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山东省调整济南市、莱芜市行政区划,撤销莱芜市,将其所辖区域划归济南市管辖;设立济南市莱芜区,以原莱芜市莱城区的行政区域为莱芜区的行政区域;设立济南市钢城区,以原莱芜市钢城区的行政区域为钢城区的行政区域。
撤销一个地级市在我国是很少见的,莱芜市的裁撤必定也是经过了山东省层面和国家层面的详细论证。上一次撤销地级市还要追溯到2011年安徽省“三分”巢湖市。
莱芜并入济南,看似是济南莱芜的“双赢”结果。
一方面,济南作为全国首位度最低的省会,“中国青岛,山东济南”,济南的 GDP 总值在山东省排在青岛和烟台之后,甚至有被第四名潍坊超过的趋势,其地位十分尴尬。同一时期,全国其他的省份都在举全省之力做大做强省会,“吸血”的成都、武汉都成为了国家中心城市,常常“看不起”的河南也将郑州发展的很好,“处境艰难”的济南却很难担得起重担。
济南的地位也十分尴尬:北有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南有长三角一体化,而省内的青岛也担起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济南却好像躺在洼地里,山东人民常常讲,济南就是个大县城,或者干脆叫“济村”。
我们暂且不谈“省会战略”是否符合山东省的实际情况,但济南在这种背景下着实慌了神。济南人心中口碑较好的王文涛任济南市委书记期间,加速推进做大做强省会,促使山东省政府层面加大力度支持济南发展,尽量将好的项目落户济南。
另一方面,莱芜的发展处境也处在了十字路口。这座因莱钢而脱离泰安市管辖,一路从莱芜县到莱芜县级市再到莱芜地级市的城市,在经历了2008年之前的经济高速增长期后,随着钢铁工业调整产能,莱钢的发展也充满了不确定因素。莱钢又经历了与济钢重组为山钢,莱钢带动莱芜的动力明显后劲不足。
莱芜作为山东省面积最小、人口最少、GDP排名倒数第一的地级市,受限于其有限的土地面积,缺乏经济纵深。严重依赖莱钢、经济单一也使得其财政容易受到钢铁行业波动。
莱芜终于想起了被莱钢支配的恐怖,想起了尽量让经济多元化。发现了远在市郊老远的地方有个雪野湖(雪野水库),在此处发展旅游业必定是极好的。雪野湖旅游区可以打造济南市的后花园,也可以点带面,推动莱芜增加第三产业产值。
正如莱芜人常说的段子:“莱芜人想看海便有了雪野湖”。莱芜市花大力气开发雪野湖,使其成为了莱芜市的一张名片。当莱芜人想坐飞机时(笑),莱芜又在雪野湖周围开发了高大上的航空体育产业。莱芜市一举击败广州珠海、贵州贵阳、黑龙江哈尔滨、内蒙古包头等18个城市的强劲竞争对手,成为“中国国际航空体育节”的永久举办地,并打造“中国航空运动城”。虽举办三届就因为缺乏资金等因素停办了,但也是挣足了面子。
2013年,“济莱协作区”的概念首次出现在当年的《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济南和莱芜互相对视了一眼,发现双方合作可能前途无量,济南能壮大力量,莱芜也可以承接济南产业转移。而且莱芜肯定更愿意并入济南而非老家泰安。
2018年,国务院以国函1号文件批复《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这份规格甚高的国家级方案,终于在社会上一大片“山东可能步东北后尘”喊声的背景下,落户山东省。济南在新旧动能转换规划中,强调了“北跨东延”的发展布局,北边的德州齐河和东边的莱芜将与济南发展更加紧密。当然济南现在吞掉齐河,德州可是一百个不乐意,吞掉莱芜就好说多了。
莱芜并入济南,对济南是个很大的挑战,从目前来看,济南的经济实力有限,是否能有效带动周边县市发展还有疑问,更何况莱芜和济南之间隔的是泰山山脉,济南的辐射力是否能跨过泰山还有待考验。但这是济南壮大省会很明显的举动。
莱芜在并入降格为市区后,能得到在怎样的发展呢?从莱芜市的城市规划来看,很大的内容是承接济南产业转移,鼓励济南重汽、济钢向莱芜转移,很多莱芜人认为这是济南在转移重工业产能,新的经济增长点还需要寻找。
济南调整行政区划只是前奏,青岛之前也进行了多轮的行政区划改革。从目前济南的发展情况和莱芜的经济结构来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对于省内其他市来说,最郁闷的可能是烟台市,人在家中坐,突然你济南用合并这招就从第三变成第二了。青岛市心中肯定满不在乎,你济南合并了莱芜也离我青岛还远呢。日照有句MMP不知当讲不当讲,班里倒数第一竟然转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