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军事新闻 >

避军舰、躲飞机、战巨浪!二战美国麦克阿瑟上

时间:2020-02-06 16:26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提起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喜欢历史和烟斗的朋友都很熟悉。这位美国陆军五星上将总喜欢叼着玉米芯烟斗,戴着太阳镜和金光闪闪的陆军元帅帽,摆出一幅拉

提起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喜欢历史和烟斗的朋友都很熟悉。这位美国陆军五星上将总喜欢叼着玉米芯烟斗,戴着太阳镜和金光闪闪的陆军元帅帽,摆出一幅拉风造型,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他是美国历史上9位五星上将之一,颇具传奇色彩。他个性张扬、喜欢炫耀受到不少批评,但赫赫战功和无数荣誉也证实了强大实力和坚强意志。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他出生于军人世家,父亲小亚瑟·麦克阿瑟是陆军中将,担任过美国海外殖民地菲律宾的总督。1903年,麦克阿瑟以98.14分的最高成绩从西点军校毕业,成为该校创立以来最优秀的毕业生。

毕业后他先在工程兵团服役,后随其父到菲律宾,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五进五出,菲律宾是他腾飞的宝地,也是他遭遇滑铁卢的地方。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在号称“彩虹师”的第42步兵师担任旅长、师长,因作战勇敢获得一大堆荣誉勋章。如果说他初期还受父亲关照,那这些荣誉可是靠自己挣来的。

战后,他成为西点军校最年轻的校长,1930年又成为最年轻的陆军参谋长。时值世界经济危机处处萧条,他跟国会死缠烂打,硬是一点点抠出军费,为陆军保留了一支结构完整的军队,立下汗马功劳。

1935年他因政见不同受到攻击,黯然卸任。恰逢老友菲律宾总统曼努埃尔·路易斯·奎松邀请他当顾问,帮助拟定国防、组建军队。他欣然前往,后来又出任菲律宾陆军元帅。

太平洋战争委员会,最右为奎松

麦克阿瑟擅长演讲,喜欢和新闻媒体沟通,文字精炼深刻,留下了很多警世名言,如“老兵不死,只是慢慢凋零”,“只有不怕死才能活着”等等。

这么得意的人,也受过重大打击:一次是二战初期,被迫千里逃亡;另一次是CX战场,一世英名付诸流水。不过人生没有完美,能活到这份上也值了。

1941年日本称霸野心昭然若揭,战争一触即发。美国急召麦克阿瑟回现役,任远东陆军司令,指挥美菲联军。

经多年建设,菲律宾国防体系已初具规模,有十多万陆军,还修建了大量防御工事。因曾是美国殖民地,所以还有一部分美国陆军、远东航空队和亚洲舰队驻扎在这里。面对威胁麦克阿瑟夸下海口,要让日本付出50万人、50亿美元、3年时间也上不了岛。

这牛吹大了。

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第二天,轰炸机就直扑而来。美国本土已通知远东司令部提高戒备,麦克阿瑟也做了相应部署:让战斗机升空警戒,计划派B-17抢先轰炸日军基地。

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倒霉时喝口凉水都塞牙。日军战机因大雾推迟数小时起飞,到机场时美军飞机恰好落地加油。

于是日本第一波攻击就摧毁半数飞机,仅克拉克空军基地就有104架战斗机和轰炸机被毁,还轰炸了亚洲舰队总部,几乎是珍珠港事件重演。2天后美菲联军海空优势尽失,前途凶险。

12月8日,日军本间雅晴中将率十四军在吕宋岛北部多点登陆,22日又在仁牙因湾大规模登岛。

本间雅晴早年留学英国,喜欢作诗绘画,绰号“诗人将军”,这一点倒与文采飞扬的麦克阿瑟颇有缘份。不过人家仗打得顺风顺水,很快突破联军防线,急速向马尼拉扑来。

日军登陆

麦克阿瑟知道滩头防卫计划失败,无奈启动了“橙色-3”计划:宣布马尼拉不设防,军队退守巴丹半岛,司令部撤到科雷吉多尔岛上。准备依托复杂地形和岛上的坚固工事坚守6个月,等待太平洋舰队完成动员后增援。

著名的“德拉姆”海上要塞就在这里,其混凝土层厚达7.6-11米,堪称永不沉没的“水泥战舰”。现在成了旅游景点。

“德拉姆”海上要塞

麦克阿瑟多次发表讲话,要与巴丹半岛共存亡。士兵们受到鼓舞,也浴血奋战不计生死。

但这不是罗斯福总统想要的结果,麦克阿瑟在国内被宣传为盟军抵抗日军的象征,精神意义非凡。日军一直高叫着要抓住绞死他。若真被俘或死亡,将对国内士气造成重大打击。

罗斯福统筹全局,决定将麦克阿瑟调到澳大利亚,担任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总司令,指挥美澳联军。

麦克阿瑟当然不愿意,因为这很丢脸。在总部多次催促下,才决定开始一段惊心动魄的逃亡,直面人生低谷。

撤离日期定在1942年3月15号,乘潜艇或水面舰艇到棉兰老岛德尔蒙特机场,再乘B-17远程轰炸机到澳大利亚。

撤退路线

3月10日,电台突然收到麦克阿瑟到澳大利亚任职的美国广播,司令部推断日军一定也收到了相同信息。且海上侦查显示,日本海军在苏比克湾的巡逻力量明显加强,驱逐舰也向南移动。陆军加紧从南北两向夹击,若棉兰老岛被占,麦克阿瑟将成瓮中之鳖,再难撤离。

于是麦克阿瑟决定提前行动,3月11日晚上22人乘4艘鱼雷艇(PT-32/34/35/41)离开。

PT鱼雷巡逻艇排水量很小,最大才300吨,被称为“蚊子舰队”,日军称“恶魔艇”。以前麦克阿瑟发现菲律宾沿海水浅、航道复杂,很适合这种灵活小艇作战,曾积极建议海军部署,此时派上了大用场。

PT-32鱼雷巡逻艇

4艘艇此时的状态都不太好,发动机在战斗中磨损严重,缺少良好检修也没有替换零件,只能以半速运转,最高航速也降到30节。

从马尼拉湾到棉兰老岛的近1000公里海路上处处危险,要像穿越火线那样从敌人眼皮子底下溜过去。能不能到达,除了实力还需要运气。

巴尔克利上尉率领PT-41艇在科雷吉多尔岛北码头迎接麦克阿瑟一家和几位将军,其他人则乘快艇到巴丹半岛换乘。这些人日后成为西南太平洋盟军总司令部的核心,被称为“巴丹帮”,是麦克阿瑟的坚定追随者。

临行前,麦克阿瑟与相处多年的乔纳森·温莱特少将默然相对,满肚子的话无法表达。他说:我走后由你接替指挥,我一到澳洲就会用全部的心智、权力和影响争取反攻。你要全力坚守等我回来,我会升你为中将。

乔纳森·温莱特少将

面对这烂摊子,温莱特少将的压力可想而知,但他仍坚定的说:只要军队在,我就会在这里。

PT-41艇很快启航,与其他3艘艇会合后疾驰而去。马尼拉湾风大浪大,鱼雷艇剧烈颠簸,麦克阿瑟夫人和孩子晕船呕吐起来。只有他立在船头陷入沉思:曾统率数十万大军,如今只身逃离战场,怎会如此惨败?

远处泛起亮光,大家的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如果是日军驱逐舰那就危险了。PT-32艇长将甲板备用燃油桶扔下海,提高速度向前冲去,掩护其余艇撤离。幸好只是一团鱼群的鳞光,虚惊一场。

第二天一早大家走散了,PT-41艇在塔加延岛附近海湾中躲藏起来。白天不敢随意航行,要穿越日军驱逐舰和巡逻飞机封锁的海域谈何容易。

但行程已比预定时间晚了2小时,日军轰炸机威胁下B-17飞机无法等待。大家将目光转向麦克阿瑟,静静的等他抉择。下午2点半,麦克阿瑟终于决定冒着全军覆没的危险出发。

日军驱逐舰

刚走没多久,他们就遇到一艘日军驱逐舰。好在两船相距较远,日军也没想到美军敢大白天航行,更不知道船上有一堆将军,其中一个还是麦克阿瑟。他们对这艘渔船大小的小艇没放在眼里,以为是渔船就相向而过了。

黄昏时分又遇到一艘驱逐舰,对方再次错身而过,麦克阿瑟的运气真不错。两位日军舰长也一定会悔青肠子,这么大的功勋就这样白白溜走了。

3月13日凌晨6点多,经过35小时、近千公里惊险航行,一行人终于到达棉兰老岛。莫尔斯上校在码头上焦急等待,其他艇也随后到达。

麦克阿瑟对鱼雷艇中队非常感激,他对巴尔克利说:我要向全队每一位军官和士兵颁发银星勋章,以表彰你们的勇敢。你们把我从鬼门关里救出来,我不会忘记的。

巴尔克利驾驶鱼雷艇

他没有食言。1942年4月日军占领宿务市,鱼雷艇中队无法补充鱼雷失去作用。麦克阿瑟给他们优先撤离权,巴尔克利先乘飞机离开,其他官兵也陆续撤离,避免了被俘命运。

这边驻澳美军司令乔治 • 布雷特中将正为飞机发愁。华盛顿让他用“状态最好的飞机,最有经验的飞行员”将麦克阿瑟安全接到澳大利亚。

但布雷特手中的 B-17轰炸机在战争中受损严重,他找到驻澳海军司令赫伯特·利瑞中将,希望从海军新到的12架B-17E中借用一些,不料被一口拒绝。

布雷特只能派4架破飞机前去,结果2架因引擎故障返航,1架漏油迫降在海上,只有1架到达。这架B-17刹车损坏、增压器也有故障,机场哪敢使用,最终又飞了回来。

B-17远程轰炸机

麦克阿瑟到了,却没有飞机。他心中很是不满,向马歇尔参谋长咆哮了一顿。抱怨很有效,布雷特再次借飞机时利瑞痛快的答应了。官大一级压死人哦~

16日晚上两架B-17到达,17日凌晨1点半,麦克阿瑟一行人登机起飞。高空很冷,每个人只有一条毛毯御寒——为了带走所有人,大部分行李只能丢在机场。

其实行李本来也不多,乘船时每人行李就不能超过16公斤,现在更少了。麦克阿瑟没行李,他连刮胡刀都没有带。夫人琼妮也只带了一个小皮箱,里面有几件换洗衣服。

飞机小心翼翼的绕过日军空域,接近达尔文港时听说日军在空袭,于是改降巴克勒机场。两架 DC-3运输机会将他们直送墨尔本。

然而琼妮经过惊魂飞行后再也不敢坐飞机了,想乘车到火车站。澳洲地广人稀,离这里最近的艾丽斯斯普林斯火车站也在1600公里之外。

琼妮·麦克阿瑟

情况紧急,下属莫豪斯劝道:亚瑟(麦克阿瑟的儿子)晕船晕机在打点滴,再乘车长途穿越沙漠对身体很不利。琼妮被说服,同意乘飞机去艾丽斯斯普林斯。

DC-3飞得很稳,舱内环境也不错,琼妮的恐惧总算降低了些。到火车站后他们乘专列前往墨尔本。

麦克阿瑟受到了热烈欢迎,被当成从火线回归的英雄,他在火车上就想好了发言稿。3月20日,途经特劳伊火车站时他发表了著名演讲,他情绪激昂的说:我脱险了,我会再回来的!(I came through and I shall return)

3月21日火车抵达墨尔本,撤离行动圆满结束,麦克阿瑟满血复活!

日本人知道后气得直跺脚,大骂麦克阿瑟是胆小鬼,送他个外号“麦跑跑”,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也称他“逃亡将军”。而马歇尔上将认为,解决此问题的最好办法是授予麦克阿瑟荣誉勋章。

虽然一路艰辛,虽然受人嘲笑,但他们比留下的温莱特少将和9万美菲联军幸运多了。他们奋战到5月6日,弹尽粮绝后向日军投降,开始了被称为“远东三大暴行”之一的巴丹死亡行军。超过4万人在饥饿和惨无人道的折磨中死亡……

巴丹死亡行军

1946年,盟军菲律宾战区军事法庭判处战犯山下奉文和本间雅晴死刑,为死去的亡灵报仇。

重返菲律宾成了麦克阿瑟念念不忘的心愿,凡是进攻菲律宾的计划他都大力支持。他跟海军较劲、跟尼米兹斗法,凭借广泛的人脉、深厚的背景和执着的坚持,终于说服罗斯福总统同意反攻菲律宾。

1944年9月,菲律宾战役打响,10月莱特岛登陆。麦克阿瑟激动万分,冒着敌人炮火涉水登上滩头,一下船就仰天高呼:感谢上帝,我回来了!

麦克阿瑟重返吕宋岛

虽然他个性张扬爱炫耀,但也确实是一个热血军人,对胜利和荣誉极度渴望。和风漫谈原创,禁止抄袭。

美军步步紧逼,日军节节败退,三下奉文很快被赶到热带丛林里。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麦克阿瑟在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主持投降仪式。被俘3年多的温赖特将军也被邀请到现场观看。

从战俘营出来的温莱特(右)

麦克阿瑟满怀歉意的看着老部下,亲手将签字笔赠与他,补偿他在战俘营中所受的苦难。后来麦克阿瑟担任驻日盟军总司令,对日本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和社会改造。

这段千里逃亡生涯成为他人生传奇中精彩一页,伴着他打败法西斯,从低谷重回巅峰。直到他遇到另一个更强大的对手再次折翼,那就是后话了。

和风漫谈原创文字,欢迎关注。图片来自网络,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