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向中原叹黍离,英雄生死系安危。
在那个年代,山河破碎,国难当头,有人认为自身难保而畏惧退缩,而更多人选择用自己的方式为抗战做贡献。
可能是在后方供水供粮,可能是在前线冲锋陷阵,奋勇杀敌,还可能是在儿子上战场前,连夜为他题写一面死字旗。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敌人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这句话不知激励了多少川区子弟,他们争先恐后报名从军,心中的报国之志熊熊燃烧。
那时的王建堂还在小学堂当教师,他当机立断,投笔从戎,联合起近一百位青年壮士,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目标和意志。
由于王建堂出色的组织号召力,大家一致推选他为队长,这支小而精的队伍给自己取了个朴素的名字:川西北青年请缨杀敌队。
这一举动让县长欣慰又激动,把他们接到县里,亲自为这些热血青年送行。就在出征之际,父亲请人送来了一个包裹,打开之后王建堂不禁泪流满面。
这面旗的中间赫然一个“死”字,右边写着: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能为民族尽忠。左边的字更是让人热血沸腾,感慨万千: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父亲的胸中大义鼓舞着整个队伍,他们擦干眼泪,带着这份鼓励和期盼,带着不怕死的冲劲,向前线出发了。
国家兴亡,匹夫有份。只有参与进去才能兑现自己为国效忠的誓言,正是因为这些愿意牺牲自己的英勇战士,才有了我们后来和平安定的生活。
不顾安危,天佑英雄王建堂出色的作战行动,加上部队里少有的文化底蕴,他很快受到赏识,从排长一路晋升至副营长。抗战期间,他总是抢着最危险的事情做,即便可以选择做军后指挥,但他还是一次一次去当那个不顾安危,冲锋陷阵的人。
他多次申请敢死队队长,带领队员作整个部队的打头兵,与敌人的枪林弹雨勇敢周旋。这样的英勇战士,立下的功绩不会少。
在他刚刚升任排长时,带领士兵夜袭日军,暂时夺回了茶陵城。可敌方不甘示弱,立马派出增援部队准备反击,王建堂将面临一场大战,在这种危急关头,只能和敌人殊死搏斗。这时上级部队既是做出反应,给他增派了一个连。
凭着出色的指挥能力和不怕死的精神,他们打得敌军节节败退,伤亡惨重。而王建堂带领的部队只有两人受伤,其中一个就是自己。
优秀的战绩和牺牲精神让他受到大家的尊敬和爱戴,王建堂成为连长。在这期间,他指挥了一次并不擅长的水战。
日军派出极为先进的钢艇打算强行登陆,虽然没有与之抗衡的武器,但聪明的王建堂已在岸边设好埋伏,敌人脚还没沾地,就被一通疯狂扫射吓得乱了阵脚。
前后都没有退路,有些死在我军的机关枪下,有些逃命时落到了水里。那些胜券在握的骄傲日军,却不明白作战的方法和智慧,再先进的武器也敌不过有勇有谋的精英战士。
往后的战役也不全是胜利,对于王建堂来说一直是凶多吉少。但是天佑英雄,他曾在胸口中弹时幸运地被一枚银元救了性命,也曾多次在敌人刺偏时幸运地捡回一个健全的身体,死里逃生。感恩幸运神的护佑,让我们的英雄历经千难万险,还能回到家乡,安稳度过自己的后半生。
英雄暮年,别样精彩12年的南征北战终于迎来了最好的结局——新中国成立了。王建堂也终于能够回家看看,家中年迈的父母,还有一直牵挂着的妻儿。
然而怀着激动的心情回到家,却发现妻子已经带着孩子另嫁他人。多年不归,生死未卜,妻儿认为他早已战死沙场,难耐痛苦寂寞,于是改嫁他人。
纵然伤心失落,王建堂依然选择理解,他也无心再择姻缘。政府又给他安排过一些福利工作,但他为了陪伴家人,都推辞掉了。这时他又回归老本行,开始潜心研究文学。
在贫苦闭塞的小屋里,王建堂不知疲倦地创作着,有反映社会的剧本,也有见证时代的小说。因为生活拮据,他舍不得买正规稿纸,总是在便宜的香烟盒上创作,过年时红色喜庆的对联纸太贵,他就用最便宜的白宣纸。
然而在对后辈的培养上他从不吝啬,给他们讲革命故事,也为他们推荐名著箴言。他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家族里的人都很尊重他。
但这样拮据的生活坚持不了太久,由于没有家室也没有子嗣,王建堂被列为社会救济的对象,也就是如今的空巢老人。即便如此,他每月的生活费也只有15元。
物价飞速上涨,可老人的生活费只增加了8块钱,连最基本的温饱都快维持不住。他无奈只好一遍遍写信向有关部门求助,可审核机制太繁琐,他最终没能等到批准救助的消息,因癌症去世了,享年80岁。
英雄的晚年纵然平淡朴素,却也值得每一个人感慨敬佩。没有高位加持,没有金钱来源,没有妻儿陪伴,他依然活得愉快而精彩。前半生驰骋战场,后半生与文学相伴,这样的一辈子无疑是充实而有意义的。
死字旗背后的这位英雄,果然值得我们了解。感谢他冲锋陷阵,奋勇杀敌,为祖国夺回一座座城池;感谢他淡泊名利,潜心求学,成为后辈精神楷模的作为。有这样一位前人作精神指引,是年轻一辈的荣幸。
国难时期,奋勇当先的英雄还有很多很多,他们将个人安危放在一旁,为祖国奉献自己的大好青春,将热血挥洒在战场上。有人凯旋归来,有人永远留在了战壕里。
每个人都值得我们尊敬和缅怀,只有懂得过去,才能更好地活在当下。就如王建堂父亲写下的文字:勇往直前,勿忘本分!这句话也同样送给新时代的青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