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军事新闻 >

列宁格勒不能动,所以苏芬边界必须要动!苏芬

时间:2020-01-16 16:39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话说苏联与芬兰的恩仇,还得从芬兰并入俄罗斯说起。中世纪以来,瑞典一直雄霸波罗的海。但是一山不容二虎,对西方出海口有极大野心的俄罗斯,岂能不觊


话说苏联与芬兰的恩仇,还得从芬兰并入俄罗斯说起。

中世纪以来,瑞典一直雄霸波罗的海。但是一山不容二虎,对西方出海口有极大野心的俄罗斯,岂能不觊觎芬兰这块邻近的富饶土地?

打败强大的瑞典,夺取芬兰,成为历任沙皇的夙愿。但是,沙皇俄国先后发动的多次俄瑞战争都没有讨到好处。

直到历史上有"双面人"之称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登基。虽然他与妹妹的乱伦之恋让人不耻,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在开疆拓土、夺取芬兰中的重要历史作用。

亚历山大一世在位期间,国内的内政改革为夺取芬兰创造了良好的国内环境,同时,国际形势也是一片大好。"爱管闲事"的西欧各国正在拿破仑的铁骑下瑟瑟发抖,俄瑞人家俩邻居的事自然不能插一手。不得不说,这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俄瑞战争中一直胜少败多的俄国局势随之扭转。

1809年,瑞典这位海上霸主黯然退场,放弃了它的东方行省芬兰。瑞典承认芬兰以大公国的身份并入俄罗斯,保留原本的民主宪政。自此,沙皇俄国开始了它在芬兰长达100余年之久的统治。

并入俄罗斯后的芬兰,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极大提升,并且很快超越俄罗斯。当然,这必须要感激俄罗斯。

强大的俄罗斯军队结束了芬兰数百年来受欺压的局面,芬兰人民本身就生活在有"千湖之国"之称的富饶土地上,加上勤劳的人民。各种工业体系很快在这片土地上被建设起来,芬兰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一片大好。

但是,什么导致芬兰与昔日“君上”反目,最终刀锋相对?

不得不说,新上位的专制君主尼古拉二世对此事可是功高至伟。他继位前就对自己境内这一抹民主绿色耿耿于怀,继位后查封芬兰的所有报纸,禁止民间自由思想传播,将社会舆论紧紧控制在自己手中,

除此以外,沙皇尼古拉更是为了参与一战,在芬兰国内征兵,还征收苛捐杂税,这对民主芬兰无疑是打击。原本归顺沙皇俄国的芬兰人开始迸发独立意识,芬兰人仇恨俄罗斯的情感笼罩在这个边陲小国上方。但是苦于没有时机。

不久,一战爆发。上天为芬兰送来了契机。

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倒行逆施,他不顾国内民族矛盾的尖锐,竟螳臂当车,以装备落伍的俄军对抗机械化的德军,结果失地千里,国内局势不断动荡。军事的失败,严重挫伤了尼古拉二世的威信。更有利的是,1915年,尼古拉二世竟被蛊惑离开大本营到前线督战,只留下皇后亚历山德拉和妖僧拉斯普金处理政府事务。沙俄原本就复杂的国内形势在这两位兴风作浪下更是雪上加霜。

全国造反,推翻沙皇专制的运动如火如荼。沙皇尼古拉二世急忙返回主持大局,但是,为时晚矣。他被迫在全俄的反对浪潮中离开了政治舞台。

不久十月革命又爆发,布尔什维克人建立起的苏维埃政权,不仅未获得国内大部分省份的支持,国际社会更是视其为眼中钉、肉中刺。国内外敌对势力勾结,从东南西北各个角度夹击新生政权。苏维埃布尔什维克自顾不暇,自然也管不了附属国芬兰。芬兰等小国在战后,根据国际法规定,从沙皇俄国中独立出来。

芬兰长达数百年都是处在瑞典和沙俄两大强国的拉锯战中,对周围的邻居可谓是又恨又怕。独立后,更是面对德国和苏联两方夹击,哪方大佬都不能得罪。

所以,小国芬兰被逼采取中立的和平外交政策,与前苏联保持和平往来,同时也千方百计地讨好西方国家,深化与西方的经济往来,以获得国内的和平与稳定。

芬兰的想法同样也是新建立的苏维埃政权的想法。艰苦的国内战争,使得苏俄国力凋敝,与邻国关系紧张。死咬着芬兰,肯定不利于建设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既然两国国家利益趋同,那化敌为友最好不过了。于是列宁大手一挥, 1920年和1932年苏芬平等互利的《苏芬和约》和《苏芬互不侵犯条约》出炉。

但是,没有料到的是,苏芬政府努力维持的和平相处的局面竟仅仅维持了十几年。

在德国吞并奥地利的刺激下,沙俄民族对领土的野心再次膨胀,同时也为了给列宁格勒构建一处缓冲地带,羽翼已丰满的苏联,将目标瞄向了芬兰。

1938 年,苏联竟以加强北方防务需要为由,多次向芬兰政府提出租借汉科半岛和芬兰湾,要求在某些芬兰所属的岛上设防。

斯大林后来说的也很坦诚:列宁格勒不能动,所以苏芬边界必须要动!

这不仅是公开损害芬兰的主权,更是要将芬兰作为苏联对欧战争的战场啊。可想而知,坚守中立政策的芬兰政府怎肯答应。

既然通过正常的外交手段难以达到既定目,那么此时战争可能是苏联必须要采取的手段。

苏联公开撕毁了《苏芬互不侵犯条约》,并以23个师共45万军队的兵力和坦克1300辆,火炮1800门,飞机约 800架的精良武器用兵芬兰。

几乎全世界的人都认为芬兰肯定会被大军摧垮并迅速求饶,苏联领导人和军队也同样这样认为。但是,事实证明,苏联的乐观太早了,他们忽视了芬兰人民为保卫家园,誓死战斗的不怕死精神。

芬兰"国父"曼纳海姆元帅兵法用的更是妙。他仔细分析敌我形势,因地制宜。

芬兰境内群山、森林密布的恶劣环境,此时成为芬兰人民抗击侵略的武器。士兵发挥滑雪、射击和熟悉地形的长处,阻止苏军的进攻,等待英法援助。

但是此时,二战正处于白热化状态,德国战争刀锋正指向英法,英法也避之不及,芬兰指望正在向美国求援的英法的援助显然并不现实。

外无援军的芬兰最终陷入困境,一度不堪受扰的苏联红军付出了惨痛代价,终于攻破了芬兰最后的曼纳海姆防线,苏芬战争以芬兰的屈辱求和告终。

两国签署停战协定,芬兰将10%的国土割让给苏联。苏联获得了在列宁格勒旁的一块缓冲地带。苏联梦寐以求的东方防线也得以构建。

但是斯大林发动这场战争的时候可能不会想到,这场被认为大象踩死蚂蚁一样简单的战争,竟造成苏联700,000的人员伤亡,更是使苏联丧失了国际舆论支持。同时,为后来希特勒发动进攻苏联的战争增加了信心。苏联更没有想到的是,他自己制造了一个本不应该存在的敌人,就连精心构造的东方防线也是一触即溃,真是自作孽,不可活。

德国人在西方战线获得胜利后,又把目标转向了东方的苏联。

但是,德国也需要一个熟悉东北方环境的盟友。这时,与苏联有世仇的芬兰自然就成为不二人选。

德国代表团奉希特勒之命,会见了芬兰国防军总司令曼纳海姆元帅,表示希望邀请芬兰加入反对苏联的战争,并允诺若芬兰愿意参加,芬兰想得到什么,德国就会满足。

但是,不得不说芬兰领导人十分清醒。曼纳海姆元帅表示:芬兰无意卷入一场苏德战争,也不要求什么,但若得到援助,收复在1940年苏芬战争被强占的国土,芬兰将会表示感激。

但是,当德国发动了对苏联的大规模的进攻时,希特勒为了帮芬兰绑上贼船,竟在电台讲话中宣称德国军人已"与芬兰同志结盟","共同战斗在北冰洋沿岸"。

虽然芬兰政府在当天上午就立即发表声明,否认了此说法,并向世界各国宣布严守中立的立场。

但此时,斯大林的疑心病又犯了,他坚信德国已与芬兰秘密结盟,竟派苏联空军轰炸芬兰的军事基地。

士可忍孰不可忍,本身带着复仇情绪的芬兰民族此时扩军备战的情绪更是高涨。芬兰政府在民众的鼓动下,终于向苏联挥动大刀,正式向苏联宣战。

芬兰军队在德军的协助下展开了全面攻势,苏联这只北极熊的噩梦到来了。在不到三周的时间内芬德军队就势如破竹,收复了芬兰在1939年失去的全部领土。

这时,芬兰人要求收复领土的愿望已经实现。曼纳海姆元帅及时阻止了芬兰主动发动更进一步的战争,以避免被长久绑在德国的战船上。在元帅的指挥下,芬兰军队立即由进攻转为防御,任凭德国百般威逼、劝说,就是油盐不进,不肯向前一步。

1944年,德国败局已定,脱离德国成为芬兰这时期的外交诉求。但是这诉求需要让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各国认同,否则芬兰只能和德国一样沦为失败者。

但是,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三巨头之一的斯大林已经被芬兰彻底得罪。芬兰政府无奈之下,只好求助英美。英美可能出于不想让法西斯阵营扩大,或者遏制苏联等原因,共同向斯大林施压,调解苏芬矛盾。

最终,双方各退一步。芬兰除承认1940年苏芬边界外,还把贝柴摩省割让给苏联,将赫尔辛基附近的波卡拉半岛以五十年期限租借给苏联,作为收回汉科半岛的代价,芬兰还要付出三亿美元的赔款。芬兰还负有把驻在芬兰的德军全部驱逐出境的义务;苏联承认芬兰民族独立。

这些和约的要求虽然比较苛刻,给芬兰造成极大负担,芬兰在战争中所有收获也竹篮打水一场空,但是万幸的是,芬兰在这场中总算是得以全身而退,保全了国家的独立。

两国终于化干戈为玉帛,和平外交从此成为两国的主旋律。

战后,芬兰依据国际法要求,积极承担国际义务,重订对苏条约,解散国内一系列的鼓吹民族主义、复仇主义的法西斯组织,并承诺对苏联的赔款一直赔偿到1952年。

芬兰更是从本国的中立政策出发,将对苏友好作为本国中立外交政策的立足点,同时加强与其他大国的友好关系。1948年,芬兰对以美国为主的、从经济上对抗苏联的马歇尔计划毫不心动,并与苏联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芬兰承担维护苏联西北国界的安全和不得参加反苏联盟的义务。与此同时,芬兰交好西方大国。

这个"奉行对苏和睦友好,同其他北欧国家保持传统合作,与一切国家保持友好关系,不介入大国纠纷"的和平中立政策,不仅获得邻居苏联的承认,也得到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默许。足见芬兰政府保持中立的成功。

在冷战时期,芬兰虽处在美苏两个大国的夹缝之间,但是芬兰在动荡的国际社会中活得潇洒,不仅没有失去什么,更能偶尔获得一些小利。

根据《临时条约》,苏联租借波卡拉半岛50 年,但在1955 年到1956 年之交,苏军就从芬兰波卡拉半岛撤军了,以争取芬兰支持。同时当北约、华约对峙时,华约庞大的军力全部部署在欧洲,没有在苏芬边境。可见,苏联承认了芬兰中立国的地位,芬兰和平的愿望得以实现。同时,美国也给予芬兰经济上的援助,中立政策的优秀之处已经显现。

1991 年底,苏联解体,芬兰的外交空间虽变得空前宽广,但是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社会,睦邻友好政策总比以邻为敌政策强千百倍。所以,对于苏联的继承者俄罗斯,芬兰有时可能受美国对其制裁的影响,但是基本上保持了俄芬友好关系。

芬兰基于国家利益实施的和平中立政策,使芬兰真正实现了中立。不仅得到国际认可,更是在美苏之间维护了国家主权。

芬兰中立的成功实践,可谓是给今天在大国夹缝下的小国一个优秀的借鉴,寄希望在一方大国的帮助下对抗另一方,还不如左右逢源,处理好睦邻关系。

中国有古语"远亲不如近邻",这个朴素哲理,芬兰人一直在努力践行,且卓有成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