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18年,燕王哙将王位禅让给权臣子之,燕国在子之的掌控下一步一步开始走向动乱。公元前314年,燕国国内大乱,齐宣王趁着燕国内乱,攻破燕国,燕王哙也被杀,由此,燕国和齐国结下了深仇大恨。后来赵武灵王将燕昭王送往韩国做人质的庶出子公子职送回燕国即位,这便是燕昭王。
燕昭王即位之后,励精图治,一直等待着攻打齐国报仇雪恨的机会,而齐国齐宣王去世之后,齐湣王即位,齐宣王交到齐湣王手中的是一个强大的齐国,齐湣王即位之后四处征战,先后打败了楚国、魏国、赵国、中山国、最后还趁着和诸侯国合纵攻秦的时候攻破了宋国,齐国也借此扩张了上千里土地。
这时候的齐国,和秦国并称东西二帝,但是表面上看起来十分强大的齐国,依然是四处树敌,几乎将所有的诸侯国都得罪了一遍,这个时候只要有一个领袖人物出来号召一生,众诸侯一定会对齐国群起而攻之。
这个时候,燕昭王来找乐毅商量伐齐的事情了,乐毅对燕昭王说,这是一个绝好的时机,齐湣王自大骄横,不得人心,别的诸侯国早就看他不顺眼了,我们联合其他诸侯国,一定可以大败齐国。
公元前284年,燕国举全国之力,联合秦韩赵魏四国共同伐齐,后来楚国也加入伐齐阵营,最后诸侯联军在乐毅的带领下,在济西大败齐国,齐湣王逃回了齐国都城临淄,乐毅认为齐国已经打败,没有什么太多的抵抗能力了,于是遣回了各路诸侯,独自带领燕军乘胜追击,攻打齐国。
后来乐毅五年之间在齐国连下七十余城,整个齐国仅仅剩下莒邑和即墨两座小城没有被攻陷,但是两座城池攻打了很久也没有攻陷,于是乐毅决定采取仁政安抚的策略,从根本上逐步瓦解齐国。
如果事情按照乐毅的计划按部就班的进行,齐国被灭应该是顺其自然的事情,莒邑和即墨两座城池就算再能坚守也不能永远坚守,毕竟人心的瓦解是最可怕的,但是历史总是爱和人开玩笑,燕昭王去世之后燕惠王即位,燕惠王看乐毅不顺眼,再加上齐国又用了一下反间计,于是燕惠王把乐毅调了回来,换成了骑劫率军攻打燕国,并责令限期之内一定攻下两座城池。
结果燕惠王上了齐国的当,齐国田单用计谋骗了燕国,然后齐军以少胜多,将燕军打的大败,不仅如此,齐国还一举收复了之前丢失的全部城池,然后将齐湣王死之后即位的齐襄王迎回了齐国临淄即位。
如果仅仅看历史介绍的话,这段历史记载的很简单,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齐国仅仅剩下了两座小城,而且无论是人力物力财力都远远比不上此时的燕国,却能坚守数年最后还一举战胜燕国并收复失地呢?其实里面有很多道理值得我们去深究。
类似的事情,我们可以对比秦国攻占其他国家时候的领地来对比一下,无论是燕国攻打齐国还是其他国家战斗的时候,在攻占领地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所占领地方的金银财宝和粮草物资等物品运回本国,比如乐毅在占领齐国都城临淄之后,就将临淄的全部金银珠宝都运回了燕国,为此燕昭王大喜,还大大赏赐了乐毅一番。
而秦国是怎么做的呢?秦国在占领一座城池之后,并不会太过匆忙的运送财物,而是首先接管这座城池的政治管辖权,在此地行秦法,让每个人都了解秦朝的法律,赏罚制度,然后逐步将其变为秦国真正控制的郡县,这便是两者最大的不同之处。
后来虽然乐毅同样也采取了仁政逐渐同化齐国的百姓和名士,但是在一开始燕军就已经给齐国留下了抢劫的印象,想要改变这个印象是极其困难的,二来燕惠王即位之后就否定了乐毅的这种做法,而乐毅的这种做法也没有像秦国一样形成具体的条例,所以最后只能夭折。
另外,尽管齐国仅仅剩下了两座小城,但是这两座小城,全都是易守难攻之地。燕国最强大的军队是什么?是骑兵。但是这两座城所处的都是丘陵地带,骑兵在这种地势下根本发挥不出来太大的作用,而燕国的步兵实在是有些不堪一击,远远比不上齐国,所以很长时间都没有攻下两座城池。
还有两点原因就是即墨和莒邑两地的人都是抱着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信念,所以宁死不屈,死死守城。还有就是即墨控制着后方的青岛,莒邑控制着后方的日照,而青岛和日照都是背靠大海,两地靠着海上贸易,也同样获得了很大的援助。
很多原因综合下来,燕国短时间难以攻下两座城池也就是合情合理的了,而乐毅施仁政化人心徐徐图之原本是最好的做法,这样持续下去齐国迟早会成为燕国的国土,可惜后来者不明白其中道理,认为七十多座城池都拿下了,剩下的两座不过是囊中之物,燕惠王恐怕不会明白行百里者半九十的道理,所以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被齐国打败,而燕国在这之后再也没有了强盛起来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