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洞察君上网冲浪的时候,不小心重温了2008年的金融大危机,看到国家通过宏观调控的手法扭转经济颓势,让我想起了,大唐盛世也曾遭遇过经济大危机。
唐玄宗末年,唐朝权臣安禄山伙同史思明发起内战,争夺唐朝的统治权,导致社会动荡不安,当时政府为了稳住局势,把大量的军费分摊到人们身上,导致农民在租调、摇役和兵役的重压下倾家荡产,许多农民不得不卖掉土地远走他乡四处逃亡。
这使得当时的均田制几乎崩塌。而在封建社会,农业经济占了国民经济大头,农民逃亡、均田制崩塌导致唐朝经济严重衰退。
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就如一把超级武器,将大唐射得千疮百孔。脆弱的小农经济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国家多个地区还出现了"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景象。《旧唐书》记载:"中间宇内,不满千户,井邑榛荆,豺狼所号。即乏军储,又鲜人力。"
我们从诗圣杜甫的诗句中,更能感受到大唐被安史之乱改变的模样:"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唐玄宗天宝元年,全国有852.6万户、4891万人,天宝十三年,有906.9万户、5288万人。但是安史之乱后的唐肃宗乾元三年,全国就只有293.3万户、1699万人,这意味着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唐朝人口直接下降了一半以上。
王朝的统治是建立于小农经济之上,而小农经济的发展是建立于人口之上。人口下降如此多的唐朝,可想而知它的经济不仅处在寒冬之中,此时的寒冬还下起了冰雹。有地方官员在给朝廷呈报的奏折中写道:"关中人口,十去其七。"根据当时的统计,全国纳税人口占比很小。以乾元三年为例,当年的纳税人口仅有237万,还不足安史之乱前的三分之一。
战争对经济的破坏还体现在当时的物价上,在"开元盛世",两京的米价是每斗不超过20文,面每斗不超过32文,而一匹绢不超过210文。史书对当时物价的评价极高,认为"自后天下无贵物"。
而安史之乱之后的唐朝,物价飞速上涨,比如今的股市更加恐怖。当时的米价上涨到每斗400文,有些严重缺粮食的地方,米价更是上涨到了恐怖的1000文至1400文之间。这前后的差别高达数十倍,百姓苦不堪言,连地主阶级都度日如年。
由安史之乱引发的人口锐减、物价飞涨、民生凋敝等情况,就是劫后余生的朝廷面临的最大危机,一步走错,就会落入万丈深渊。
在这种情况之下,唐肃宗提拔时任户部侍郎刘晏为吏部尚书皆中书省下平章事。中书省下平章事就是唐朝的宰相官职,皇帝将臣子的最高权力交给了刘晏。帝国的命运系在他一人身上,帝国的马车究竟能不能继续跑下去,这一切都看刘晏的决策了。
是中唐杰出的理财家。从760年任户部侍郎,充度支、筹钱、盐铁等使,到779年为止,他主管全国财政工作达20年之久,在盐政、漕运、赋税、铸币、平抑物价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财政经济改革。
刘宴理财以"以爱民为先",提出了"因民所急而税之,则国用足"的理财思想。在理财过程中,他知人善任,所用官吏大多廉洁奉公,忠于职守,虽远在千里之外,"奉教令如在目前"。刘宴主持财政时,正是唐王朝财政极为窘困的时期,刘宴以他个人的杰出才干,采取了一系列的财政经济改革措施,为中唐经济的恢复和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不愧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理财家。
民以食为天,刘晏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居高不下的粮价,让百姓能够生存下去。对于粮价的控制,历代都遵循着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平籴法。具体的操作过程是这样的:朝廷在农作物收成好的时候,大量收购农民手中的余粮。然后等到农作物收成欠佳的时候,再将收回的粮食以收购价卖出。
通过这个方法,就能达到"虽遇饥馑水旱,籴不贵而民不散",防止"谷贱伤农,谷贵伤民"情况的发生。汉宣帝时期就已经设立了平籴仓,晋武帝时期又制定了"通籴法",北魏中期实行了"和籴制"。唐朝延续了历代的做法,践行平籴法。
但是由于安史之乱,唐朝库存的粮食早已用尽,所以平籴法对于此时的唐朝已经失去了作用。刘晏只能凭借自身的才能,重新寻找一条正确的道路,这其中的难度堪比登天。
刘晏没有着急采取行动,而是对大唐的局面展开了细致的调研。之后他发现粮价过高的原因完全是由供给不足造成的,江南地区受战乱影响较小,再加上大量的北方人南迁,因此江南的农业生产一直保持增长的趋势。
所以江南地区有大量的余粮,如果把余粮运往北方区域,那么粮价自然会下跌。可是在运粮之前,刘晏必须解决粮食转运的问题。唐朝运粮的主要方式是漕运,但是安史之乱对大唐的运输体系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造成运输成本高昂、运输效率低下的情况。除此之外,唐朝的漕运系统内,出现了大量官商勾结的情况,他们任意征用百姓运粮,却不给报酬,这直接导致无人愿意运粮。
通过刘晏的这三种改革举措之后,唐朝的经济危机彻底解除了。人们在低粮价、低赋税的社会状态下,解决了自身的生活困难。当生存不再成为威胁之后,百姓们就有更多的余力投入到社会经济的发展之中。综合而言,刘宴举措的中心思想是"以人为本",这种思想出现在当时的社会中,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安史之乱,只是几百年社会矛盾的总爆发,用千万人民的血与泪,结成一朵妖艳的罂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