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分享官#
邓小平又重新担任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职务。
邓公重新工作后,治国必须先治军,军队稳定了,全国各项工作才能有序的开展,面对在文革中受到重创的人民解放军,邓公首先在军队进行了整顿,拨乱反正、统一思想,一切行动要听党中央指挥。
在整顿军队的事务工作中,面对文革中遗留下来的各种问题,邓公重用和信任的这几位著名将领,大刀阔斧的对部队进行了改革,使部队的工作逐渐走向了正规,出现了焕然一新的新气象。
这几位受到邓公信赖的将军是谁呢?
容小编慢慢为广大读者说道:
罗瑞卿大将:
1966年文革开始时,他作为彭、罗、陆、杨的重要成员,首先被造反派所打倒,在造反派揪斗他时,为向毛主席表忠心,他以死明志,从关押他的四楼顶上跳下,摔断了腿。
从此他被剥夺一切职务和权利,长期在家养病赋闲。
罗瑞卿被解放后,被中央军委任命为中央军委常委、军委秘书长,尽管当时他已年逾古稀,而且腿有残疾,但仍然废寝忘食、呕心沥血,深入部队,传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中央精神和军队政策,政治上清理“三种人”,军事上视察国防工事,有的坑道轮椅过不去,他就拄着手杖走,亲友们担心他累坏了身体,劝他悠着劲干,他却说《水浒传》里有个拼命三郎,我今天就当是拼命三郎,我要把文革所耽误的时间要补回来。
被文革搞乱的军队系统逐渐纳入了正规,造反派出身的“三种人”被清理出部队,纯洁了革命队伍,部队以抓军事训练为主,掀起了大练兵的高潮,军队干部思想合一,军队干部的精神和士气都得到了提高。
1978年8月3日,罗瑞卿大将在赴德国治腿伤,在德国医院因心肌梗突发不幸去世,终年72岁
杨尚昆
杨尚昆,四川省潼南县双江镇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转入共产党,并入上海大学学习,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杨尚昆1933年到中央苏区瑞金后,担任过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1934年1月,接任红三军团政委,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反“围剿”和长征。
文革时,被列为彭、罗、陆、杨的集团成员,被造反派首先打倒,撤销一切职务,被监禁达12年之久。邓小平复出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在邓小平的关照下,党中央为其彻底平反、恢复了名誉。
1978年12月至1980年底,相继担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二书记、广东省副省长、中共广州市委第一书记、革命委员会主任、兼任广东军区第一政委、党委第一书记。
1981年7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常委兼秘书长。
1982年9月任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
1982年当选为中共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1983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989年11月,在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上,被任命为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同时免去军委秘书长职务。
在中央军委工作期间,他协助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主持军委日常工作,和其他军委常委一道,坚决贯彻党中央和邓小平关于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思想和军事战略。
严格执行中央军委的决策,对文革在军队造成了严重破坏的局面,进行了拨乱反正,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军队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了深入探讨和研究,强调中国人民解放军要减少数量,提高质量,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他和中央军委其他领导人一道,具体组织合并大军区,组建集团军,调整军事院校,创办国防大学,加强海空军、战略导弹部队、民兵和预备役部队的建设,突出重点建立过硬的“拳头”部队,使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取得了重大飞跃。
他是邓小平军委主席的得力助手、好参谋长、决策人。
洪学智:
1959年7月庐山会议后,洪学智受彭德怀冤案的株连,被免去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长一职,翌年调离部队到吉林省工作,先后任农机厅厅长、重工业厅厅长,文革开始又遭受关押批斗。
他提出了后勤工作必须适应现代战争要求,适应我军现代化、革命化、正规化建设要求的指导思想,他要求全军后勤人员必须树立全军观念、战备观念、群众观念、政策、纪律观念和勤俭节约观念,成为全军后勤搞战员做好新时期后勤工作的行动准则。
邓公正是靠着这三位杰出军事将领的卓越贡献,拨乱反正,使文革陷入重灾的军队系统逐渐走出了低谷,恢复了活力和战斗力,解放了思想,统一了认识,使我军成为保障经济改革的坚强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