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树清风 三剑客
题图/范宏
他们的过去,是否会成为你的未来……
"
位置坐标:东部沿海某县级市
当地人均月收入:约5700元/月
本文主人公:
1.老张,44岁,技术九级,2015年自主;
2.老杜,40岁,正营,2017年自主;
3.老李,39岁,副团,2016年自主。
"
坦率地说,在接触过一些战友之后,我的体会是——
选择自主择业的人都有一颗渴望飞翔的心!
这颗心,也许是早已厌倦了循规蹈矩,希望让人生多一些挑战多一些新奇;也许是早已有了自己属意的方向,渴望自主择业后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下文中将要提到的老张、老杜和老李,之所以选择自主择业,除了内心深处隐隐闪现的逃离体制的快感外,最主要的是工资收入问题。由于是小县城,当地的平均收入只有五千多块钱,比起退役金来有不小的差距。
但是,40岁左右的年纪,不能老在家当宅男吧,于是乎,他们三位走上了“择业”的道路。
01
“自主”的老张终究还是没能“择业”
初次见到老张,我确实被他的长相欺骗了:个头不高,敦敦实实的身材,黑红脸庞,眼袋老高,穿着圆领汗衫、过膝短裤,猛一看就是一个不修边幅的农村老大爷。若不是有朋友介绍,我根本没料到他才44岁。老张性格内向,一般不开口说话,但是说到自主后的择业问题,老张还是打开了话匣子。
据老张讲,他2015年选择自主择业时,正赶上当地政府一个好政策的末班车:他们以及他们之前选择自主择业的部队转业干部,每月的住房补贴按个人工资全额的35%发放,所以老张尽管自主了,但每月的收入有一万多,老张相当满意。媳妇在一家事业单位上班,工作稳定,收入尚可,因此老张没急着找工作。他每天接送孩子,买菜做饭,等老婆上班、孩子上学后,他就一个人搞搞卫生、看看电视,有时候到街上转转,看看小城每天发生的变化;有段时间实在闲的无聊,他甚至到街上帮着环卫工人打扫卫生,一开始环卫工人以为他是环卫局新来的干部,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这样的日子转眼就过了两年,老张倒没觉得有啥不妥,他是个随遇而安的人。但是老张的岳父母和媳妇却颇有微词,说他严重脱离社会,时间长了会变彪的(彪:当地方言,傻的意思)。架不住多次劝说,老张从2018年初开始找工作。在部队时老张是军医,执业范围是外科,此时他的医师证还没有转到地方,但是老部队已经划转到北部战区某部,原来的战友同事在两年间也陆续转业了不少。等到老张办完层层审批手续拿到部队出具的医师证明时,已经是4月中旬了。
老张本想凭着医师证找份工作会非常简单,但是事与愿违。普通诊所不能开展外科手术,因此诊所不能去;公立医院或者上规模的民营医院门槛相当高,不是博士、硕士休想进。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小型民营医院,离家远不说,工资只给到一个月3000元,忙起来医生还要干护士的活,周末单休,而且每天要指纹考勤四次,生怕员工跑了似的。想到家人盼望自己就业的强烈愿望,老张只能忍了。但是,正所谓“庙小妖风大”,这家只有三四十个员工的医院派系林立,人际关系相当复杂。老张又是个天生内向的性格,拙嘴笨舌,不善表达,很自然被同科室的人划入了另册。仅仅因为写病历时出现过几次笔误,就被人反映到院长耳朵里。
“文化水平低”、“不懂和病人沟通”、“清高孤傲不合群”等等大帽子全都扣到老张头上。不到两个月,院长就找老张谈话,委婉地把他辞退了。
于是,老张又回到了两年前的样子。
02
老杜,不断尝试不断进步
老杜是一个危机意识很强的人。
他深知小县城的就业机会不多,想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并不容易。自己从校门到营门,根本没有进过社会的大门;而且一无背景二无门路,更没有充足的财力,自己创业根本不可取。为此,他在被通知转业的那一刻起就开始留心各类招聘网站。老杜在部队一直干政工,有一定的写作功底,因此一开始他把择业目标锁定在公司文员、办公室综合岗位等方面。老杜的目标很明确,这次择业绝不请熟人帮忙,干得好就干,干不好就接着换,一切凭本事,一切靠缘分,绝不能因为中间多出一层熟人关系给自己套上无谓的枷锁。工资不求多高,但要有双休,最好有固定年假,当然,如果工作时间再自由一些就更好了。
老杜从事的第一份工作是保险推销员。工作时间自由、有底薪,卖出保险后还有提成,似乎满足了老杜对新工作的所有想象。一周的封闭培训,公司包吃包住,回来后又是公司培训,每天上课、考试,虽然乏味但是对于当过兵的人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直到真正开始展业时,老杜才犯了难:他脸皮薄,不好意思向熟人推销保险,更不好意思向陌生人开口。所谓的底薪,也是推销出保险后才有,否则没有一分钱的底薪。就这样,三个月后以“零业绩”自动被保险公司解除了代理关系。
找第二份工作时老杜多了些理性,不再把“周末双休”、“有年休假”等作为硬性条件。随着一封封简历投上去,一个个电话打过去,他再次找到了一份公交公司党委办干事的工作。公交公司是当地硕果仅存的几家国企之一,党委办的工作老杜轻车熟路,公司老总对老杜也比较器重,一切似乎都非常美好。只是公司每天要求早上7点到岗、下午5:30下班,工资只给到每月2800——这还是考虑到老杜不用公司交“五险”,特意比其他员工多了500块钱。一般员工每月发到手的也就2300左右,由此可见小县城的人们还是对“国企”、“体制内”存在着盲目崇拜。干了一个月左右,老杜越干越觉得没意思,便辞职了。
老杜的第三份工作是一家小型民营医院的办公室主任,也就是辞退老张的那家医院。这家医院有个特点,就是“缺医少药无设备”。名义上是家综合医院,有七八个科室,但实际运转的只有一个科室;其他科室为了不至于被取缔,只能四处租医师证“挂”在医院。医院稍微值钱点的医疗设备全都损坏无法修复,但年度检查、临时性检查不能被行政部门发现问题。老杜的主要工作,除了办公室日常工作外,相当大的精力都在应付这类事情上。久而久之,老杜觉得自己都快成骗子了。何必摧眉折腰“来造假”,使我不得开心颜,辞职!
有了前几次的教训,老杜接下来找工作变得非常谨慎。投简历前他会先从侧面了解下企业,有时还会亲自到实地去看看。9月中旬,老杜终于找到了满意的岗位,在一家新能源公司担任办公室主任。这是家“新三板”上市公司,公司运转规范,制度健全,有多项专利技术。虽然工作节奏比较快,但是绝没有鸡毛蒜皮的琐事来牵扯精力,老杜在这份工作里切实找到了获得感。
这种获得感不仅是每月远高于平均的收人,更是对自己目标选择和人生价值的肯定。
03
老李,彰显学霸本色,开启律师人生
老李当年转业曾在他的老部队引起过一阵热议:他于2015年上半年刚刚提任副团职参谋长,2016年就主动提出了自主择业。这在好多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要知道老李在部队可是工作能力、群众基础、身体素质、学历经历都占全的人,他如果继续留在部队是极有可能再进一步的。但老李去意已决,而且当年的转业政策对团职干部没有做出过多限制,老李于当年6月份就离队回家了。
回到家的老李重新拿起了课本,背法条,学案例,听讲座,做习题,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在当年9月份举办的全国司法考试中高分通过,让那些屡考屡败的司法“老考生”们直呼老李开挂、学霸附体。说老李是学霸倒是一点不假,他当年高考时就是以小城文科状元的身份考取了国内一所著名大学法律系,如果不是毕业后选择了部队,老李也许早就是知名律师了。
司法考试通过后,老李先是找一家律师事务所实习了一年,从2017年就开始独立代理案件。目前老李已经成了所在律所的骨干律师。收入,当然也是不菲的。
老张、老杜、老李的择业故事讲完了。有几点感受,和大家分享:
一是心态决定一切。选择自主择业其实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的核心就是国家给了基本生活保障,我们在此基础上可进可退。进可以打工、创业,或者当义工、做公益。退可以回归家庭,柴米油盐,看孩子慢慢长大,陪家属慢慢变老,或者发展些自己的爱好。但最最关键的是一定要保持一个好的心态,不攀比、不盲从,因为生活没有最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老张如果不是受家人的鼓动去找工作,根本不会受到别人的排挤。现在他的生活虽然回到了以前的样子,但是他那次不愉快的就业经历肯定会伴随他很长时间。
二是目标指引方向。自主后一定有个自己的目标,尤其是想二次就业的朋友,一定要有自己的目标,达不到这个目标宁可不就业也不能委曲求全。人生已经过半,没必要将就也没必要凑合。老李的目标感就很强,他是充分分析了自身特长、社会需求、就业热点等等因素后,把目标锁定在当律师上。正是因为有清晰的目标,他才能够在军旅生涯的上升期毅然转身,并且成功实现了目标。
三是底线不可逾越。当前就业市场鱼龙混杂,一些不合规甚至不合法的企业充斥市场,自主的干部受部队教育多年,虽然不再穿军装,但是根植于军人心底的正义感、是非观还是要讲的。就业是一定要擦亮眼睛,坚决不能到这样的企业工作。因为这样的企业不仅不能发挥我们的特长,还会引火烧身乃至影响到整个军转群体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