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军事新闻 >

苏州评弹中的功与名:科举文化为何盛行于明清

时间:2020-05-18 14:24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导语“风载书声出藕花”的苏州是无数文人雅士的心之所向,苏州评弹在江南之地更是传播悠远,弹词则更为评弹之精粹,将吴侬软语的细腻柔婉,精致典雅发
导语

“风载书声出藕花”的苏州是无数文人雅士的心之所向,苏州评弹在江南之地更是传播悠远,弹词则更为评弹之精粹,将吴侬软语的细腻柔婉,精致典雅发挥到极致,形成了流派纷呈的艺术局面鲜衣怒马少年郎的心中有着古来文人的共同追求——高中榜首,月光洒在少年的身上,评弹婉转,将古时的爱恨与追求,唱在弹词中。

明清时代的弹词里拥有着古人独特的浪漫,才子佳人可为佳话,也可为人叹息。科举文化中对功与名的追求,使弹词的意蕴更加深远。

苏州评弹中的功与名:科举文化为何盛行于明清苏州弹词中

苏州评弹艺术家

“东方赋格”苏州评弹的起源

1. 吴侬软语中的诗情雅韵

想要更好的感受苏州评弹中的科举文化,我们要先追溯评弹的历史发展,苏州评弹是现代人心中的古典说唱,如今也被称作评弹,说书,南词。诞生于“云气生鸿雁”的苏州,伴着水波婉转在江南各地。分为评话和弹词两种形式,于明末清初初步形成,成型于清中期。既诞生于苏州,苏州则是这门艺术最活跃的地区。

评弹的艺术手段被前辈归纳为:“说、噱、弹、唱”,“理、味、趣、细 、奇”,是评弹的最高境界,能让听众感受到评弹的多元戏剧性、文学性和音乐性。农耕文明时代的弹词不仅仅是沉寂在宣纸上的一个个字符,被艺人弹唱出来之时便有了生命。

苏州评弹中的功与名:科举文化为何盛行于明清苏州弹词中

2.当科举文化与评弹碰撞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市民阶层扩大,对精神享受的追求提高,喜爱品茗的他们若是能在茶馆中听到符合自己心境的评弹自是喜不自胜。那样一个相对富裕安定的年代,身处秀丽的江南,他们的追求,不过是一份功名,在仕途上大展才能,完成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但江南人才济济,想成为人中龙凤必定是一项难事,不仅读书人想追求一份功名,在崇尚文化的年代,每一个平民都在向往着有一位与自己有关系的人科举高中,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命运。

在科举至上的时代,人民生活中的大众文化到处都是它的身影。评弹艺术家不甘落后,争取让自己笔下的故事满足平民百姓,读书人的美好憧憬。弹词能够让百姓产生共鸣,喜闻乐见是从艺之人的追求。于是在科举文化和评弹文化的碰撞下,二者不可避免地融合,出现了意料之中现象——弹词之中,尽显科举文化。

苏州评弹中的功与名:科举文化为何盛行于明清苏州弹词中

如今仍然流传的苏州评弹

余音袅袅,科举心态一览无遗

明清之前的唐朝时期三教合一,兼容并蓄,魏晋时期崇尚个性解放的精神也由于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已经被压榨的不剩多少了,理学盛行,在越来越成熟的封建社会面前,社会地位分化的更为明显,底层人物想要翻身就要靠科举制度,连中三元寥寥无几的几人会在历史上千古留名。

明代崇尚文化也可以从宦官掌权看出一二,宦官掌权的前提是他们拥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此时的宦官史无前例的在皇帝的诏令下学会了读书写字,如果单单是向往文化与文明,人们的心态也就不会被诟病,可一些不是真正爱好文学的平民百姓心态逐渐转化成单一的贪求--功名决定了他们看待其他人的态度,从弹词中则可以窥探到此时一些不好的社会风气。

苏州评弹中的功与名:科举文化为何盛行于明清苏州弹词中

有考取成功的科举之人回访故人之时故人的丑陋嘴脸:

“念书人不问你功名事,欲问功名问何人。不是功名两个字,哪能够伸冤雪恨振门庭。不是功名两个字,哪能够显扬父母荫儿孙。……你不为功? 不为名?当初何必读经纶?”上文是陈翠娥生气之时说出的话,在《珍珠塔》中,方卿隐瞒已中状元的事实,假扮道士来到陈家,借此奚落当年羞辱他的姑母,不仅姑父陈廉大骂方卿“经书不读习下流。” 陈翠娥生气之时说出的话,这几句弹词让听众们感受到了市民阶层的市侩,也看到了市民的心理活动,读书是为了光耀门楣,提高社会地位。弃了求取功名的路,竟然成为“下流”。

也有妻子规劝单传一脉的丈夫走上她心目中的正途:

《玉蜻蜓》中金张氏规劝丈夫金贵升专心科举时说道:“香烟一脉单传你,理应钟鼎簪缨炳国华。劝君及早回头转,中道回车未晚耶。 ”

《描金凤》中老仆陈荣年过老迈也依然坚持在艰难的条件下供养小主人徐惠兰读书科举,而不是让徐惠兰改务他业,所求也只是“只愿大爷勤把书来读,仍旧风光司寇门”而已。

苏州评弹中的功与名:科举文化为何盛行于明清苏州弹词中

水墨江南听评弹

这几本评弹著本皆在明清之际广为流传,涉及到了科举制下人际世态的各种模样,可见科举制度对弹词内容创作影响非同小可,当弹唱之人将唱词唱到观众心中之时,科举文化与评弹的存在意义是相互的,弹词起到了传播科举制度重要性的作用,倡导世人一心向学,来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明清时代科举文化对百姓生活的巨大影响,科举的威力可想而知。

才子佳人,究竟是佳话还是妄念

江南水乡,弥漫着岁月静好的气息,优雅端庄,德才兼备的江南女子在历史上留下了一段段金玉良缘的佳话,也有一些愁断心肠的爱恨交织。明清时期的评弹艺术家们将他们留在了戏中,让后人一直品味着。为了统治的安定,一些才子就算考取了功名,在做官的时候也要背井离乡到一个不可能对政治产生威胁的地方,留在水乡中的女子将愁苦万分。也有一些状元郎刚考取功名就被京城权贵争抢成为自己的乘龙快婿之说,弹词中的故事将这些有趣的故事都收入囊中。

才子佳人的缘分有千万种,《白蛇传》中书生许仙和白素贞虐恋情深“我是暮暮朝朝忘不了你白素贞。 官人言太重, 为妻心不宁,夫妻原一体,何分奴与君,哪有夫妇之间论什么恩。如水流年须珍惜,莫教误了少年身。”《西厢记》中莺莺抚琴牵动人心“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情思入肠,百转千回。

苏州评弹中的功与名:科举文化为何盛行于明清苏州弹词中

佳话传来传去,弹词中的故事也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才子与佳人往往一见钟情,但由于门第差异或是社会地位差距的悬殊,他们的爱情大都会被父母阻碍,这时候的才子将会倾尽自己毕生所学,参加科举,一举成名,抱得美人归。如果没有科举这一阶梯,才子可能空具才华而无人赏识最后落得穷困潦倒或遭奸人陷害,悲惨去世。

那么现实中的才子佳人命运走向又是如何呢?

明清两代民间婚姻仍坚持传统的“门当户对”的婚配观念,功名是一个未来有前途的年轻人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如果你获取了功名,你可能既获得佳人,还会拥有更高门第的入场券,《玉蜻蜓》中张家权势极盛,当家人张国勋曾任吏部尚书,张国勋却为独女择婿金贵升,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金贵升聪敏早慧,十三岁就考中秀才,可见前途远大。张国勋一句“我膝下无儿单此女,指望沾你金门将来戴凤冠” 体现了张家想要自己的门第通过未来很可能科举成功的金贵升来延续自家门第的荣耀和光芒。

站在古时女子的立场上,择一良人居一良城,这已经一生中美好的夙愿了,明清时期家世尚可的女子本就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一些才女吟诗作对不在话下,如果所托之人是一位德才兼备的才子,可称得上一份良缘,佳人与一位在才能上和自己有心灵沟通的男子共度一生,才子追求的窈窕淑女能够陪伴在侧,追求政治理想,不失为一桩美谈。

苏州评弹中的功与名:科举文化为何盛行于明清苏州弹词中

江南地区的社会文化造就了弹词佳话

明清之际,江南风光,山高水长。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手工业发展,小农经济生机勃勃,帝国的齿轮还在慢速旋转着,社会阶层的流动在这个大机器内缓缓地进行,而阶层流动的纽带则是科举制度,眉目舒朗的士人们通过自己的知识和才能获得“一朝看遍长安花”功成名就的喜悦。

首先在那个封建君主专制的时代,这份阶层跨越能获得的不仅是功与名,还可以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衣食无忧,余生安稳。远离沉重的赋税,一朝“翻身”的教育观念就这样深入人心。经济重心南移之后的文化中心南移也就这样完成,手工业的繁荣带来造纸术的发展,书籍不再是稀缺资源,意味着文人们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求学之路也变得方便许多,这点从江南地区中举士人数量的显著上升可以看出。求学风气,向往仕途的观念促进了科举文化在百姓身边生根发芽。

苏州评弹中的功与名:科举文化为何盛行于明清苏州弹词中

其次也有明清上层统治者对社会舆论的控制因素,苏州评弹作为江南地区家喻户晓雅俗共享的大众文化,既可以丰富民众的生活,更可以给民众传递维护科举制度,重视文化的风气,进而巩固统治,文人在闲时进行创作的同时,既可以满足自己的幻想和期待,同时也提高了弹词蕴含的文化素养,又可以进一步提高民众的文化素养,得到了明清时期民众的支持。科举的文化魅力就这样传达到了大众的价值观念中,形成了普遍的社会认同。上至士绅阶层,下至平民百姓,这样一种江南的文化观念中,继续将科举文化融入到评弹的创作中。

结语

苏州评弹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在向我们诉说着它的历史文化内涵,才子佳人,科举文化就这样倒映在了弹词之中,穿越百年来到了我们面前。佳人亭亭玉立在琵琶旁,和着书生一腔热血,笑若朗月入怀。带着历史价值的大众评弹又多了一分魅力,在聆听优美的吴侬软语之时,我们也可以仔细赏读弹词中的文化观念。文采飞扬,又感人至深。用更深刻的目光看待艺术的文化价值,弹词中的才子佳人,才能真正走入我们的心中。

参考文献:

1. 《珍珠塔》

2.《“女主内”的弹性空间:从金张氏“女掌男权”看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女性家庭地位的变化》

3.《明代进士的地理分布》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