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江西、湖南一样,湖北也是革命的热土,无论是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湖北人民都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土地革命时期,我党就在在湖北创立了湘鄂西、鄂豫皖、湘鄂赣、湘鄂川黔、鄂豫陕等根据地,特别是鄂豫皖根据地,走出了一大批共和国的开国将帅。
那么,湖北省究竟走出了多少名开国上将呢?结论不是很明确,因为还有一上将也自称是湖北人。
众所周知,湖北省走出了14名开国上将大家所公认的湖北籍的上将有这些:陈锡联、陈士榘、贺炳炎、韩先楚、周纯全、陈再道、王建安、谢富治、王宏坤、刘震、王新亭、黄永胜、王平、郭天民,一共是14名。
其中,来自红安(原来的黄安)的有6名,他们是:陈锡联、韩先楚、谢富治、王建安、周纯全、郭天民;来自麻城的有2名:王宏坤和陈再道;来自孝感的2名:刘震和王新亭;其他县市都是1名:荆门的陈士榘、松滋的贺炳炎、咸宁的黄永胜、 阳新的王平。
在1955年大授衔时,陈锡联、谢富治、王宏坤、黄永胜、谢富治、王新亭、王建安等7人为正兵团级;韩先楚、王平、郭天民、周纯全、陈再道、刘震等6人为副兵团级;也有1名仅仅是准兵团级,他就是独臂上将贺炳炎。
其中周纯全的资历是最老的,早在1935年8月,周纯全就在沙窝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增补为第六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不但在湖北的开国上将中,就是在所有的开国上将中,周纯全在党内的资历都是最深的。
但建国后,湖北的上将中,成就最大的是陈锡联和黄永胜,陈锡联曾任副总理,黄永胜曾任总参谋长(虽然跟错人站错队)。
论战功,湖北籍上将那些人更突出?湖北籍的开国上将,多数来自于红四方面军。而红四方面军是红军三大主力中实力最强的一个(和一方面军不相上下),因此,这些上将们大都战功赫赫。
王宏坤曾任红4军军长,贺炳炎是贺龙的得力战将,他们的战功在红军时期比较显著,但后来发展一般;谢富治、王平、王新亭是政工上将;郭天民虽然是黄埔出身,但整个军旅生涯中很少担任军事主官,战功平平;王建安军政双全,但很少单独指挥著名战役战斗;周纯全资格老,但后来做了后勤。
因此,湖北籍的上将中,战功最为突出的当数这4人:韩先楚、陈锡联、陈士榘和刘震。
韩先楚大名鼎鼎,是我军的王牌战将。早在抗战时,韩先楚担任115师344旅副旅长、代旅长,就是八路军的名将。在东北期间,韩先楚在新开岭战役和1947年的夏季攻势中,让国军闻风丧胆,有了“旋风司令”的美称;后来,韩先楚率40军、43军4个师,横渡琼州海峡,解放海南,功在千秋;抗美援朝,更是志愿军名将。
陈锡联外号“小钢炮”,抗日战争中奇袭阳明堡机场,解放战争中担任二野3兵团司令员,参加渡江战役、解放大西南,战功累累。建国后出任炮兵司令员,指挥炮兵在抗美援朝、炮击金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刘震和韩先楚一样,在东北解放战场所向披靡,率领第2纵队参加了三下江南战役,歼敌3200多人,接着攻克怀德,全歼守敌5000余人,解放天津,歼敌20000余人。抗美援朝,刘震任志愿军空军司令员,战果辉煌。
陈士榘参加过秋收起义,上过井冈山,抗战中曾任滨海军区司令员,赣榆战斗,以牺牲3人的代价歼灭伪军2000余人。解放战争期间,任山东军区、华东野战军参谋长,组织了宿北战役,协助陈粟指挥孟良崮战役。后来参与指挥豫东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他和唐亮一起指挥的第8兵团,威震华东。
除了以上14人,还有一上将也自称是湖北人以上14名湖北的开国上将是大家公认的,但是,有一位著名的血胆上将也自称是湖北人——他就是许世友。
如果按现在的行政区划,许世友上将的出身地是河南省新县田铺乡河铺村许家洼,许世友是河南籍的上将。但许上将一直自称是湖北人,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许世友出生时,他所在的许家洼是属于湖北省麻城县的乘马岗乡。到了1932年,蒋介石为了表彰“剿共”有功的河南省政府主席刘峙,特地将湖北黄安、麻城、河南光山的一部分划出来,成立了以刘峙的字“经扶”命名的“经扶县”,归河南省管辖。解放后,“经扶县”被改为新县,许世友上将于是也成为河南人了。
结语:从湖北走出的开国上将,不管是14名还是15名,他们都曾经浴血奋战,为民族的独立自由、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都值得我们敬仰和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