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新闻 >

调动养老服务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需建立政府和

时间:2020-12-10 15:57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图为入住北京首厚·大家(友谊健康社区)的老人们在用餐。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成静/摄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 荆文娜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

图为入住北京首厚·大家(友谊健康社区)的老人们在用餐。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成静/摄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 荆文娜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5388万人,占总人口的18.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7603万人,占12.6%。民政部预测,“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人。

面对即将到来的巨大市场服务需求,服务相关方是否能接得住?民政部部长此前表示,截至2019年6月底,我国共有各类养老机构2.99万个,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4.34万个,养老服务床位合计735.3万张,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形成、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然而,在看到进展的同时,现实压力仍不容忽视。在构建我国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的养老服务体系过程中,机构、社区、居家养老仍面临相互割裂、效率低下的难题。尤其是在社区和居家养老方面,诸多碎片化资源如何衔接?由谁来衔接?衔接后资源如何进行配置?这些问题都成为养老服务行业亟待打通的痛点和难点。

“我们做养老机构的初衷是希望以机构为依托,覆盖社区居家养老。但现实中却仍面临一些困难,如各方利益平衡、市场需求琐碎,以及风险控制等。”民政部养老服务业专家委员会委员、普亲集团董事长唐文湘在近日举行的第14期中国养老服务业专家沙龙上坦言。

“居家养老服务的对象应该为不能出门的卧床失能老人,但我们在社区为老年人宣传居家养老服务时发现,吸引来的多为活力老人,而我们其实更渴望能为失能老人服务,但却缺乏有效途径获取服务需求信息,目前这种资源的衔接还是挺困难的。”北京龙振养老集团董事长张钰道出了服务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现实问题,在她看来,现阶段通过市场对养老服务资源进行配置可行性较低。

民政部养老服务业专家委员会委员乌丹星认为,在资源碎片化情况下,单纯依靠市场来进行资源配置是不现实的,社区居家养老的公共服务属性,决定了政府必须参与进来,在界定清晰社区居家养老准公共产品的属性定位的前提下,政府和市场配置资源形成良性互补,才能将社会资源与居民需求有效、精准地衔接起来。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各地支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包括在资金投入、平台搭建等方面均给予倾斜,从而使养老服务行业企业迎来了快速增长期。然而,在养老服务企业是否能保持可持续发展问题上,却又遇到了一些实际问题。“老年人的购买服务能力取决于他的经济能力,以北京为例,平均退休工资4100元,而居家养老服务费用约为6000~7000元,机构则为5000元左右,这种现状很难形成市场购买力,这就需要政府补贴跟上。”北京乐享银龄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创办人王艳蕊表示,从目前政府已有的一些补贴来看,针对不同老年人群几百元不等的补贴多呈碎片化,还不足以完全推进购买力形成市场,因此,还应积极探索推进长期照护险等更为有效的解决办法。

另外,王艳蕊强调,对于养老服务企业而言,进入市场后,提供何种服务、如何加强监管从而支持企业共生、如何建立激励机制及惩罚机制等问题,也亟待理清头绪。

对于社区居家养老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乌丹星认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和社区的综合治理融为一体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以政府为主导,通过社区公共服务平台,整合社区居民需求和社会服务资源,而企业要做的,就是基于市场需求打造符合商业逻辑的商业模式、盈利模式、产品模式,实现自身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如何把居家社区养老通过一个机制衔接好,政策导向很重要。要培育这个有效的机制,既需要政府,也需要市场,还需要调动社会的力量。”世界银行中国局高级社会保护经济学家王德文认为,要建立政府和市场相互增进的机制,才能有效地解决目前遇到的问题。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强调,政府正在不断统筹和推进“党建+”和“互联网+”,必将成为资源统筹当中将各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和统筹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平台。“一方面,在社区机构、居家和家庭的衔接点,政府必须找到适合社区服务模式的新监管要求;另一方面,政府盯紧包括老年长期照护服务在内的社区公共服务这条线,以适应在社区生活的各个群体需求,两条线共同推进才能实现社区居家养老的良性发展。”李红兵解释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