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装备机枪的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经过鸦片战争的教训,清王朝也认识到清军武器装备与西方列强存在巨大差距,以李鸿章、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力主“师夷长技以制夷”,大量购买西方武器,除了大家熟知的北洋水师铁甲舰,还有很多轻重武器,在日后的中法战争、甲午战争中,这些武器虽然没有扭转战局,但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以至于有人慨叹清军是“一流的装备,三流的军队”。
这些武器中意义最为重大的当属机枪。清朝最先引进的是加特林手摇机枪。这种机枪是由美国医生理查·加特林在南北战争期间(1861年)设计的,北方本杰明·巴特勒购买了这种机枪,在随后的(1864年)弗吉尼亚“七日会战”中,攻占彼得斯堡的北方军凭借12挺加特林机枪和1.2万发子弹,大败南军,为攻占南方大本营历史满铺平了道路。这种武器立刻引起各方关注,战后的1866年,美国陆军正式列装加特林机枪,服役长达40年。
加特林机枪的设计灵感源于左轮手枪转膛发射的原理,枪身有一个漏斗形钢制供弹转轮,将子弹放入漏斗内,只要摇动手柄,各枪管就可以依次完成装弹、射击、退弹等动作。加特林机枪问世之初,射速已达200发/分,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栓动步枪。1884年,金陵机器制造局开始仿制10管加特林机枪,这是中国最早装备的连发武器;与之同时引进的还有诺登飞多管排列机枪(四门神机连珠炮),与加特林机枪相比,其作用和地位就逊色多了。加特林机枪在中国又被称为格林快炮,与美国的车轮枪架不同,中国人创造性地将其安装在独轮车上,既便于在崎岖道路推行,又解决了该枪重达120公斤,运输不便的难题。
左宗棠深知加特林机枪的重要性,带枪西征并要求甘肃制造局专门为其提供技术保障。1877年3月,左宗棠与阿古柏在吐鲁番展开决战,在加特林扫射和湘军猛攻之下,阿古柏兵败自杀。当时,金陵机器制造局的加特林机枪产量并不高,一年也就16挺,但在甲午战争的关键战斗中,时常出现它的身影,旅顺黄金山炮台上就有4挺加特林,曾迟滞日军进攻5个小时;牛庄(鞍山附近)战役中,日军久攻破城后,清军将士依然在街上构筑堡垒,使用加特林机枪和步枪展开巷战,伤亡2000多人;平壤战役中,船桥里、玄武门战斗中,加特林机枪都曾重创日军,弥补了人数劣势。早期加特林机枪靠摇动机枪上的手柄控制子弹发射,但随着敌人逼近,射手很难控制节奏,往往会因为转动手柄过快、机枪过热导致卡壳或炸膛。
到了20世纪初,笨重、可靠性差的手摇式机枪已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马克沁机枪。马克沁机枪发明于1883年,是一款划时代的武器装备,得名于发明者海勒姆·马克沁,它是一种火药驱动、弹带供弹、可连续自动射击的水冷重机枪。1884年,马克沁在伦敦举行新枪发布会,李鸿章作为清廷代表出席,马克沁亲自操枪,在半分钟内射出了300发子弹,各国代表惊得目瞪口呆。李鸿章看到了马克沁机枪的巨大威力,也认为此枪射速过高、子弹太贵,加之可调用资金有限,只订购了1挺带回国内。4年后(1988年),金陵制造局仿制了马克沁机枪,绰号“赛电枪”。此枪并未批量生产,也未装备部队,几挺样枪被存进了仓库;到了1896年,别说“赛电枪”,十门连珠格林炮、四门神机连珠炮也停产,开始制造清廷钟爱的抬枪及磅子快炮。
说到这里,小编还要插一句,清军装备的不仅有重机枪,还有轻机枪--丹麦麦德森机枪。这是世界上第一种实用的轻机枪,也是清朝生产的最后一种机枪。清朝在1908年进口了上千挺,随后加以仿制,广东制造军械总厂仿制的麦德森机枪被称为“轻机快炮”。麦德森机枪可以竞争世界上服役时间最长的机枪,目前还有南美警察使用这种“爷爷枪”。马克沁机枪发明后,被许多西方军事专家认为是对弹药的极大浪费,并未大量装备,只是在殖民地战场发光发热。1893年英国在非洲与苏鲁士人的战斗中,一支50人的小部队凭借4挺马克沁重机枪,打退了5000余名苏鲁士士兵的进攻,苏鲁士士兵的伤亡率高达75%,其中四分之三是马克沁机枪造成的。真正让西方世界认识到新式重机枪威力与作用的战争发生在1904年,坐标中国东北。
历史上第一场机枪对决就发生在中国 | 坐标东北,交战方却没有中国1904年到1905年间,日本与沙俄为争夺朝鲜半岛和辽东半岛的控制权,在中国东北进行了一场帝国主义列强之间战争,史称“日俄战争”。1904年5月26日,日本第二集团军向金州发动进攻,沙俄军队使用马克沁重机枪疯狂扫射,当天日军伤亡4000多人;旅顺会战中,俄军依托多年苦心经营的坚固防线,搭配经俄军改良的马克沁机枪,让日本第三军付出了伤亡59304人的巨大代价,包括指挥官乃木希典中将的两个儿子。随后的黑沟台会战中,被俄军包围的日军骑兵旅团及时改变战术,大规模使用机枪,将哥萨克骑兵打的尸横遍野,日军使用的就是霍奇基斯气冷式机枪。日俄战争中,激烈的重机枪对射是此次战争的亮点,也让让西方军事家重新审视了这种武器的重要作用,这场战争也被人称为马克沁与霍奇基斯的战争。
霍奇基斯M1914重机枪,又译哈奇开斯M1914重机枪,全枪长1.39米,空枪重24.4公斤,连三脚架重46.8公斤,发射8×50毫米勒贝尔步枪子弹,由24发保弹板或250发铰接式弹链供弹。1914年批量生产,到1920年时停产,共制造65000余挺。1930年,中国政府开始进口该枪,并要求改用7.92 x 57毫米毛瑟步枪子弹。到1935时,已经进口了1192挺,除购买原厂法国货外,中国兵工厂也开始仿制。抗战爆发后,中国政府又增订了1300 挺,但迫于日本外交压力,法国只按约定交付了300挺。根据统计,抗战时中国军队总装备了2792挺哈奇开斯M1914重机枪。
马克沁与霍奇基斯 | 跨越四十年的较量马克沁与霍奇基斯机枪是20世纪早期水冷、气冷(风冷)机枪的典型代表。由于机枪射击时,枪管要持续承受3000度的高温,马克沁给枪管加装了一个装水的金属套筒来进行冷却,这就是水冷散热。霍奇基斯机枪采用气冷散热也是迫不得已。19世纪末,马克沁机枪的系列巡展在欧洲掀起自动武器研发热潮,其他企业在研制重机枪时,必须绕开马克沁申请的一些专利,包括水冷散热。法国霍奇基斯军械制造公司另辟蹊径,推出了第一挺气冷机枪,从而避免了侵权和法律纠纷。
霍奇基斯机枪枪管外加有散热片,增加枪管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加快散热;虽然射速慢一些,配合弹板供弹,也能满足需要。水冷式机枪射击时散热较快,枪管温度不是太高,对枪管的要求不算苛刻,对于(抗战前后)中国这种不能生产高强度合金钢的国家来讲,生产更为方便,但因为水冷散热设备的存在,使用起来不如气冷机枪方便。
在李鸿章心动没有行动的时候,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也观看了马克沁表演,他称赞马克沁“这才是真正的枪”,随即自掏腰包为德国近卫步兵团购置了最初一批马克沁重机枪。1908年,德国军工部开始对马克沁重机枪进行改进,推出了著名的MG08式马克沁重机枪。一战中,参战各方都大量装备机枪,机枪的地位空前提高。1916年7月,在索姆河战役中,德国人凭借每百米一挺MG08机枪形成的交叉火力网,短短6个小时就给联军造成6万名伤亡。在凡尔登战役中,法军的一个机枪阵地被德军包围,阵地上只有2挺霍奇基斯机枪,在随后的10天内,每挺机枪都长时间喷吐火舌,每挺机枪都发射了超过7.5万发子弹,援军到来时,两挺机枪仍然能继续射击。两场战役,双方伤亡总数超过200万人,机枪的使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血腥气息。
师承法军的日本人,始终是霍奇基斯机枪的拥趸,日俄战争就大量使用,之后仿制了38式重机枪,抗日战争时期,38式机枪已逐步退出日军一线部队,但侵华日军大量使用的大正3年式与92式重机枪同样源于霍奇基斯。在抗日战场上,中日短兵相接,延续着马克沁与霍奇基斯(指92式样)的较量。
民24式重机枪 | 抗战中流砥柱金陵制造局(民国期间名叫金陵兵工厂)与马克沁的缘分并未结束。1935年,金陵兵工厂开始仿制德国马克沁MG08式重机枪,并将其命名为民24式重机枪。民24式重机枪是当时世界范围内最优秀的仿制型号,质量精湛、可靠性高。抗战期间,金陵兵工厂迁往西南,改称兵工署第二十一兵工厂,该厂共生产民24式重机枪18068挺、捷克式轻机枪10151挺、82迫击炮(另一拳头产品)7611门、82迫击炮弹321万颗、步枪29.33万支,轻武器的产量占战时全国产量的一半。对于缺少重火力的抗日军队,民24式重机枪堪称中流砥柱,往往是重机枪还在响,阵地就在,重机枪声停止,阵地也就危险了。正是因为重机枪的巨大威胁,日军还设计了战术,使用92式步兵炮、掷弹筒,专门针对中国守军机枪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