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军事新闻 >

半天接诊25个病人,大学生占了一半!竞选学生会

时间:2020-06-06 15:23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大学是人生发展的新阶段,是大学生从校园迈向社会的重要桥梁。拥有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近年来,大学生的

大学是人生发展的新阶段,是大学生从校园迈向社会的重要桥梁。拥有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因为心理问题就诊的大学生患者比例在逐年上升。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早期干预科王奕權主任医师说,科室最近统计了近三年的青少年早期干预门诊数据,2019年的门诊量比2017年增加了50%以上,住院病人增长了将近一倍。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浙江省精神卫生中心医疗办公室主任刘兰英主任医师表示,焦虑和抑郁是大学生群体中最常见的心理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和学业就业压力、情感处理、人际关系处理等有关。


今天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两位专家呼吁,全社会都要关心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作为大学生群体,更要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认知自我,接纳自我,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积极识别问题,及早干预。


大学竞选学生会干部落选他郁郁寡欢得了抑郁症


小丁(化名)是位来自外省的男生,大学考到了杭州。他在高中时期,曾经因为学习压力大,有过一段时间的失眠,特别是高考前,频繁睡不着。等到上了大学,压力没那么大了,失眠自然而然好了。但是,上了大学后,小丁却得了抑郁症。


有一次学校竞选学生会的干事职位,小丁和同学一同竞争,结果同学竞选上了,小丁落选了。小丁是个要强的人,当时他就忿忿不平,“平时看人家也不咋地,怎么比我强?”从那以后,他心里便打了个结,想不通自己为什么会败给同学,又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钻了牛角尖。


那个学期,小丁要修的学分多,功课比较累,他感到力不从心。再加上他本身是个较为内向的人,不善与人交流,和同学的关系处得一般,没什么朋友,有事情都闷在自己肚子里,前前后后的因素累加在一起,人就抑郁了。


半天接诊25个病人,大学生占了一半!竞选学生会干部落选男生得了抑郁症...


学校辅导员发现了小丁的情况,立即联系了他的父母。父母赶到杭州,却并不能理解小丁,认为小孩子偶尔想不开,跟他多讲讲就好了,在杭州待了两天就回老家了。


“家属的理解、重视和陪伴,对这些孩子的病情很有影响。”刘兰英主任医师说道,之后一年,小丁病情反反复复,不太稳定,后来才控制下来。“对于孩子任何非同寻常的言语和行为,要保持足够的敏锐,及时带孩子去找专业医生帮忙,而不是去否认回避甚至是愤怒不理解。”刘兰英主任表示。

从小在父母的高期望值中长大大一女生常做噩梦缺乏安全感


“从某些角度来说,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很大。不少学生得抑郁症,和家庭环境分不开。”刘兰英主任提到了这么一位患者。


小柔(化名)是个漂亮的女孩,家境殷实,父母双方学历很高,自然从小对小柔严格要求,期望值很高。小柔的童年是在各种兴趣班中度过的,钢琴、古筝、舞蹈,奥数、画画、朗诵。然而,在别人眼里多才多艺的小柔,父母眼中的乖乖女,其实并不喜欢这一切,但怯于父母的压力,不敢说出来。


小柔学习成绩一般,特别是进入高中后,学得更加吃力。每次月考完,父母收到成绩通知,都难掩失望的神色。这让小柔非常压抑,她感到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没法达到父母的要求,得不到父母的疼爱。


半天接诊25个病人,大学生占了一半!竞选学生会干部落选男生得了抑郁症...


后来,父母希望小柔能考个好点的大学,让她学舞蹈,准备走艺术生的路。


在参加艺考舞蹈培训的过程中,小柔意外结识了隔壁班的一名男同学,两人产生了感情。父母发现后严厉批评小柔,还找到男生,阻拦了这段感情。最后,男生和小柔分开了。


考上大学的小柔,一直没法走出那段恋情。虽然大学里有不少男生追求她,她始终不敢与人交往,同学们眼里的她很孤僻。但其实,在小柔心里,太缺乏安全感,她经常做噩梦,梦见被父母抛弃,被男朋友抛弃,惶惶不可终日。


找到刘兰英主任后,小柔在医生的心理指导下,才彻底敞开心扉,把这么多年的所承受的痛苦道了出来。

一年的国外交换生学习生涯她力不从心又想努力做好结果陷入抑郁


兰兰(化名)是一所高校的学生。品学兼优的她获得了学校里仅有的宝贵名额,作为交换生前往国外交换一年。


初到国外,兰兰显得有些不适应,文化、语言,这些对从未出国学习过的她造成了冲击。在国内时,兰兰自认为自己英语还可以,谁知到了国外,课堂上,她总是听不懂老师的讲课;小组讨论时她不敢和当地同学交流,生怕英语说得不好被嘲笑;下了课,日常生活中的交际用语她也说不好,这一切都令她很沮丧。就这样,独自一人在国外的兰兰情绪时好时坏,渐渐陷入了抑郁。


可她不敢和家人说,也不敢去当地医院看病,她怕学校知道了让她回国,毕竟她很珍惜这次机会。一年的“炼狱”终于结束。回国后,父母首先察觉到了兰兰的异样,仔细询问后,立即带着她来到刘兰英主任的门诊。“兰兰确诊抑郁症后,父母比较开明,也很配合,全心关注兰兰的治疗,所以兰兰的预后不错,治疗了三个月就好了,现在已经不用吃药了。”刘兰英主任说。

大二女生出现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幸运的是她及时到医院就诊了


上周二,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早期干预科王奕權主任医师的早期干预门诊,半天接诊的25个病人中,大学生占了一半。


“从精神疾病的发病规律来说,18-25岁是疾病前驱期的高发年龄段,这个时候如果发现问题,早点进行干预,预后也更好。”王奕權曾接诊过一个女生丽丽(化名),父母带她到诊室找他时,她显得特别紧张。仔细一问,原来,就诊前的一个多月,丽丽在学校突然变得紧张、胆小,甚至有些“神经质”。


在操场上散步,她突然就听到有很多人在讲她坏话,总感觉有人远远地拿着望远镜监视她,她觉得自己的隐私完全暴露在大家面前,吓得不敢喘气,拼命找地方躲,还跑到学校保安室寻求帮助。一开始,学校以为真有其事,派保安护送她回寝室,可到了寝室,她还是觉得有人在议论她,让她很害怕。学校和她的家长商量后,同意暂时回家休息调整心态,可回家后的丽丽很放松,表现得很正常,再次送回学校,又发作了。


父母没有犹豫,赶紧带上丽丽找到王奕權主任医师,经过系统评估,丽丽为急性短暂性的精神障碍,但因为就诊及时,经过药物联合认知行为治疗等综合治疗,定期去门诊做心理疏导,恢复得挺好的,之后重新回到大学校园继续学习。

早发现早干预不要畏缩和犹豫出现心理问题及时调适和解决


前不久,女生小涵(化名)走进王奕權的心理咨询室,主诉很明确,觉得自己很自卑,对未来看不到希望,沮丧、迷茫。


经过一番沟通,原来,小涵从小就比较内向和不自信,一直没有特别交心的朋友。直到上大学,交到了一个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转眼四年大学生涯即将结束,两人相约考研,好朋友的成绩比较好,考研没什么问题,但小涵却显得很吃力,对于考研心里没底。家人都劝她放弃考研,还给她在老家安排了工作,但小涵很珍惜和好朋友的友情,担心自己结束这段友情后不会再有人会和自己做朋友,对自己很失望,觉得自己成绩差,很没用,并且和父母的关系闹得很僵。


陷入深深纠结中的小涵,鼓起勇气找到王奕權吐露心声,在王奕權的心理辅导以及小涵好朋友的鼓励和支持下,小涵终于走出了心理的困境,真正感受到人与人交往的温度。


“大学是人生心理成熟的关键时期,而很多精神疾病的前驱期也往往在这个阶段,作为心理医生,特别提倡家长们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早期识别早期干预,可以有更大的获益。”同时,王奕權也呼吁广大大学生们,如果发现自己心理上有困惑,不要畏缩也不要犹豫,及时、勇敢地向医生寻求专业帮助。


记者 金晶 张煜锌 编辑 朱慧

通讯员 应晓燕 李彬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