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慎独
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
说起九一八事变,人们非常痛心的一点,便是兵强马壮的东北军几乎没有做有效抵抗。其中,处于风口浪尖的就是驻沈阳北大营的王以哲第七旅。这支部队在九一八当天,宁死不抵抗,留下了千古骂名。随后,这支部队逃出东北,来到热河。在这里,他们打响了长城抗战的第一枪,打响了洗刷骂名的一战。
1933年2月,日军向热河进军,出动了2个师团、混成第14旅团、骑兵第8旅团,以及张海鹏伪军部队。驻守热河的是东北军汤玉麟部,汤玉麟与张学良一直不合,对张学良的命令视若无睹,张学良也没有太指望汤玉麟,只希望他不要投敌。因此,日军几乎没有遇到东北军像样的抵抗,倒是后来的大汉奸孙殿英部队,在赤峰让日军碰了钉子。不到两周,也就是3月4日,日军128名骑兵大摇大摆地开进热河省会承德,宣告热河陷落。
战事如此顺利,日军野心进一步膨胀,他们直接更改了原先的作战计划,不等大部队集结,直接命令占领承德的先头部队进军长城防线,打先锋的是日军第8师团的第16旅团,旅团长川原侃少将。长城一线中,古北口至关重要,古北口距离承德不过100公里,距离北平不过150公里。
由于承德失守太快,打乱了国军长城会战的计划,准备在古北口修筑工事的东北军第112师还没有到达,蒋军第17军的第2师、第25师则离得更远,第17军军部尚在安徽。以日军的行军速度,不到3天便可到达古北口,届时局面将极不利于中国军队。此时,距离古北口最近的便是东北军第107师,这个第107师就是当年的东北军第7旅,逃进关内后被改编为107师,但全师不过4000人。虽然是溃兵扩编而成,但第7旅毕竟是东北军的模范部队,经过整训后第107师士气旺盛,战斗力较强。
第107师师长张政枋令第621团到古北口以北长山峪一带修筑工事,团长王志军曾亲历九一八事变,对当时不抵抗深感屈辱,全团上下都渴望与日军作战,出一口恶气。3月5日晚,第621团在一条名为黄土梁的小山脉上构筑阵地,这里正好将热河到古北口的公路切断,距离古北口25公里。3月6月,第107师第620团在古北口外巴克什营修筑工事,虽说准备支援第621团。此时第107师还不了解日军动向,也不清楚日军兵力。
3月7日下午亮点,日军第16旅团的第3大队400余人在两辆坦克与十几辆装甲车的掩护下与第621团发生交战。日军坦克很快被敌621团的地雷与炮火炸毁,日军多次冲击均无法突破第621团主阵地,只占领了道路南侧一个较为重要的高地。从日军记载的战场记录来看,东北军表现出了相当强的战斗意志,和之前一触即溃的汤玉麟部有天壤之别。
7日晚至8日拂晓,日军集结了2000多人发动夜袭,但由于守军工事坚固,且地形极为复杂,日军难以爬上山梁,即使爬上了也无立足之地。天一亮,守军发现了偷袭的日军,一阵炮火机枪猛射后日军撤退。第621团打退日军后,在第621团后方掩护的第620团趁机组织部队发起了一次反击,险些夺下日军阵地。一天多的战斗下来,让日军再也不敢小看自己面前的敌人。
8日中午,日军炮兵部队到达黄土梁,2000多名日军在火炮飞机坦克的掩护下向第621团阵地猛攻。虽然炮火给第621团带来不少伤亡,但只要炮击一停,第621团的官兵就从掩体里冒出来向日军射击,甚至还会发起反冲锋。顽强的抵抗让日军苦恼不已,只能继续增加兵力,第8师团所有可调动的力量几乎都用来攻打黄土梁。
9日11时,日军的攻击终于有了进展,一支骑兵小队与一个步兵中队迂回到了第621团侧后方,与正面的日军一起夹击,第621团开始撤出阵地。战至下午快6点,日军与东北军在长山峪一带的战斗基本结束。表面上看第621团是被打退,但实际上撤退是张政枋早已决定了的,他的任务本就是拖延时间,给北古口的部队争取时间。只是因为东北军是走路撤退,日军是坐车追击,导致出现了一些伤亡。
整个长山峪战斗,是长城抗战的第一枪,东北军第107师以2000多人的兵力,与兵力相当的日军大战3天,展现出了很强的战斗力,师长张政枋在战斗中的调兵遣将也展现出一个优秀指挥员的能力。
尤其与之后的北古口之战对比,张廷枢的第112师与关麟征的第25师占据地形优势,坚守了两天不得不撤退。而第107师的苦战甚至改变了日军部署,大大延缓了日军进攻的节奏。
然而,由于第107师在淞沪会战中被打光,番号取消,老领导王以哲在西安事变中被东北军少壮派杀害,老师长张政枋在1938年参加八路军。第107师在长山峪的战斗在传播上稍微少了些,人们更多记住的是其前身第7旅在北大营的耻辱,对他们在长城抗战中的光荣鲜有知晓。
同一支部队,在两个阶段截然不同的表现,也昭示着一个道理:并不是东北军不能打,关键是看将领想不想打、有没有坚决的战斗决心!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兵说欢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