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新一代中距空空导弹要成为一个“游戏改变者”,那么它必须有比现有型号更大的运动能力。这需要大幅增加两个关键参数:“F极”,即当导弹命中时,印度多用途作战飞机(MRCA)与其目标之间的距离;以及“不可逃逸区”,即导弹可发射的距离,且目标无论如何操纵,都无法逃逸。现有的中距导弹,如AIM-120、MICA或R-77/RVV-AE,都是采用单室双推力或者单级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作为动力,这类导弹的发动机工作时间较短,导弹末端的机动能力有限,最大射程都比较近。
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是一种吸气式动力装置,其利用大气中的氧气作为部分氧化剂,且推进剂中燃料的比例比固体火箭发动机中的更高,所以理论比冲远高于固体火箭发动机,而且可以实现续航级小推力、长时间工作,能够大幅度增加导弹的射程。流星导弹采用无喷管助推器、高能含硼富燃料推进剂、燃气流量调节的高性能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
流星导弹采用双向数据链,因此飞行员可以导弹飞行途中重新选择目标。飞行员还可以实时看到流星的燃料燃烧率、运动能量和跟踪状态。这对于快速决定是否向目标发射另一枚导弹,或者在目标被正确跟踪或导弹已经最终锁定目标时脱离至关重要。流星将能够得到这些关键信息中继修正,不仅从发射它的MRCA,而且从“第三方”来源。这些系统可以包括其他MRCA、机载预警与控制(AEW&C)平台、陆海雷达和电子监视系统,它们通过数据链路向MRCA发射的导弹提供自己的态势感知数据。
尽管上述原因正是印度空军(IAF)为其36架阵风多功能战斗机订购MBDA开发的流星导弹的原因,但这种采用冲压发动机的中距导弹的需求是2500枚。还有另一个问题:流星导弹应该与印度空军使用的所有类型的多功能战斗机的飞行电子设备兼容,这对系统集成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仍然有一个解决方案。
一方面,这包括在多功能战斗机上安装印度国产的任务计算机、存储管理系统和挂架接口航空电子设备(全部使用MIL-STD-1760标准),如“光辉”Mk.1、“光辉”Mk.1A、Su-30MKI和MiG-29UPG,而另一方面,流星导弹所采用的Ku波段主动导引头及其双向数据链路模块可以由印度提供的相应航空电子设备和传感器替代,这些设备和传感器已经在印度自主开发的Astra-1中距导弹上使用。这样,起源于俄罗斯和以色列的导引头就可以与流星导弹无缝集成,因为印度将首将航空电子设备、传感器与以色列和俄罗斯的导引头集成,然后将其提供给MBDA,以便安装在流星导弹上。
早在2016年,MBDA和印度国防研发组织(DRDO)就联合开展了这方面的工程研究,当时DRDO开始了自己的内部概念研究,以开发固体冲压发动机(SFDR)为动力的中距导弹。随后发现,一个适当修改的流星中距导弹包含DRDO开发的航空电子设备确实有可能与俄罗斯/以色列提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导引头一起开发和集成,同时不违反提供外国原始设备制造商的知识产权。事实上,MBDA已经在为日本进行类似的重组计划,2014年,英国第一次开始与日本进行探索性会谈,探讨搭载有源相控阵Ka波段毫米波导引头的流星中距导弹的前景,该导引头是由三菱电气公司(MELCO)在前十年为自主研发的AAM-4B(99型)导弹研制的。随后,2017年1月,关于联合新型空空导弹(JNAAM)可行性的合作研究项目开始。如果一切顺利,该型中距导弹将在2023年开始飞行测试。
印度也于2016年开始研发用于远程地空导弹和固体冲压发动机的Astra-2 中距导弹的采用有源相控阵的X波段和Ku波段主动雷达导引头,目前正在开发Ka波段后继型号,也将兼容流星导弹。Ka波段导引头带有一个有源相控阵天线(作用距离20km)和一个次级X波段无源信道,将取代现有的Ku波段导引头(作用距离6km),并提供更高的分辨率和抗干扰能力。这样的搜索雷达可以毫不费力地同时在多个频率上工作,这使得他们不仅能更好地找到目标,而且更难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