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美国作家鲍勃·格林所说:“蒂贝茨深刻地改变了全世界。只要人类还存在,他的所作所为就将成为我们永恒探讨的话题。”
日本,意为“日出之国”,位于东亚,属于发达国家,如今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国家。“日本”这一国名开始于公元7世纪,在中国《新唐书》中曾记载:“咸亨元年(670年),遣使贺平高丽。后稍习夏音,恶倭名,更号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所出,以为名。”隋唐时期,随着使者出使隋唐,中国文化逐渐被日本人熟知,因此对“倭”一字越来越厌恶,因为地理位置接近日出之处,因此改国名为“日本”。日本在历史上也有扶桑、东瀛等别称。
日本自派遣使者出使隋唐后,中国文化大量传入日本,日本借鉴汉字,创造出了假名,因此日本正式开始了使用文字记载语言的历史。在日本诸多历史时代中,变化最大的就是明治维新时代,通过明治天皇的励精图治,日本发现日新月异的变化,其军事、经济、交通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的野心也慢慢显现出来,开始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
日本与美国的恩怨
自从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后,野心越发明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德国、意大利等法西斯国家展开了全球规模的战争,不仅盯上了中国,还盯上了美国。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轰炸了珍珠港的战舰和军事目标,在这场偷袭中,大约有2400名美国人丧生、1250人受伤,美国4艘战列舰和2艘驱逐舰被炸毁,建筑、船只、飞机等更是不计其数,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之后两国开战,著名的太平洋战争就此爆发。此战持续了近4年时间,参与国家多达37个,涉及人口达15亿,美军阵亡约12万人,损失更是难以估计。
美国为了战胜日本,使用了“跳岛战术”,以这种作战方式一路节节胜利,但是日本依然负隅顽抗,美国为了保护盟军官兵的生命,迫使日本投降,美国高层领导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是用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方法——向日本投放原子弹。
1945年8月6日早晨,在日本本州岛西部港口城市广岛,美国空军轰炸机在广岛投掷核武器“小男孩”。这次核爆炸给日本广岛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被核爆直接炸死的人数约7万,至1945年,因受烧伤、辐射等疾病影响死亡人数约9万至14万,至1950年,因辐射患癌及其他并发症死亡人数约20万。
本以为此次广岛核爆炸能迫使日本投降,但是日本依旧顽固不化,甚至认为美国只有一颗原子弹,美国迫于无奈,向日本投放了第二颗原子弹“胖子”。8月9日,美军轰炸机又载着原子弹“胖子”飞向日本长崎,这次核爆炸造成了近4万人直接死亡,约25000受伤,7000多平方米的建筑夷为平地。在美国投掷两颗原子弹后,日本天皇于1945年8月15日,向全日本广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二战就此结束。
保罗·蒂贝茨
因为向日本投掷原子弹属于高级机密,美国为了保证隐秘性,因此派遣了一位叫做保罗·蒂贝茨的飞行员作为本次行动的负责人。
保罗·蒂贝茨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的一个商人家庭,长大后进入盖恩斯维尔的佛罗里达大学学习,于1937年,蒂贝茨在加入美国陆军航空兵,并成为了当时最优秀的飞行员,后来驾驶轰炸机携原子弹轰炸日本广岛。
日本投降多年后,将原子弹的投放者保罗·蒂贝茨告上法庭,并要求蒂贝茨向日本人民,特别是丧生者及家属道歉,但是蒂贝茨拒绝了,并在法庭上开始了一段原子弹下无怨魂的演讲。
“我知道自己所扔下的那颗原子弹杀掉了很多人,但同时也拯救了很多人,所以我和我的同事只痛恨战争,却从来不为1945年8月6日上午8时15分干的那件事后悔。 ”
我知道那会造成很多人死亡,但为尽快结束杀戮,这(轰炸)是我能做到的最好的事。这个想法成为我的动力来源。”
“我没有一点愧疚,并且我睡得很香,我看过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我并不觉得自己的行为要比侵华日军,用刺刀从孕妇的肚子里挑出孩子残忍,日本民众总是一味的去强调自己遭受原子弹轰炸,却不想想为什么会挨原子弹,如果他们不发动战争,有几千万人将不会失去。”
确实,如果没有那两颗原子弹,二战仍会持续,将会有数不胜数的人奔赴战场,无数人因此死去,保罗·蒂贝茨此后表示:如果想要他道歉,日本必须先向中国人道歉。
保罗·蒂贝茨,在2007年11月1日在哥伦布逝世,享年92岁。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此文于今日头条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