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女大学生吴花燕去世了,她是个残疾人,父母双亡,家境困难,身高只有1.35米,体重43斤。曾经有媒体报道,她为了省钱,吃辣椒拌饭;为了给弟弟治病,每天啃馒头。如今,她的离去让所有关心她的人心疼。
围绕着吴花燕的讨论越来越多,大家心中产生了一连串问号:过着那么困难的日子,就没人帮帮她吗?她是因为饥饿而死吗?网友上百万元的爱心捐款,有没有真正帮到她?她的状况是否隐含着政府有关部门“失位”的责任?
没过几个小时,飞舞在键盘上的写手们将这一系列的疑问句直接变成了肯定句,在没有调查核实的情况下,问题直接变成了“事实”。“她一定是饿死了”“她在冷漠中孤独地离去”“大家帮助她的爱心款被骗了”“政府的扶贫措施都是摆设”……紧接着,这些肯定句演变成了极度的愤怒。
情绪化的表达越来越多,“键盘侠”式的言论越来越极端,用网络语言说,节奏已经带起来了,流量也上来了,这样的“10万+”“100万+”能带给一些人经济利益,却带不来真相。
做新闻的人都清楚,把疑问句变成肯定句的唯一办法,就是追问到底,核实清楚。经过走访和调查,我了解到吴花燕去世前的一些情况:她去世的原因是得了一种罕见的早老综合征(HGPS);从住院开始,老师、同学、亲人轮流照顾她,她不是在冷漠中离去;爱心捐款、政府救助和医院减免垫付的费用都是真实的,她并不是没钱做手术;她大学期间的营养状况正常,没有挨饿;她还有一段爱情,也曾像每个恋爱中的小女生一样被男友宠爱。
根据这些调查,《中国青年报》1月16日刊发《女大学生吴花燕最后的日子》,真相和键盘写手们炮制出来的信息并不一样,一些人暴怒甚至散发出极端言论的事实前提并不成立。相信在媒体的进一步调查之后,很多人都会发现,原来自己掉进了一个情绪的陷阱。
其实,许多热点事件发生后,在情况并不明晰之时,不少人都被情绪所左右,掉进“不明真相”的陷阱。遇到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人们追问真相,相关方面主动公开信息,媒体调查核实情况,通过这些方式获知事实以后,再表达情绪也不晚。这应该是整个社会应该共同追求的“遇事法则”。
直到现在,记者们还在追问、核实: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9958救助中心”尚未拨付给吴花燕的善款怎么办?这家基金会是否存在其他违规违法行为?慈善公益领域的监管部门该如何履职作为?未来,公众还应该继续追问:如何规范网络募捐中涉及商业的行为等值得深思的问题。
不过,这一切,都建立于细致调查、弄清事实的基础之上,而非不负责的质疑,想当然的判断,或者情绪化的愤怒。
白皓(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