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新闻 >

泼向张文宏的“脏水”消解常识和真话

时间:2020-04-20 11:05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专访张文宏。新京报我们视频截图。张文宏是谁?一个专业的感染科医生,一个在疫情时期敢言和善言的人,一个在我们惯于沉默社会中的异类,一个在疫情

▲专访张文宏。新京报我们视频截图。

张文宏是谁?

一个专业的感染科医生,一个在疫情时期敢言和善言的人,一个在我们惯于沉默社会中的异类,一个在疫情中默默奉献而拙于言辞的成千上万医护专业人群的代言人。

他和在武汉讲出无数实话的钟南山,堪称疫情时期最“出圈”的两位权威专家。

在抗疫期间,张文宏的金句不断,成为疫情期间国人的一个信息窗口。他不讲豪言壮语,不曲阿于社会的偏见,赢得了人们的普遍尊重。

恰恰因为如此,我们在这个困难的时间中看到了希望,看到了专业,看到了在焦灼情绪中稳定心态的中流砥柱。

可是现在,连张文宏也摊上大事了。

一个社会的舆论清明应当基于常识与知识

在过去的一个月时间里,关于张文宏的负面信息不断地被“释放”出来,首先是他的收入问题,以他自己的名义披露的“年收入184万”的传闻,他开的车是豪车沃尔沃,以及现在,他说牛奶的营养价值高于粥,小孩要多喝牛奶和吃三明治,不许喝粥,这些都被一些舆论当做攻击张文宏的“把柄”。

这些对于张文宏的诋毁,放在一个正常的社会中会显得十分可笑。一个闻名于世的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就算他的年收入高于184万,也属于正常范围,更何况他的辟谣和解释都说明了他的收入远远到达不了这个数字;而牛奶的营养价值高于粥,这样一个基于基本的科学判断的言论,又如何能成为指控他崇洋媚外的证据。

▲张文宏讲座视频截图。

许多为张文宏辩护的文章中,试图为他去廓清覆盖在他身上的污蔑,无论是收入,还是牛奶。但一个问题是,这些“泼来的脏水”有什么必要去澄清?

一个社会的舆论清明,无非基于两个基本共识:常识与知识。常识是现代社会的共识。例如有病该吃药而不是烧香,牛奶和鸡蛋是有营养的,水平高的医生应该获得更高的收入。没有这些常识,那么这个社会就缺乏正常运作的基础,更谈不上进步的可能。

而知识是我们这个社会向着更加文明与富足的阶段发展的基石。例如建设好的公共卫生机制以防止和控制疫情的发生和发展,与国外的专家进行交流以提高和建设我们自己的医疗水平,引进先进的技术与设备以提升我们国民的健康医疗素质。

这一切原本都无需辩解,因为现代社会的发展与福利,都建设在尊重与奉行常识与知识的基石之上。

诋毁说真话的人,危及善意和良性表达

网络中一些诋毁与抹黑张文宏的声音,无非是我们这个社会舆论撕裂的表现,说明了我们这个社会中有一部分人,依然缺乏常识,贬低知识。他们惯于以落后的、过时的乃至恶意的言论,去贬低和打击常识与知识。

而当这样的舆论无法奏效的时候,他们就习惯性地采用了诋毁与攀扯的方法。譬如别有用心,譬如崇洋媚外。

▲微博截图。

在任何一个社会中,存在一些争议都是正常的。而往往因为有正常的争议、知识的辩论,社会对于整体福利与进益,在争议之中才能不断地呈现出多元化的面向,从而使事实更加清晰,知识更加普及。

对于张文宏的一些见解,自然是可以有不同意见的。但与张文宏自己的言论是建立在常识与知识的基础上一样,所有关于他的辩论,都同样应该站在常识与知识的基础之上。我相信张医生同样会不以为辱,反以为荣。

只是可惜,我们如今的舆论场所呈现出来的却远非如此的理性和建设性,而是常常以抹黑、打倒、搞臭一个人为目的。就是我们常常深恶痛绝的“对人不对事”。譬如一些人不与张医生争辩牛奶是否比粥更加有营养,而是指斥张医生崇洋媚外不爱国。

从批评张文宏的舆论脉络中不难发现,一些表达不是为了寻找共同福祉,而是寻找敌人;评论不是朝向共识,而是朝向分裂;批评不是为了进益,而是为了打倒某人。

现代社会的核心是多元化。改革开放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实事求是,利于公共福利,利于民族民生的言论和行为,成为这个国家共同进发的方向。

所幸,迄今为止,张文宏依旧能够按照他的专业与思想公正地表达,而无需理会这些荒唐的无稽之谈。然而我们却必须为此保持足够的警觉:当恶意与扭曲的造谣和诛心可以不被限制地泛滥的时候,三人成虎的舆论惯性终将会伤害整体社会的言论健康。

面对一些恶意诋毁,如果张医生被迫必须进行自证清白的时候,那就可能到了舆论的一个惊险时刻:纵容恶意和诛心的攻击,终将消灭掉所有的善意和良性的表达,从而只留下一种声音:攻击与抹黑。

在现代社会中,正常的表达从来都不是依赖清者自清,而是需要社会与公共秩序的建设。

□连清川(专栏作者)

编辑 胡博阳 实习生 张晓雨 校对 翟永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