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刘邦这个人都让我们感觉捉摸不透,包括他做的很多事情也让人感觉前后不一,匪夷所思。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是觉得是一个小混混因为有些优点所以当上了皇帝,后来发现原来刘邦不仅仅是混混那么简单,也是有着不小的本领的,看相关的资料看的越多,越是捉摸不透刘邦的想法,今天不去探究这么多,仅仅是来通过两件事来探讨一下,刘邦到底是雄才君主,还是一个率性而为的任侠之士。
千金一诺大家都知道季布的一诺千金,但是季布和刘邦之间的恩怨,可能知道的人就不是那么多了。季布原本是项羽手下的一员大将,当时经常打的刘邦毫无还手之力,后来项羽被刘邦打败,刘邦做了皇帝,悬赏千金要季布的头颅,并且下令如果有人窝藏的话要诛三族。
这个时候的季布躲藏在一户姓周的人家里,这个人给他想了一个主意,把他的头发剃光然后带上锁链当做奴隶和其他几十个奴隶一块卖给了朱家,朱家知道这是季布,于是让儿子不可怠慢。
而朱家自己则是去拜见了夏侯婴,为季布求情说:季布是一个有才之人,之前不得已之下多次窘迫陛下,也是各为其主,现在陛下刚刚上任就因为一己之私追杀有才之人,若是因此导致了季布这等人才跑到了匈奴去,岂不是成了资敌了吗?
于是夏侯婴找了个机会向刘邦奏明了这件事,于是刘邦赦免了季布,并且让他担任了郎中。
丁公求封丁公名固,和季布一样,之前都是项羽手下的将领,当初刘邦在彭城之战中大败以后,落荒而逃,丁公奉项羽之名追杀刘邦,并且在彭城之西追上了刘邦,并且紧追不舍,两者几乎已经短兵相接,刘邦几乎是绝对逃不掉了。
在这个危急时刻,刘邦说了一句话:
两贤岂相厄哉?
丁公听了这句话之后感觉有道理,于是带兵返回,放走了刘邦,为什么丁公听了这么一句话就放走了刘邦,我的想法是可以理解为很多人都爱听奉承之语,若是不爱听那说明没有说到点上,而刘邦这句话正好说到了丁公的心坎里,所以丁公放走了刘邦。
在项羽失败后,丁公自然也只能归隐逃跑,后来丁公听说了连当时为难刘邦的季布都做了大官,那自己对刘邦有恩,刘邦肯定不会亏待自己,于是兴冲冲的去拜见刘邦,希望能够谋求个一官半职。
但是刘邦见了丁公之后,却把他当成了一个反面教材,说丁公对项羽不忠,所以不能用,并且杀掉了丁公以儆效尤。
刘邦其人的性格单独从这两件做法完全相反的事情来看刘邦,其实很难琢磨透刘邦的想法,因为这两件事在表面上透露出来的信息就是似乎刘邦的观点是统一的,认同忠臣和有才能的人,看不起叛变的丁公,但是如果去仔细分析一下的话,会发现其实并没有这么简单。
一、两人拜见刘邦的时间
首先的一点,季布的名声是要大于丁公的,季布受到的追杀也是最多的,但是即便如此,还是与很多人愿意帮助季布,这个在平时似乎作用不大,但是到了关键时刻就能够看出来区别了。
最关键的一点,两人拜见刘邦的时间是不一样的。
季布是怎么拜见的呢?先是有朱家和夏侯婴求情,夏侯婴和刘邦的关系自然是比较近的,然后夏侯婴是挑了一个合适的时间向刘邦奏明了这件事情,最后刘邦封季布为官。
而丁公则是没头没脑的直接去拜见刘邦,也不知道去的时间合不合适,最后被刘邦当做反面教材杀了。
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是很重要的,很可能会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
二、刘邦这样做的目的
若是不考虑其他因素,仅仅考虑刘邦这样做的目的呢?这样其实就简单一些了,听从夏侯婴的建议封赏季布,很明显就是要笼络人心,这样做能够让更多有才华的人来投奔自己,收益明显是看得到的。
那么杀掉丁公呢?有人说是因为丁公泄露的刘邦比较狼狈的过去,所以刘邦找了个借口把丁公杀了,我觉得这仅仅是次要原因,刘邦是什么样他身边的那些朋友们能不知道?最根源的原因,恐怕还是杀掉丁公利益大于危害,现在天下初定,杀掉一个本领不是那么强大的人来让更多人保持对自己的忠心,这不是一件利益很大的事情吗?
三、分析刘邦的性格
在最后,我们来分析一下刘邦的性格,其实纵观刘邦的一生,他的性格是在变化的,一开始是任侠之士,也有一些小混混的特征,后来逐渐有了诸侯风范,最后是君主之风。但是有一点核心是不变的,就是始终是以获取最大的利益为目的。
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什么时候,刘邦都是以自己当时所处的环境出发,以获取最大的利益为目的,然后来进行一个事情的判断。所以刘邦在做亭长的时候像个亭长,做门客的时候像个门客,做诸侯的时候像个诸侯,做皇帝的时候像个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