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军迷朋友都有个疑惑,公路机动发射和铁路机动发射都要明显优越于传统的固定发射井发射,那当今军事强国,为什么还要大规模的保留固定发射井呢?
从生存概率来讲,导弹发射井确实要逊色公路机动发射和铁路机动发射很多,有一种数据,在敌方第一波核攻击下,导弹发射井的存活下来的概率只有5%,因为发射井是固定不变的,无论如何伪装,也难以挣脱天上卫星的抓拍。导弹发射井是个大工程,美国一个导弹发射井的井盖就是750吨重,导弹发射井的建设的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以及各种建材,不仅如此,填装导弹、大检修的时候都需要用到大型设备,这时天上的卫星都看得一清二楚。而现代战争,一旦被发现,就意味着被摧毁。图片中的巨大弹坑,是美国核武器实验时,在内华达州试验场上留下到的大大小小的伤疤,一枚10.4万吨当量的核弹头在地面爆炸,可以炸出一个直径390米,深82 米到大坑,这样的大坑,可以完完全全将导弹发射井挖出来。也正因为此,军事强国才会改固定发射,变成移动发射,俄罗斯的死亡列车,以及我们的东风41导弹发射车,都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洲际导弹的技术进步一直没有停止,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洲际导弹的精度还是以公里为单位,那时导弹发射井的存活概率还很高,但是精度到达100米级别后,发射井的命运就直转而下了。核弹爆炸时释放出来的能量呈现球形扩散,按照球的体积公式4πr3/3计算,精度提高一倍,杀伤力可以提高原来的八倍。美国的三叉戟潜射洲际导弹,据说最高可以达到90米圆周概率误差,如果搭载搭载多弹头的花,单枚核弹的爆炸当量是47.5 万吨。中俄的洲际导弹,差不多也能达到这个精度,都在100米的精度左右,如果换成核钻地弹的话,超深导弹发射井也很难存活。
中国有句古话,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矛必有盾,洲际导弹在不停的进步,导弹发射井也没有闲着。发射井挖的深,固然可以提高存活率,但这种方法很笨拙。阿三以及其他弱小的有核国家可能还在走这条路线,联合国五大流氓(特别是前三大流氓),走得却是技术路线。2002年,一个25岁,名叫吴飚的小伙子,发明了超级水泥,其强度是钢的8倍,是普通水泥的25倍,常规弹头打在超级水泥上会直接弹飞。超级水泥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导弹发射井的生命力,使得不需要深挖,也可以大大发射井的防护力,而且还大大降低了导弹发射井的成本。
冷战时期,为了保护本国的核武器不被摧毁,美国提出了一个非常奇葩的密集症布署理论。其原理依据是:核弹头之间的毁伤半径远大于对发射井的毁伤半径。这种方式的理由是,要摧毁密集部署的发射井,必须安排与部署密度相对应的多弹头攻击。而先到达引爆的核弹,会使后续的核弹产生偏差,其核效应产生的射线和电磁脉冲有可能破坏后续核弹的电子设备或核材料,甚至可能使后续的弹头失效进而不能引爆成为哑弹。而布署导弹发射井时只要保证两个导弹发射井的距离大于600 米就行,因为工程师们计算过,即便一枚大当量核弹头,也很难跨越600米,同时摧毁两个导弹发射井。这种密集部署的理论无法证实是否科学,很多工程师和科学家也都持怀疑态度,最后还是下马了。
与海基洲际导弹,公路洲际导弹,铁路洲际导弹相比,导弹发射井也有它的先天优势。首先就是门槛低,陈本低,技术可靠。别看导弹发射井的井盖几百吨重,井体防护层五六米厚,另外底座还要建设在特质的弹簧上……,其成本却要小于公路机动发射车和铁路机动发射车,更别提战略核潜艇搭载的洲际导弹了。而且导弹发射井可以发射重型洲际导弹,比如俄罗斯著名的萨尔马特洲际导弹,体格巨大,弹重超过150吨,不仅空基和海基无法发射这么重的导弹,就连公路机动和铁路机动发射车也无法发射这么重的导弹,为什么呢?桥梁无法承受这么重的发射车,而且这么长、这么粗的导弹,隧道和窄路是无法转弯和掉头的。而导弹发射井却没有体积和重量的限制,发射井一枚重型洲际导弹的核当量,抵得过好多枚移动发射的洲际导弹的核当量。
在我看来,导弹发射井能够保留至今的最主要原因并不是上述这些。上文不是说导弹发射井的存活率5%吗?那我再挖19个假的导弹发射井,那存活率不就是100%了吗?而且这些假的导弹发射井都是高仿的,甚至这些发射井本来就是真的,只不过把核弹头换成常规弹头而已,战时又可以重新装上核弹头,又或者把这些高仿的导弹发射井另做其他军事用途。总之一句话,20个导弹发射井里面有假有真,每一个发射井时不时还发出红外信号和电磁信号,时不时有工程车进行检修,就算间谍站在发射井旁边,也分辨不了发射井的真假。
除了高仿外,还可以做更多的低仿的导弹发射井——金属充气气球。比如2020年,叙利亚就从广州买了很多金属充气气球做得S400导弹发射车、坦克,欺骗土耳其对其进行轰炸。虽然说是低仿,但是100米之外肉眼根本分辨不清真假,当这些低仿目标旁边有几棵树,半遮半掩,就更加区分不了了。
针对这些高仿和低仿的发射井,敌人怎么办呢?只能用核弹头进行摧毁,而假发射井实在是太多,即便把核导弹全部打光,也不可能完全摧毁得了。
个人原创,转发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