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轰-7代号“飞豹”,是我国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多用途作战飞机,在歼轰-7服役之前,我们海空军航空兵都以防空作战为主,缺乏对地对海打击飞机,歼7、歼8战斗机只能执行空防任务,强5攻击机载弹量少,航程短,轰-6轰炸机的打击能力也很有限,并且缺少自卫能力,引进的苏27虽然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之一,但是苏27对付地面、海面目标时,也仅能使用火箭弹、普通航弹。
在这种情况下,大航程、载弹量较多、兼具轰炸和空战能力的歼轰-7让人眼前一亮,改进后的歼轰-7A航程可达3650千米,最大外挂重量7吨,它的空战能力与歼-8旗鼓相当,在执行战术轰炸时,载弹量接近轰-6。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出,歼轰-7A在挂载4枚鹰击-91/鹰击-83系列反舰导弹时,还可以携带副油箱以及4枚空空导弹,在编队里面,部分歼轰-7还会携带电子干扰吊仓,十几架歼轰-7A就可以发动相当强悍的打击能力。
不过,歼轰-7系列服役至今也有20多年了,随着苏-30MKK的引进,歼-16多用途战斗机的批量装备,歼轰-7A已经在多年前停产,而曾轰动一时的歼轰-7B,在原型机曝光数年后也逐渐落寂。
虽然一度有种说法:歼轰-7B可以携带鹰击12反舰导弹,后者射程400千米,末段突防速度4马赫,但是我们要明白,歼轰-7系列的航程、载弹量优势都是相对苏-30、歼16以前的作战飞机,歼轰-7系列最大起飞重量27吨,歼-16/苏-30达到了33吨,对比之下,歼轰-7A只能算是中型机,歼-16/苏-30这样的重型战斗机、经过了多年的改进升级,尚且没有携带鹰击-12,目前鹰击-12还是依托轰-6改进型发射,歼轰-7B携带鹰击12又有多大的可能性呢?
和歼16相比,歼轰-7系列载弹量、航程都处于下风,歼轰-7A携带多枚反舰导弹时需要挂载副油箱,歼16不仅不需要带副油箱,而且歼-16的机腹、翼展更宽阔,机腹距离地面位置更高,更有利于挂载重型武器,比如机身中轴线上的2个串联挂架同时使用,据说可以挂载数吨重的弹药,今后如果有需求,说不定稍加改进,歼-16就可携带射程、威力数倍于之前的武器。
老实讲,歼轰-7只能算是二代改进型战机,它的技术起点要比歼-8战斗机高一些,严格意义上来说,连歼轰-7A也没有达到三代机的水准,虽然航电系统、武器配置比之前好了很多,但平台性能的提升空间已然非常有限,不光是载弹量、作战半径不如歼-16、苏-30MKK,其机动性、态势感知能力、自卫能力也只是勉强达到了早期三代机的水平。
歼-16本身就拥有苏-27系列出色的气动外形,平台优势让这个系列的战机经久不衰,歼-16是最新型的三代半战斗机,歼轰-7B改到底,也不可能达到三代半的水平,就算换装有源相控阵雷达、霹雳12/霹雳15空空导弹、高推重比发动机,可升级费用呢?大改之后的歼轰-7B还能保证原来的廉价优势吗?显然很困难。
歼轰-7A的停产,歼轰-7B的消失并不让人感到遗憾,武器装备更新换代是正常发展趋势,战斗力更强的歼-16的批量装备,使得国产多用途战斗机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而现役的歼轰-7A还会服役很长一段时间,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