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军事新闻 >

比美国还多出三分之一!我国航天员规模骤增,

时间:2020-01-14 17:31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载人航天工程自1992年立项以来集合了航天系统内最优质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在我国航天任务排序中始终是天字第一号工程。所谓“载人航天”人的

载人航天工程自1992年立项以来集合了航天系统内最优质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在我国航天任务排序中始终是天字第一号工程。所谓“载人航天”人的因素至关重要,这里的“人”指的就是航天员,与我国其它军工领域一样,我们宁愿人等装备,也不愿意装备等人,随着天宫空间站建设拉开大幕,新一批航天员的选拔培养也是头等大事

航天员穿戴飞天舱外航天服训练

近日,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航天英雄杨利伟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预计有17至18人入选,他们当中既有部队飞行员,也有工程师和科学家,目前大部分选拔工作都已经完成,今年上半年新一批航天员就将来航天员中心报道。

从第三批航天员的选拔中也可以看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的新面貌,首先就人员规模而言远远超越了第一批14人,以及第二批的7人。

执行过飞天任务的11名航天员

第一批航天员主要服务载人航天工程一期与二期建设目标,迄今为止我国已经发射5艘无人神舟飞船与6艘神舟载人飞船,执行了14人次航天员天地往返任务,参加过飞天任务的航天员有11人,其中有7人都是第一批航天员,他们当中有执行首次载人天地往返任务的杨利伟,也有执行出舱行走任务的翟志刚,还有三战太空的景海鹏,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下了汗马功劳。

第二批航天员有五男二女,主要起着承上启下巩固航天员队伍能力的作用,7人当中有4人已经执行过神舟载人飞船飞天任务,比如首次飞天的女航天员刘洋、太空授课的女航天员王亚平,第二批航天员年富力强,接下来他们将在天宫空间站建设任务中发挥关键作用

今年上半年我国将发射长征5号B大火箭

天宫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已经进入倒计时,再有三个月左右时间长征五号系列最新成员长征5号B型遥一运载火箭将迎来关键的首飞任务,此次发射有两大目的,首先这是一次试验性质发射,主要验证长征5号B火箭的设计与运行可靠性,是天宫空间站任务计划内发射。遥一任务成功后长征5号B遥二火箭将发射天和号核心舱,正式拉开天宫空间站在轨组装大幕。

长征5号B遥一火箭的第二个目的就是发射新一代重型载人飞船,该型飞船重量达到20吨级,与8吨级近地轨道神舟载人飞船有着本质不同,除了载员数量由3人升级至7人左右,其技术性能将兼容深空与近地两种轨道,可以用于之后的深空载人任务。

我国新一代重型载人飞船

天宫是一座初期规模百吨级空间站,由天和号核心舱、问天号实验舱、梦天号实验舱组成,可长期容纳3名航天员常态值守,在神舟飞船换乘期间可容纳6人。

进入空间站时代的中国载人航天将迎来完全不同于以往的高密度发射,往后每年2至3艘神舟载人飞船的发射将成为新常态,不论是空间站运营还是空间实验任务的实施都需要大量航天员,而这就是为什么第三批航天员达到一个空前规模的原因之一。

每年2至3艘神舟飞船发射量将成常态

第三批航天员与前两批航天员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当中不仅有飞船驾驶员,也有空间站工程师,以及任务载荷专家。天宫空间站不仅是一座大型天基基础设施,更是我国部署在太空中的一座国家级太空实验室,这里将诞生一大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而这些成果将转化为生产力,服务国民经济的发展建设。

众所周知,飞行员培养成本可以用等量黄金衡量,而航天员更是从飞行员中千里挑一,并以前者数十倍的成本进行培养,其代价之高已属极致,因此航天员队伍规模的大小不仅可以衡量载人航天能力,也可以衡量国力

美国新一批13名航天员

无独有偶的是,与我国第三批航天员几乎同步结业的还有美国的新一批宇航员,经过两年多训练,NASA新一批13名航天员已于本月10日正式结业,他们未来将承担国际空间站、载人登月等任务。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我国新一批航天员人数竟然比美国还要多出三分之一?

首先,这是因为天宫空间站建设初期有大量发射与在轨组装,以及空间站载荷调试工作,航天员需求量大。

航天员舱外维修

天宫空间站任务能力已经与400吨级国际空间站旗鼓相当,百吨级个头的天宫发电功率远超国际空间站,搭载的实验机柜数量也与国际空间站旗鼓相当,如此一来空间实验任务就会更加繁重。

天宫任务能力与国际空间站旗鼓相当

另外一个原因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服务我国载人登月任务。去年年初嫦娥探月总师吴伟仁明确指出,未来十年左右,月球上将留下中国人的足迹,我国将迈入世界航天强国前列。

因此可以断定我国将以2030年为目标时间点实施载人登月计划,近年来服务载人登月目标的一系列重点项目也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比如新一代载人飞船的第一目标就是执行载人登月任务,配型新一代载人飞船的921登月火箭也已经渐入佳境。

新一代载人飞船将用于载人登月任务

921火箭可以将25吨有效载荷送往月球轨道,只需两发火箭即可实施月球轨道集合登月方案,美国NASA阿尔忒弥斯载人登月计划也是两发SLS载人版火箭的月球轨道集合方案,在21世纪新一轮载人登月大潮中,太平洋两岸选择了相同的登月方案

目前921新一代重型载人火箭已经完成七机并联、高效推力传递结构样机研制,主要包括5米级共底燃料储箱、锥形后底煤油储箱、后过渡段、发动机安装梁、发动机小机架等关键结构。

921新一代重型载人火箭

配型921火箭的YF-100K泵后摆液氧煤油发动机也已经完成多次长程热试车试验,可以说该型火箭研制道路上已经没有无法逾越的技术瓶颈,有望于2025年前完成首飞任务,进而服务2030年载人登月重任。

YF-100K泵后摆液氧煤油发动机

话说为什么美国叫宇航员,而我们则是航天员?这与两国航天界的战略视野有关,众所周知钱学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这不仅仅因为钱老在一系列航天工程中发挥的重大作用,而是因为钱老确确实实为航天事业奠基做出了巨大贡献。

1967年2月4日,为了统一空间技术名词,钱老亲自命名了一系列概念名词,其中就包括对“航天”与“宇航”的定义加以区分,航天是指太阳系内的飞行活动,而宇航则是指太阳系外的飞行活动,这就是为什么我国称呼航天员而不是宇航员的原因。

空间技术研究院公布的载人登月效果图

半个多世纪前连一颗卫星都还没有发射的第一代航天人已经在注视着太阳系以外的浩瀚星空,不得不感慨老一辈科学家的高瞻远瞩,有了这些仰望星空的前辈如今我们才更有目标感。

载人登月也只是中国航天深度开发宇宙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还将在月面建设以我国主导多国参与的月面考察站,并以此为基础深度开发地月空间经济圈,未来等待中国航天员刷新历史的机会还有很多,他们的足迹也必将出现更加遥远距离的地外星球,也只有我们这种步步为营深度推进的宇宙开发战略才是人类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指路明灯。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