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新闻 >

回眸十三五丨平潭:民生为本 绘就幸福底色

时间:2020-12-17 15:41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民生大于天,民心重于山。一座幸福之城,须有鲜明的民生底色。 回眸“十三五”,“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贯穿于平潭发展的每一个瞬间。陆续落成的新校

民生大于天,民心重于山。一座幸福之城,须有鲜明的民生底色

回眸“十三五”,“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贯穿于平潭发展的每一个瞬间。陆续落成的新校园,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年迈的贫困户家中有了新变化,在家就能享受专业养老服务;村民有个头疼脑热,不出村就能看上病,不用老往城里的医院跑了……五年来,实验区呼应民生需求,加快补齐民生短板,一个个民生工程、一项项惠民举措,都化作一个又一个笑颜绽放的故事,让平潭的民生答卷写满了获得感、幸福感。

学有优教 铺就放心就学路

“盼了这么多年,终于盼来了这所公立幼儿园!”10月15日对苏平片区西边寮村村民施华来说,可是个“大日子”,当天,他怀着喜悦的心情,将三岁半的小孙女送到了新落成的平原中心幼儿园

占地8900多平方米的新幼儿园,规划12个教学班级,可容纳420名幼儿。三层楼高的教学楼里,宽敞明亮的教室划分出美工坊、建构区、幼儿洗手间等功能区域,而功能室及室外的各类游戏区,更是孩子们的最爱。

“你看这幼儿园,盖得不比城里差,而且更宽敞,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施华介绍,平原地理位置比较偏僻,长期以来仅有两所私立幼儿园,学费高、设施简陋,能容纳的孩子也有限。

改变,源于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优质教育的初心。

五年来,平潭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优先支持教育项目建设。通过开展民生补短板攻坚战、实施“保障民生补齐短板工程”,新建一批、改扩建一批、撤并一批学校,扩大资源供给,同时规划调整全区学校布局,合理配置优质教育资源。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实验区教育项目总投资37.77亿元,新增学位22296个。

老师陪孩子们踢足球(资料图)

在硬件改善的基础上,平潭通过嫁接省级优质教育资源、实施“引才聚才”计划、探索岚台教育融合发展等举措,不断吸引优质教育人才落地岚岛,提升教育“软件”水平。以人才引进计划为例,实验区面向全国招聘教育部直属重点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和原“985工程”优秀毕业生,对符合条件的教师予以丰厚津贴。

“优秀的人才能够带来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经验方法等,这些优质的教育资源,能够为平潭教育质量的提升注入‘源头活水’。”实验区社会事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传晖表示,今年起,平潭加快实施教育补短板三年行动计划,将进一步聚焦教育短板,推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等各阶段教育水平实现新突破,满足群众“上好学”的期盼。

老有颐养 托起幸福“夕阳红”

“一老一小”的喜乐忧愁涉及千家万户,“幼有善育”的同时,如何保障“老有所养”?平潭始终坚持将养老服务作为提升幸福指数的重要民生工程,为全区7万余名60周岁以上的老年群体提供老有颐养的良好环境。

不久前,海坛片区正旺村老人翁其美的独居小屋成为平潭第一批适老化改造的对象。平潭孝心养老服务中心的几名工作人员来到翁其美家中,在床边、马桶旁装上了扶手,在屋内装上摄像头,又给翁其美送上智能拐杖。

“适老化改造是根据老人的住宅情况和身体状况进行安全改造,同时增加一些娱乐设备,给他们创造安全舒适的居家养老环境。”平潭孝心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李宏伟告诉记者,这些改造费用全部由政府买单。

“太好了,以后手一扶,就能轻松起床、上厕所,还有这个拐杖,起夜再也不用到处摸电灯开关,还能听广播呢!”试用着家中的新设备,翁其美脸上笑开了花。

眼前这孩子般的笑容,正是平潭不断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的生动写照。

五年来,实验区一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引进医养结合机构,扩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辐射范围,加快补齐养老服务设施短板,逐步构建多元养老模式。另一方面,针对孤寡、困难等特殊老年群体,民政部门依托城乡居家养老专业化服务平台,24小时为老年人提供生活提醒、保健养生、文娱活动、紧急救援等服务,让老人在家中即可享受专业照料,同时为困难老年人进行家庭适老化改造,提高老年人居家生活品质。

乐天伦养老院内,工作人员引导老人做健身操(资料图)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区养老总床位数达2377张;城市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100%,农村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为71.35%;专业居家养老服务平台累计为1.43万名老人服务5.98万次。

“从老有所养到老有颐养,我们的着力点是‘社区’和‘居家’,目前已初步建立起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模式。”实验区社会事业民政处副处长高心宇表示,接下来,平潭将从用地、人才、补贴、税收等方面,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推动全区养老服务体系健康规范有序发展。

病有所医 筑牢健康保障网

医疗卫生事业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十三五”期间,平潭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人才培养,发挥公立医院公益性和主体作用,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同时,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工作,积极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工程,逐步完善医保制度,实现由制度全覆盖向人员全覆盖的转变,打通群众就医最后一公里。

在金井片区西门村村委会附近,有一座崭新的建筑,那就是南海卫生院。五年间,这所位于离岛的卫生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门诊大楼建起来了,药品、诊疗设备也逐渐齐全,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满足了岛上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平潭协和医院组织专家义诊(资料图)

村民陈爱金对此深有体会,“此前有个头疼脑热,都得乘船到芬尾或平潭老城区就诊,如今已不用那么麻烦了。”她告诉记者,现在医疗花费相比以前降低不少,在卫生院内就可以刷卡报销,省时又省钱。

据实验区社会事业局公卫处负责人林述端介绍,目前全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达标率、行政村卫生室标准化率均达到100%。不仅如此,平潭还向省里申报了拟开展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村级医疗机构99家,为急、危、重病人提供初级救护、转诊服务。得益于此,如今,离岛群众也能在家门口享受到“简、便、全”的医疗卫生服务。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实验区公共卫生系统经受住了考验,创造了“双零”的成绩。而这正是“十三五”期间平潭卫生健康工作所取得成就的重要体现之一。

事实就是最客观的说明,数据就是最有力的印证。“十三五”期间,平潭对医疗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从2015年的1.62亿元,提高至2019年的4.54亿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从2015年人均40元提高至2020年人均74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十二五”期末的每人每年380元提高至“十三五”期末的590元。

“十三五”即将落子收官,但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展望“十四五”,在加快推进“一岛两窗三区”建设的步履中,平潭也将绘就一幅更高标准、更多获得感、更为丰富的民生新图景。

展望“十四五”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大民生投入力度,不断完善民生服务体系,增强民生服务供给能力,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坚持问题导向,深刻分析社会事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聚焦社会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体制机制障碍,突出重要领域、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加快补齐社会事业短板。

畅通共建共享渠道,充分发扬民主,提高社会参与度,广泛集中民智、民力,充分反映民意,形成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局面,推动实验区社会事业更好更快更高质量发展。

出品:平潭综合实验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杨咏林 责编:叶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