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金台资本组 记者 陈栋栋
医药行业从来不缺乏热点。
近日,A股市值最大的医药股恒瑞医药因为子公司员工行贿被送上热搜。
迫于舆论压力,5月14日,恒瑞医药发布了一份姗姗来迟的公告,承认员工行贿,并承诺将吸取教训,加强对子公司的合规管理,杜绝此类事情发生。
而在同一天,另一家因财务造假而闻名于资本市场药企康美药业(ST康美,股票代码600518.SH)也等来了自己的处理结果。
不过,在证监会发布处罚结果之后,5月15日ST康美开盘就强势涨停,直到收盘,还有超过15.3万手买单在排队等待买入。
康美药业 “有组织造假”“践踏法治”
“有预谋、有组织,长期、系统实施财务欺诈行为”“践踏法治”“对市场和投资者毫无敬畏之心”“严重破坏资本市场健康生态”!5月14日,《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马兴田、许冬瑾等22名责任人员)》显示,康美药业财务造假一案初步处理意见出台。上述表述凸显康美药业财务造假的严重性。
证监会表示,依法对康美药业违法违规案作出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决定,决定对康美药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对21名责任人员处以90万元至10万元不等罚款,对6名主要责任人采取10年至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相关中介机构涉嫌违法违规行为正在行政调查审理程序中。同时,证监会已将康美药业及相关人员涉嫌犯罪行为移送司法机关。
证监会认定,2016年至2018年期间,康美药业虚增巨额营业收入。
《2016年年度报告》虚增营业收入89.99亿元,多计利息收入1.51亿元,虚增营业利润6.56亿元,占合并利润表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16.44%。
《2017年年度报告》虚增营业收入100.32亿元,多计利息收入2.28亿元,虚增营业利润12.51亿元,占合并利润表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25.91%。
《2018年半年度报告》虚增营业收入84.84亿元,多计利息收入1.31亿元,虚增营业利润20.29亿元,占合并利润表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65.52%。
《2018年年度报告》虚增营业收入16.13亿元,虚增营业利润1.65亿元,占合并利润表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12.11%。
以此计算,在三年间,康美药业财务造假近300亿元。
对此,证监会指出,康美药业造假手法系统、隐蔽。公司财务人员参照真实业务,测算财务比率,筛选造假客户,降低造假异常性。公司在仿造、变造增值税发票时,将真实、虚假发票信息混合。为掩盖货币资金造假的事实,公司伪造定期存单、银行对账单来虚增利息收入,营造账面上货币资金余额与利息收入相匹配的假象。
事实上,早在2012年,就有媒体报道直指康美药业涉嫌财务造假,如虚增土地使用权、项目工程建设投入等金额达18.47亿元,几乎等于该公司2002年-2010年这9年净利润的总和。面对质疑,康美药业多次发布澄清公告,称报道不实,不存在虚增资产情况。
直到2019年4月30日,康美药业一口气发布了20多份公告。其中,一份《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异常醒目,康美药业表示,通过自查,对2017年财务报表进行重述:2017年财报中的货币资金多计299.44亿元,营业收入多计88.98亿元,营业成本多计76.62亿元;另外未分配利润、经营性现金流等8项财务指标出现重大差错。也就是说,2017年财报上的300亿资金其实并不存在。
利空出尽?还可能面临巨额民事赔偿
值得注意的是,在证监会发布处罚结果之后,5月15日ST康美开盘就强势涨停,直到收盘,还有超过15.3万手买单在排队等待买入。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60万元的罚款虽然属于顶格处罚,但对上市公司来说反而是“利好”,因为这个处罚结果让投资者对ST康美退市的担心大大降低了。有点利空出尽的意思。
然而,真是这样吗?
上海创远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许峰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分析,60万罚款本身已表明了康美药业违规性质的恶劣程度。“这是基于老证券法的最高额度行政处罚,康美药业的违规事实在新《证券法》实施之前已经结束并且已被证监会调查,对其处罚只能根据老《证券法》作出,否则也有违法治精神。”
许峰认为,法律责任除了行政责任,还有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民事责任方面,投资者可以依法提起索赔,投资者保护机构应该依法尽快发起集体诉讼,让康美药业以及相关责任人付出巨大的民事赔偿代价。
与此同时,法院也应该考虑康美药业的违规恶劣程度,在责任分担上依法加大康美药业的责任分担力度;刑事责任层面,相信相关法院会对康美药业财务造假相关责任主体作出严厉的刑事处罚,考虑到康美药业的违规恶劣程度,顶格判刑并且实刑的可能性较大。
证监会重申,随着新《证券法》颁布实施和资本市场改革的不断推进,财务造假等证券违法违规成本将大幅提升,行政处罚决定作出后,相关责任单位和人员也将面临投资者民事诉讼索赔,付出更高昂的代价。
责编 | 吕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