹划防御对策,驱赶部下送命,都无法改变日本最终战败的结局。
■1945年9月2日,登上"密苏里"号战列舰甲板的日本投降代表们。
杰米扬斯克,本是苏德战场上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镇。1942年初,10万德军被围于此,这是历史上首次有如此大规模的德军部队被包围。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是创造了人类空运史的奇迹,首次对超过10万人规模的部队进行全面、长时间的空中补给。包围圈里的德军官兵在恶劣得令人难以想象的自然环境中经受住了最残酷的考验,在最艰难的绝境中完成了对自身的救赎——他们顽强的抵抗了多达150万苏军长达四个月的围攻,最终在春暖花开之时迎来了自由。
这是装甲铲史官的第一个系列专栏,请各位粉丝不温不火的友情支持。
更多军事历史内容请关注同名微信公众号——装甲铲史官(ID:PanzerC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