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到上图中间士兵手里那根有三个窟窿的棍子了吗?那可不是普通的棍子,而是在明代十分流行的三眼铳。
三眼铳本质上还是火门枪,是明朝嘉靖年间兵部刘天和仿照土耳其鲁密国火器设计的,很快三眼铳就成为了明朝军队的主力火器。
顾名思义,三眼铳有三根枪管,呈品字形排列,三根枪管有各自的火门,可以连开三枪。在发射完后,还可以加上刺刀枪头或者直接当大锤抡,勉强算是一种冷热两用兵器。
以当时的铸造工艺来说,三眼铳三个孔的直径可能相差达到2毫米以上,三个孔的位置相差更大,孔的轴线也完全没有保障,像这样的武器如何瞄准,如何能够打中目标?所以三眼铳不是精准度实在不敢恭维,要想打中目标,全靠齐射形成的火力网。
不过在当时,明朝已经拥有了更为先进的火绳枪,也就是俗称的鸟铳。
鸟铳从日本传入明朝,常年处在抗倭第一线的戚继光自然对鸟铳的威力十分清楚。戚继光虽然喜欢鸟铳,但镇守北方万里长城时的400人火器阵,三眼统手就占了320人。
明军为什么放着先进的鸟铳不用,反而大规模装备落后的三眼铳呢?
最根本还是认识上存在差距。成书于万历三十四年的《兵录》中谈到:鸟嘴宜南而不宜北,三眼铳宜北而不宜南。至于鸟铳不适宜在北方使用的原因,书中给出的解释却十分牵强:北方地寒风冷,鸟嘴必用手击,常易为劳。一开火门,其风甚猛,药信已先吹去;用辗信则火门易坏。一放之后,虏骑如风而至,又不便执此为拒敌之具。近有制竹鸟嘴铳及自闭火门鸟铳,亦一时之奇,然终是费事。
首先,一放之后,敌人骑兵如风而至?鸟嘴铳装弹速度虽然慢,但可采用轮流装弹战术(也就是常说的三段击)。
其次,鸟铳手虽然不能单独对抗骑兵,但他身旁总会有长矛手保护,甚至可以躲在战车里进行射击。
再次,鸟铳用辗信则火门易坏?三眼铳也用辗信难道就不易坏?
最后,北方地寒风冷,鸟嘴必用手击,常易为劳?怎么不说三眼铳也是用手击呢?
所以说,《兵录》中对于鸟铳不适用于北方的说法根本就站不住脚。
对鸟铳的偏见不止在于《兵录》,明朝北方军队无论是士兵还是将领都对鸟铳存有偏见,不承认鸟铳比火门枪强:议攻战之势,说者谓倭之鸟铳我难障蔽,倭之利刃我难架隔,然我之快枪、三眼枪及诸神器,岂不能当鸟铳?倭纯熟,故称利,我生熟相半,故称钝,原非火器之不相敌也。
同样的鸟铳武器,日本人操作熟练所以厉害,明军操作半生不熟,所以认为鸟铳是不行的。
因此北方军队少用鸟铳,就是鸟铳操作繁琐,戚继光说:北兵不耐烦剧,执称快枪三眼铳便利过于鸟铳,教场中打靶,鸟铳命中十倍快枪,五倍弓矢,犹自不服。
明朝北兵对鸟铳有偏见的主要原因还有鸟铳很危险,由于明政府腐败,鸟铳的质量得不到保证,一旦炸膛后果可想而知。
对此中国明代火器专家赵士祯曾提到:制铳须用福建铁,他铁性燥,不可用。炼铁,炭火为上。北方炭贵,不得已以煤火代之,故迸炸常多。
所以除了北京神机营与戚继光抗击倭寇时期外,鸟铳并没有大量配置于军中。
加上明朝末年财政紧张,又连吃败仗损耗过多,要想迅速补充军备,就只能放弃造价高昂的鸟铳,退而求其次选择更便宜易造的三眼铳来应急。
根据史料记载,崇祯皇帝在李自成攻入北京的时候出宫而走,手中提的兵器就是三眼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