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契机理顺就业结构,是平衡好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的必然要求
求职者主动出击、提升职业技能,相关企业抓住机遇、转型升级,一定能推动个人和企业实现更好发展,迎来美好未来
“营销员”居于短缺职业排行第一位,紧随其后的是“快递员”,“缝制机械装配调试工”“裁剪工”等5个职业成为新出现的短缺职业……不久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全国招聘求职100个短缺职业排行”,为就业市场提供了重要参考,也折射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带来的新变化、新特点。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就业和人力资源市场造成了一定冲击。一方面,部分劳动者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业难题依然存在;另一方面,不少用人单位招不到人、岗位虚席以待。造成供需不匹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疫情防控对人员流动的限制。而随着大量务工人员返岗,企业加快复工复产,以及一系列保民生、稳就业举措的落地实施,供需两端的情况均在逐步改善。短缺职业排行的及时发布,为劳动者求职和用人单位招聘提供了准确、有效的指引,有益于就业市场供需错位问题得到缓解。
新短缺职业的涌现,有助于促进就业、增加职业选择。对于求职者来说,密切关注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变化,选择较为短缺并且适合自身的职业进行准备,练就“金刚钻”之后自然可以揽得“瓷器活”。对于企业来说,要敏锐把握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经济社会各方面的新特点新趋势,积极拥抱新产业新业态。要看到,疫情对产业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些传统行业受冲击较大,但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为支撑的新产业新业态迅速“补位”、快速发展,使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不断培育出新的就业增长点。利用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契机理顺就业结构,是平衡好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的必然要求。
平衡好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需要用好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是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提高就业质量的重要举措。疫情防控中,人社部积极组织实施线上培训专项计划,推出覆盖100个以上职业(工种)的数字培训资源,实现实名注册线上培训超500万人次,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新产业新业态的快速发展,对劳动者岗位技能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加快调整劳动者队伍技能结构、进一步提升技能素养。因此,技能培训内容有必要适当向新兴的短缺职业倾斜,并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和企业生产的实际,进一步制定和完善职业培训标准。
正如国际劳工组织指出的,劳动世界的未来并不单单是高技能,中低技能的工作同样不可或缺。生产制造业领域、服务行业职业需求仍然偏紧,就体现了这一特点。“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统筹好新旧短缺职业的技能培训和管理保障工作,让各行各业员工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战胜疫情和经济转型升级之路才能走得更坚实。同时也要认识到,不管脑力活还是体力活,服务业还是制造业,空缺的职位总是为那些踏实奉献、爱岗敬业的人准备的。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无论是“六稳”工作还是“六保”任务,就业都摆在首位。面对新的短缺职业,求职者主动出击、提升职业技能,相关企业抓住机遇、转型升级,一定能推动个人和企业实现更好发展,迎来美好未来。
《 人民日报 》( 2020年05月07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