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文明历史的长河中,许许多多的事物不断更替,有些东西被时间所淹没,但是有些东西却永远的留存下来,这些留存下来的东西,都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和文化历史的,他们被研究,他们具有生命的意义,所以他们被称为文物。被称为文物的物件在那个时代也许只是普通物品,可能是一个吃过饭的碗,可能是一个喝过水的杯子,可能是一件士兵的盔甲,但是当它经历了时间的抚摸,被埋藏、被发现、被研究,这便成了承载我们生命中十分重要的部分的东西,是缺失的部分,是遗憾的部分。这便是文物。
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埋藏了无数珍贵的文物,有一些被考古学家发现,得以重见天日,变得无比珍贵,珍藏在博物馆的展示柜里;有一些却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他们落到了普通人的手里,被遗忘了,被摧毁了,可能就变得一文不值了。曾经有个老汉就在垃圾堆里找到了一件价值连城的宝贝,可是因为他的无知,让这件文物直接熔为金水,变成真正的"垃圾",没有了任何的研究价值。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很多人都吃不饱也穿不暖。有一个老汉他因为没有手艺,便只能靠拾荒为生,生活十分贫困。这种生活实在是支撑不下去的时候,老汉便又去郊区的垃圾堆里寻找值钱的东西,他指望在垃圾堆里捡到一些有用的东西,卖一卖,得点钱,能熬过这段苦日子。
这一天,在垃圾堆里他发现了一截埋在土里的铁棍棒,兴奋异常,于是使劲地扒开周围的东西,终于在土里刨出来这根铁棍。他拿着这个铁棍,颠了颠,还真有些分量,到废品回收站还是可以卖一个好价钱的。于是,他带着铁棍回到家里,把铁棍洗了干净,称了一称,竟然重达7斤,然后宝贝似地放在床边,等待明天的到来。今晚他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不用为明天的生计发愁了,只用把这个铁棍卖掉,这几天就有着落了。
第二天,天刚亮他就起来了,迷糊中看到铁棍在阳光的照耀下,闪出了一丝丝金光,他以为自己看错了,用手又揉了揉眼睛,反复几次,终于确认铁棍闪出了金光,心里乐道:这怕不是金子做的哟,要是金子做的,卖了就发财了,再也不用为生活发愁了。
老汉想了想,立马就带着这个金疙瘩出发了,去镇上找了一个铺子,准备卖掉。可是铺子里的老板一看,说这个东西是铁和金子混合制成的,根本卖不出价格,收不了。但是老板提了一个建议,让老汉把这个东西送去熔掉,把金子滤出来,可能可以卖一个好价钱。老汉二话没说,就把这个7斤的铁棍送去熔掉了,然后拿回来卖给了老板,这一下就卖了12000元,在那个时候,这可是一大笔钱,一笔巨款,至少老汉能靠这一笔天降之财,稳稳地过上几年好日子。
像这样的好事,自然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镇上的人就都知道有这么一个老汉,在垃圾堆里得了一个这么好宝贝,还换了不少钱。文物局的人也知道了这个事情,文物局的专家们对这个物件感到十分好奇,他们认为一个金子和铁混合的东西,而且是从底下刨出来的,这么值钱,那极有可能是哪个朝代的文物。他们便去找到两个当事人了解情况,铺子的老板还有老汉,通过他们的描述,以及在垃圾堆现场的勘察,专家说,这么一熔,3个亿就没了呀!他们已经认定这个带着金疙瘩的铁棍是匈奴时期的文物。这个文物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少数名族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只是因为落到了无知的拾荒老汉手中,就成了价值12000元的黄金。12000元对于这个文物来说确实是不值一提,但是对于拾荒老汉来说,这是他几年的生活支撑。这又能怪谁呢?
这事儿吧,这怪不了老汉,怪不了铺子老板,只因老汉是一个无知的人,无知的以为只是捡了一个铁棍,无知的以为黄金能给他带来好的生活,还无知的以为铁棍只是一个不知道为何的宝贝;只因铺子老板没有慧眼,只有眼前的利益,认定这铁棍只有里面的黄金值钱。在我们社会中,我相信这样的事情肯定不只发生了一次。只是不同的人遇到这样的事情做法会有不同,有的人会和老汉一样拿去卖了换钱,有的人会去找人咨询鉴定据为己有,还有的人会交还给国家,让专家们研究历史文化。
那如果是我们经历了这样的事情,我们在这其中又会怎么做呢?很显然,我们不知道这些文物会流落到何处,但是我们唯一知道的是,文物是国家的文化瑰宝,是我们历史的承载者,不论何时,不论何地,我们所有人都应该保护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