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军事新闻 >

与世隔绝100多年的“陕西村”在哪?你知道吗?

时间:2020-11-10 17:52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其五》

陶渊明这位田园派创始人不仅写下了很多关于田园生活、悠然生活的诗作,也在《桃花源记》中,向世人展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此后,一千多年里,人们无不羡慕陶渊明笔下那种与世隔绝的“悠然生活”

特别是对于生活压力比较大,生活节奏比较快的我们来说,但凡想到世外桃源,怡然自乐的生活状态,便忍不住心生羡慕。

与世隔绝100多年的“陕西村”在哪?你知道吗?

然而,说起“与世隔绝”、“世外桃源”这样的地方,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在现实中就恰恰存在着这样的地方。那就是,位于中亚地区的“陕西村”。

那么,与世隔绝一百多年的陕西村是怎么来的呢?

其实,这就要从清朝末年的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事件来说起了。

一、中亚地区的“陕西村”来历

清朝末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以至于爆发了太平天国起义事件。此次起义波及了陕甘宁地区,当地人同样是揭竿而起,发动了起义,但是遭到了清政府的残酷镇压,只是无数百姓流离失所。

在1862年的时候,陕甘宁地区有3万多人在头领白彦虎的带领下开始了背井离乡的生活。他们徒步行走长达十五年,横穿天山山脉,历经艰辛万苦之后,终于在1877年的12月踏入了中亚地区。

与世隔绝100多年的“陕西村”在哪?你知道吗?

一路随行的3万余人,在积雪深厚的天山山脉中,遭遇到了极为酷烈的环境考验,待到他们走出天山山脉时,这3万余人到最后只有3300多人幸存下来。

然而就是这样残酷的环境,也并没有使得人们放弃从中国带出来的农作物种子。因为他们明白,这些种子是他们能够活下去的“根”。

中亚人问及他们的来历时,他们说自己来自东岸,意思就是来自东边。同时,也因为东岸跟东干在陕西方言中发音很相似,于是当地人在以后便一直称这些人为“东干人”。

当地人见东干人携带着农作物种子,会种菜,会干农活,便同意他们留下来生活。

尽管一开始,东干人在中亚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但是通过辛勤的劳作、耕种之后,他们在这片土地上顽强的生存了下来。人口也从一开始的3000多人发展了数万人,到了现在,东干人已经多达10余万,分布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交界处区域。至今,这些东干人依然保留着陕西人特有的一些习惯,保留着晚清时期的回民习俗。

与世隔绝100多年的“陕西村”在哪?你知道吗?

此后,这些东干人彻底与中国失去了联系,成为了与世隔绝的“陕西村”。

那么,被发现的“陕西村”是何状况呢?

事实上,若是走进中亚地区的“陕西村”,便会发现东干人确实颇有“与世隔绝”的印记。

二、与世隔绝

走进吉尔吉斯斯坦的“陕西村”,你便会发现东干人会在街道两旁站满人群“迎接”你。男女老少都保留着晚清时期的一些习俗。比如说,姑娘会穿着绣花鞋,梳着过膝的大辫子,妇女则是将头发高高盘起,上了岁数的人多半会穿着长袍。

他们见到你这位中国舅家来的客人时,便会高兴的说祖国没有忘记他们,还会询问大清的现状。而一些小孩见到你之后,多半也会大声呼喊几句:“大清国来人了。”此时,在异国他乡你会发现,这些东干人确实说着陕西方言,确实是晚清迁到这里的中国回民。

与世隔绝100多年的“陕西村”在哪?你知道吗?

自东干人来到中亚地区之后,就断绝了与祖国的联系,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睿智,用自己的勤劳和汗水,在当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不仅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当中,同时还保留着晚清中国特有的习俗和语言。

比如说,东干人会把商店叫做铺子,把政府称作是衙门,把警察唤作是衙役,把学校叫做学堂,把银行叫做钱庄。他们这种特有的文化圈子,在一百多年的发展中,吸收了当地人的一些语言特色,同时,也影响了当地人的一些语言词语的发音和叫法

说起东干人保留下来的晚清习俗,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便是东干人在婚嫁方面的习俗。那么,东干人在婚嫁方面的习俗有何特点呢?

其实,东干人在婚嫁方面的习俗一直沿袭于晚清时代,在一定程度上依旧遵循着“父母之言媒妁之命”的理念

三、婚嫁习俗

晚清时期的婚礼习俗,新郎必须穿长袍马褂或者是西装,而新娘必须穿绣着龙凤图案的长袍,遵循“父母之言媒妁之命”。而东干人在婚嫁方面的习俗依稀仍见晚清时期婚嫁习俗的特点。

与世隔绝100多年的“陕西村”在哪?你知道吗?

“陕西村”的东干男女若是决定结婚,则必须禀告双方的父母。如果父母同意的话,双方才能结婚。若是父母不同意,那这婚事就成不了。

婚事若是定下,那么女方就要开始准备嫁妆了。通常,举行婚礼所需要的嫁衣和绣花鞋,由女方的母亲来进行缝制。而男方则会给一些钱财,让女方这边置办嫁妆。待到举行婚礼的那一天,双方家里要宰牛置办宴席,宴请双方的亲戚来宾。

吃席的时候,男方和女方是不能同席的,男方如果在饭桌上吃席,女方就只能在一边吃。在这里男女界限划分的比较明确。吃完之后,一般会由女人来收拾碗筷。

若是见过东干人举办婚礼的话,便会发现,他们的婚嫁习俗依然保留着晚清回民的特色。这样的婚礼通常只能在电视剧中看到。从婚礼举办中的一些细节处便可以看出来,东干人对于这些文化传承看的很重。

如此,东干人就如同一个特有的圈子一样,一代又一代过着与世隔绝的朴素生活,传承着老祖宗留下的文化。他们在异国他乡扎根,耕种,成长,将那片土地变成了陶渊明所记载的“世外桃源”,而他们也成了隐居起来,不问世事的“隐士”。

与世隔绝100多年的“陕西村”在哪?你知道吗?

不过,进入新世纪以来,在社会发生巨大变革之中,面临日新月异的文化冲击,东干人“陕西村”也开始了潜移默化的改变。

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进城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因此,年轻人思想的也逐渐开始转变,“陕西村”的东干文化或许已经发生了悄然改变。

结语:

乌兹别克斯坦东干文化中心会长白东山曾经表示,在塔尔岂可县的陕西村,虽然语言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被保存了下来,但是近年年轻人也被外界同化的很快。

因为现在很多年轻人会离开村子,到城镇里面讨生活。这样一来,慢慢的就不再讲陕西话,也不再遵从以前的生活习惯了。据统计,自从年轻人生活方式开始改变之后,陕西村中会说陕西话的人大幅度减少,只有不到一半的人会说陕西话了。

由此可以看出,东干人能够在各种文化的冲击和渗透下,守住自己的一方净土难能可贵。但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他们也在慢慢失去那些曾经文化。

与世隔绝100多年的“陕西村”在哪?你知道吗?

特别是年轻一代,甚至是下一代,在这个通讯极度发达、互联网如此发达的时代,面对外面的花花世界,面对无孔不入的外来文化时,如何传承东干文化,如何守住自己的文化,便是东干人需要考虑的最大问题了。

参考资料:陶渊明《饮酒·其五》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