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朱婷 通讯员 陈晓霞 王琼 朱广平 文 重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供图
12月18日晚,《闪亮的名字——2020年度最美退役军人发布仪式》在央视社会与法频道播出,发布了18名“最美退役军人”和2个“最美退役军人”集体的先进事迹。记者获悉,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胸外科主管护师赵孝英获得2020年度“最美退役军人”荣誉称号。
赵孝英今年41岁,1994年参军入伍,1997年进入大坪医院工作从事护理工作,23年如一日,奋战在临床一线。身为军人,她召必应,挺进德阳抗震救灾,远赴非洲抗击埃博拉;脱下军装,她退伍不褪色,坚定逆行,驰骋支援武汉,第一个进入红区,是火神山医院出名的“拼命三娘”。
除了“最美退役军人”,赵孝英还有2020年“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巾帼建功标兵”、“重庆市最美护士”等许多荣誉。谈及荣誉,她说,自己觉得惭愧:“这不是一个人的,是我们全体队员的荣誉。我很庆幸自己能成为与生命同行的人,我没有辜负军营,没有辜负头上这顶燕尾帽。只要祖国有需要,我就是一名军人,不管有没有军装在身!”
▲赵孝英获得2020年度“最美退役军人”荣誉称号
初心:呵护生命,把患者当亲人
1994年,赵孝英参军入伍,3年后,她从陆军军医大学护理专业毕业,进入大坪医院工作,成为一名护士。赵孝英说,军装在身时,自己初心已定:把患者当亲人,心里始终想着他们,一切为了他们。
从心血管外科到胸外科,她一直在和“心脏”打交道,所面临的患者病情重、变化快,有很大的不可预测性,每次抢救,赵孝英都冲锋在前,护理细致周到,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肯定。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地震,赵孝英随队抗震救灾。所在医院手术室早已停用,可受伤的群众亟待手术,赵孝英来不及犹豫,带领护士搬器械、搞洗消、准备药品,余震不断,她们也无所惧怕,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早一分钟完成,就能早抢救一个鲜活的生命。最终,仅用两个小时,就恢复了手术室功能。
▲汶川地震时,赵孝英随队抗震救灾
2014年11月的一天,刚跨入家门的赵孝英,陪伴父母不到3个小时,就接到通知,她被选为首批援利医疗队队员,准备等待集结。收到通知后,赵孝英立即返回,和队员们一起前往利比里亚执行抗击埃博拉病毒的任务。
在红区执行任务时,面对埃博拉疑似患者,她克服恐惧和危险,顺利完成处置,除了对患者常规护理,她还要穿上13件防护装备,戴3层手套,越过医患1.5米距离的“红线”,零距离护理危重症患者。一次,一名重症患者持续呕吐,她一遍又一遍处理呕吐物,一次又一次重新穿刺留置针。完成任务,脱掉防护服,汗水早已浸透了她的衣服。虽然艰难险阻,但她和战友们依旧创造了成功救治持续高热15天埃博拉重症患儿的奇迹,让利比里亚人民看到中国军人的敢于担当。
退伍不褪色,她主动请战驰援武汉
2016年,在军队改革大背景下,赵孝英脱下军装,转为聘用人员。
“心中有一万个舍不得,可我必须离开。”赵孝英说,她心里明白,人民军队必须有新鲜的血液才能永葆生机,才能保持强大的战斗力,“一朝从军,一生为兵,脱不脱军装,我都是一名护士,一个兵!”
退伍不褪色,初心不改,赵孝英依旧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不仅积极参加科室的各项工作,更难能可贵的是,带领团队对护理工作刻苦钻研,仅2018年这一年,团队就拿出4项专利发明:野战急救的荧光输液器夜、固定管道装置改进、可变色导尿管……这些看似很小的护理工作,因赵孝英和团队的专研,让冷冰冰的护理器具有了温度。
▲为患者加油打气
今年春节,赵孝英做好了手头工作交接,买好了回家的票,准备回去为父亲庆祝七十大寿,这是几年前她给父亲许下的承诺,也是她心中期盼的一家人团团圆圆的幸福时刻。
然而,看到武汉新冠疫情的消息后,她以自己多年的职业敏感性判断,这次疫情非常严重,于是,她主动退掉回家的车票,随时待命。
除夕当天,军队组建医疗队驰援武汉,赵孝英主动请战,和大坪医院34名队员一起出发。
大年初一早上,赵孝英随队进驻武汉金银潭医院。
▲驰援武汉时,赵孝英脸上被护目镜挤压出痕迹
首个进入红区,传递信心的“拼命三娘”
“金银潭医院院长见到我们的第一句话就是‘解放军来了我们就有希望了,就有救了’。” 赵孝英介绍,当时,大部分队员没有传染病隔离防控经验,为尽快收治病人,作为参加过非洲抗击埃博垃、有烈性传染病工作经验的护士长,她和蒋晓娟护士长一起,一刻不停反复培训队员穿脱隔离服和护理技能要点,确保了全体队员人人培训、人人考核、人人过关,为随后的救治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医院隔离区主要分为三个区域: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也就是红区、黄区和绿区。在红区,刚开始收治病人时,为消除队员恐惧心理,赵孝英带头,第一个进入红区,连续工作6个多小时滴水未进,直到深夜12点,在防护服快要超过警戒时间,她才走出红区,出来时,汗水湿透了衣服,护目镜在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压疮。“虽然很累,但是,我们给队员们探索了经验,树立了信心。”她说。
▲工作中的赵孝英
转战火神山医院后,赵孝英迅速理清程序,对“三区”的护士进行了分工,每天穿梭在绿区、黄区与红区之间,对病区每一名重点患者情况都非常了解,对每一位护士的工作状态、心理状态也都心中有数。在最艰苦的时候,她每天工作12个小时,最长时间达20多个小时,创下火神山医院高强度工作纪录,因此,队员们也称她为“拼命三娘”。
据介绍,在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中,赵孝英和团队将精准收治、精准救治、精准防护、精准保障贯穿始终,成功救治348名患者,无一例患者死亡,无一例医务人员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