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剧变是被动政治下的一种必然!近日,戈尔巴乔夫在接受法国媒体采访时表示:外界对于他“让出东欧”的指责是完全错误的!我(戈氏)没有将东欧让给任何人,只是把波兰交给了波兰人、把捷克斯洛伐克交给了捷克和斯洛伐克人、把匈牙利交给了匈牙利人......
基于二战后美苏博弈和冷战的时代背景,苏联有意的加强了其对东欧各国的控制。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外交上,这些国家都必须严格的按照“苏联模式”发展。尽管这看上去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但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发展的好与坏:如果照搬苏联模式可以让东欧诸国富强繁荣、民生丰盈,相信很大程度上就不会发生后来政治剧变。
但恰恰相反的是,当年所有施行“苏联模式”的东欧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有着同病相怜地苦衷: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国家现代化建设速度缓慢、轻工业发展落后、民生水平难以得到提升等等;更加糟糕的是,在窘困的东欧的旁边还有一个形成鲜明对比的富裕西欧......
进入赫鲁晓夫时期后,苏联出于缓和矛盾的考量虽然对东欧政策虽然有所缓和,但莫斯科并没有从根本上抛弃“东欧国家的利益要首先服从苏联利益”的思想。苏联仍旧凭借庞大的体量对东欧各国施加着全方面的影响,赫鲁晓夫的政策调整终究只是治标不治本、换汤不换药的形式主义。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苏联的军事实力更上一层楼,苏美争霸也逐步朝着白热化的阶段发展。已经敢于公开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苏联也不再考虑小国的感受,于是便诞生了以“有限主权论”为核心的“勃列日涅夫主义”;在该主义的思想指导下,苏联理所当然的认为东欧的“兄弟国家们”所拥有的主权是有限的,这些国家都应该无条件的服从苏联的最高领导。
关于“勃列日涅夫主义”最典型的案例就是1968年发生的“布拉格之春”事件。当年,捷克斯洛伐克国内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政治运动,苏联为了避免这场运动损害到社会主义阵营的根本利益,莫斯科最终借助演习之名出兵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
客观而言,“勃列日涅夫主义”的出笼和实践可以说是苏联与东欧矛盾持续恶化的最大催化剂,它几乎存在并贯穿于勃列日涅夫的整个执政生涯。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戈尔巴乔夫从勃列日涅夫手中接过的苏联实际上已经是一个危机四伏、千疮百孔的烂摊子。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隔在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之间的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仅仅只是起到了权力过渡的作用,对于局势整体性的发展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毫无疑问,苏联和东欧走向彻底对立是莫斯科长期性政策导致的产物,关于这一点相信戈尔巴乔夫比任何人都要清楚。再加之戈尔巴乔夫上台之际苏联又恰逢经济危机全面爆发,所以他才果断的决定进行政策改革,包括抛弃“勃列日涅夫主义”。
在戈尔巴乔夫上任当年的四月会议上,他就已经明确的表达了莫斯科试图放松外交干涉的意愿,尽管他并没有指明这一改变是针对东欧的,但他还是强调了这种改变的“普遍适用性”。而且在后来的多个公开场合中,戈尔巴乔都一再重申了自己的不干涉原则。
那么,戈尔巴乔夫具体是如何实践自己的不干涉原则的呢?在东欧范围内,苏联选择是否干涉的衡量标准其实十分简单:仅仅是看东欧各个权力层是否支持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政策;如果支持,那么莫斯科自然履行不干涉原则,如果不支持,莫斯科依旧会进行干涉(主要针对不支持国家的执政党)。
坦白而言,这多少有点强买强卖的意思,但这归根结底要比斯大林和勃列日涅夫的“强制克隆”好很多。至少在支持戈尔巴乔夫改革政策的前提下,东欧国家对于自身的发展有了更广泛的选择权和自主权。可是,戈尔巴乔夫对东欧的让步并没有赢得全部的认可,一些东欧国家对此仍旧满心的抱怨。
以八十年代末期的东德为例,时任东德总统的埃里希·昂纳克根据自身国情认为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政策并不适用于东德。但后者完全没有考虑这些客观且现实的困难因素,反而将改革遇阻的原因全部归咎于东德自己。不出所料,昂纳克很快就在戈尔巴乔夫“提醒式”的干涉下倒台,而苏联人最后还不忘再次强调自己的“不干涉原则”。
同样身为东欧国家的波兰也曾遭遇类似的经历:沃伊切赫·雅鲁泽尔斯基(时任波兰总统兼武装司令)主导下的政治和经济改革虽然没有受到苏联的明确干涉,但戈尔巴乔夫还是相对隐晦却明确地设置了前提条件:即波兰的改革需要与苏联的改革保持步调一致。
综上种种,戈尔巴乔夫当年的“新思维改革”不仅没有想着要把东欧让出去,或者说释放莫斯科对于东欧的控制欲。反而,他还试图以一种看上去更加温和的方式继续把控和影响东欧的政治生态。只不过在大势所趋下他未能如愿以偿,最后只能在东欧问题上顺水推舟。
文/军武最前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