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在现代战机界是个神奇的数字,美国的F35已经于西方各国生根开花,而俄罗斯的苏35一直是介乎于四代战机与五代战机之间的实力者。其实米高扬设计局的米格35也是一款优秀的战机。
苏35和米格35都是俄罗斯在针对第五代战机问世前的军事与市场需求开发的,是在苏27、米格29的基础上引入最先进技术升级的过渡性改良战机,同属于“四代+”战机。
下面我们就来简单梳理一下俄罗斯这两款“35”系的战机代表。
一、米格35
米格35的前身是米格29,后者是一款称得上“命运悲惨”的世界名机。
米格29是苏联第一种从设计思想上定义为第四代战斗机的型号。研发之初的目的就是协助苏27、米格31作战的的辅助型战机。因此,以主力战机的眼光观之,其本身是有很多缺点的,比如航程短、自主作战能力不强(高度依靠地面站台的指挥)等等。
再加上米高扬的研发进度很快,赶上了当时苏军的快速、大规模装备要求,米格29的早期版本更多为米格23航电系统的升级版。历年来,米格29也进行了多次局部升级,比如强化了攻击能力、增加了航程等等,却都没有根除自身的先天缺陷。
这也就罢了,米格29作为一款优秀的战机广泛装备于当时的“华约”成员国,却随着东欧剧变,成为了那些国家倒向西方的投名状。
美国趁机接收了大量的米格29,对其进行解剖式的研究。也就是说90年代之前服役的米格29,几乎没有装备的价值,因为在西方国家眼中这款飞机已经没有任何机密可言。
2006年问世的米格35,则可以说是一口气将米格29的缺点全部移除。其主要的改良方向是更新了航电技术:采用线传飞控系统提升机动性,改善航程让其成为一架“正常”的飞机(相当于欧洲“台风”、“阵风”等同吨位的战机,之前甚至不如F16这样的轻型战机)、可选用最新锐的三维向量推力系统,并采用最新一代战机才有的主动相位阵列雷达、热成像仪、分布式光学探测系统等。
其技术特性与当时欧洲战机几乎没有区别,甚至欧洲的主动相位阵列雷达还在研发中,俄罗斯已经带着性能近似的雷达上天试飞了。
二、苏35
苏霍伊设计局在研发苏35的同时还在开发T50,可以说苏35具备一些五代战机的技术加持,其航电设备几乎就是五代战机的原型,座舱界面几乎相同,而结构特性与飞行性能上同样达到了五代机的标准。
这种“四代外皮五代骨”的战机由于气动特性已经非常成熟,因此可以加快五代战机航电系统的试验,飞行员熟练操作苏35后也可以轻易驾驶五代战机。
苏35也有分布式光学探测系统与热成像仪,警戒能力已相当于装备了DAS系统的F35,而其装备的IrbisE被动相位阵列雷达拥有极大的探测距离(大概在350至400公里之间,外销版在250至300公里)、极大的视角(正负120度),本身也可以当主动预警系统使用。
在此简单介绍一下分布式光学探测系统。现代空战离不开雷达,可是雷达会发出辐射从而暴露战机的位置,这对于隐身战机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那么降低辐射的方法之一就是使用红外探测系统。可是这套系统的波长短,需要探出飞机表面才能观察目标。而隐身战机为了隐身性能,必须保证机体表面平滑,不能有突出部。
作为妥协,飞机可以在表面“挖个洞”,采用埋入式将系统安装进去。问题又来了,迫于视角问题,一个“洞”是无法全面观测的,那就需要在全周几个主要的卡点安装探测装置。这样布置后的探测装置也被称为“分布式光学孔径系统”。
该系统很好地解决了探测与隐身之间的矛盾问题。不过最大的技术难点在于:将每个分布的观察口收集到的信息整合到一起。
“一般”来说,美国的F35战机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款采用分布式光学孔径系统的战斗机,连F22都没有这个殊荣。
其实这个“一般”往往忽略了苏霍伊设计局的研发进度。拥有分布式光学孔径系统的苏35不只探测性能极强,对外部威胁的预警能力也很敏感。
由于苏35机载雷达的视野极大,甚至能在敌方战机“先发现先发射”之后轻易脱离危险,同时还能够保持对目标的威胁。换而言之,即使对苏35先发射导弹往往只能以无效攻击收场。
若敌机真正要摧毁或干扰苏35,就必须在更近距离发射武器。与苏35硬碰硬的前提是能够承接RVV—BD这种400公里级别的重型空对空导弹。
即使面对隐身战机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苏35还是能够凭借远程武器冲击隐形战机的友军单位。这便是苏35“四代+”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