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三强说,他默默做了许多重要工作,但很少有人知道。
周光召说,中国所有的有关核理论、中子物理理论的工作者,都是他直接或间接的学生。
他的名字不如邓稼先、郭永怀等两弹一星元勋那样响亮,但他为新中国原子能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永远不该被忘记。
他就是彭桓武,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核物理理论、中子物理理论以及核爆炸各层理论的奠基人,直接参与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理论设计。
1947年底,彭桓武从英国回到旧中国参与建设。有记者问他为什么不留在条件更好的国外,为什么要回国,他反问一句:“这个问题不应该这样提,你应该问一些人为什么不回国。”
回国不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
01
1915年,彭桓武出生在长春,祖籍湖北麻城。他生下来体弱多病,直到两岁多,还不会说话。
父亲是长春县长,曾留学日本,对他的教育非常看重。然而,疾病让他的学之路时断时续,充满坎坷。
虽然语迟,但他对数字非常感兴趣,甚至能做简单的算术题,被街坊称为天才。
彭桓武患有先天性的心脏疾病,会导致头部贫血,所以走路常常晕倒。后来父母有经验了,每次他晕倒,都会让他脑袋朝下,血液可以加速回流到头部。
即便这样,还是没有挡住彭桓武求学的强烈渴望。好不容易上了小学,因为校舍紧张,两个年级在一个教室上课,他常常走神去听另外高年级的课,而且还主动完成作业。老师发现他的成绩竟然比高年级学生还要好,那干脆转过身来,正式听课。
1930年夏天,彭桓武初中毕业后,跟着父亲和哥哥从长春来到北平求学。不久,彭桓武先后考上北师大附中高一和汇文中学高二,都是北平赫赫有名的中学。
做学问,要边学边问。很多学生羞于提问,所以浪费了很多进步的机会。彭桓武不一样,他不断地主动提问,带着问题去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如果不主动发问,即便你的老师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你也学不到什么。
有一个数学公式非常复杂,彭桓武搞不明白,他就去请教老师。这个老师是北大毕业的,顺手拿出一本北大高等物理书籍,英文版的,扔给他自己看证明过程。彭桓武三天后还书,不仅把公式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了,英文也进步了一大截,这也促成了他以后读原版书的习惯。
1931年,年仅16岁的彭桓武考进清华大学物理系,他给自己定下了学习战略:主修物理,辅修化学,旁听数学,每天忙碌扎实。四年后,彭桓武以优异成绩毕业,接着又攻读硕士学位。
尽管清华大学物理系有着叶企孙、吴有训、周培源等名师,可对于理论物理来讲,中国的研究距离国外前沿水平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02
1938年,彭桓武考上中英庚子赔款留学生唯一一名理论物理研究生名额,赴爱丁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德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量子力学创始人之一,马克斯·玻恩教授正在那里任教。
回顾彭桓武的学习之路,马克斯·玻恩可谓极为重要的领路人。他的一言一行都在告诉彭桓武,理论再高深也只是局部,并不能呈现实践的全貌,理论联系实践尤为重要。玻恩教授的教学方法是启发式教育,喜欢激发优秀学生的创造力。比如,他给彭桓武的博士论文题目,连他自己都做不出来,但他是具有大智慧的老师。
这篇论文,彭桓武最后只做出了一半,另一半几十年后还没做出来,因为太难了,直到80多岁还在想着这个事情。熟悉的人都知道,他没有多余时间接待客人,不是他不热情,而是他的时间都要投入到科学研究中去,还要写好多论文。
彭桓武是马克思·波恩的第一个中国学生,他从彭桓武身上看到了中国人的勤奋和聪慧。为了激励彭桓武向更高的科学宫殿进军,他把自己私藏多年的书柜向这个学生开放,里面是波恩收集的诸多理论“秘籍”,彭桓武可以随便看,许多数学的高深理论就是在这个“藏经阁”学到的。师生二人后来合作开展对场的量子力学的研究,与1945年共同获得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麦克杜加尔-布列兹班奖。
1941年,彭桓武博士毕业后,恩师马克斯·玻恩教授推荐他到爱尔兰都柏林高等研究所做博士后,在薛定谔领导的理论物理所工作。
埃尔温·薛定谔是奥地利物理学家,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曾提出著名的“薛定谔的猫”思想实验。
这样一位世界物理学界的大牛,非常欣赏彭桓武的学习能力,在给爱因斯坦信中这样称赞彭桓武:“没想到这个中国人知道的这么多,学得这么快,想的这么快。”
园丁辛勤的浇灌,树上开始结果。1943年,彭桓武和另外两位科学家共同发表了HHP理论,对宇宙线理论进行较系统的解释,轰动了国际物理学界。随后两年,彭桓武任度柏林高等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助理教授。
03
1950年,华罗庚在归国途中,给所有海外留学生写过一封公开信,信上说“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许多留学生深受触动,纷纷回国。
彭桓武回国,是在1947年底,比华罗庚还要早。那时,每一个回国的留学生都面临着艰难的选择。天平的一端是国外优厚的条件,光明的学术前途;天平的另一端,是一穷二白、从零开始的中国。有不少留学生舍不得先进的环境,就选择留在了国外。
拿彭桓武当时的情况来讲,他有着充分的条件留在欧洲。作为理论物理学界冉冉升起的新星,充满朝气,加上薛定谔、玻恩等学术大牛辅助,前途无量。
但是彭桓武没有犹豫,踏上了回国的轮船。多年以后,当记者问他为什么回国时,他反问一句:“这个问题不应该这样提,应该问的是一些人为什么不回国。”
意思再明显不过,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
即便是回到中国,彭桓武还是在一年后被薛定谔等人推选为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人才在哪里都是抢手货。
条件差是现实,真正干事的人,不是要等别人把条件都创造好,而是自己去铺平道路,燃烧自己,把希望交给下一代人。
教育是科学的基础,彭桓武为了把自己在欧洲所学尽快的教给中国学生,他先后担任过云南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并参与创办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所研究员。
04
1958年秋天,国家决定要放个大炮仗,研制中国的原子弹。钱三强作为组织者,召集了邓稼先、王淦昌、王承书等一众科学家隐姓埋名苦干实干。在苏联专家撤离中国之后,原子弹的理论设计人才严重不足,彭桓武作为理论物理的佼佼者,自然就被国家选中,来到二机部九所工作,任副所长。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来邓稼先、郭永怀等科学家的名字响彻华夏,但人们似乎没怎么听过彭桓武。
当央视记者问他什么原因,他脱口而出,我做的事比他们少得多。
“两弹一星,我只是在那儿玩了一玩。组织是钱三强,受苦受难的是王淦昌,工作都是他们做,我只是拿着笔杆子,在看他们的工作做得对不对”。
彭桓武把自己的工作比作“大门口前面的石狮子”,起到把关的作用。因为他见多识广,有足够的理论体系来判断邓稼先、王淦昌这些科学家的工作是否正确,是背后的掌舵人。
真正参与其中的科学家都明白,彭桓武的贡献绝非他口中这样轻松“玩一玩”,中国能够在在核反应堆、原子弹、氢弹、核潜艇和基础物理上接连取得辉煌成就,与他的贡献密不可分。
那时候搞原子弹,彭桓武和一众科学家心里都没底,不知道能不能搞出来,但国家荣辱摆在身上,这就是最大的动力。做出来,名利让别人去享,做不出来,彭桓武这个“石头狮子”就要扛着压力继续做。
果然,原子弹、氢弹成功爆炸之后,彭桓武默默地回到原子能研究所,继续搞他的理论物理研究。
他的老战友,同为两弹一星元勋的于敏院士曾经写过几句话,可以看做是对他伟大人格和操守的最好注解——‘所谓宁静,对于科学家就是,不为物欲所惑,不为权势所屈,不为利害所移’。”
这才是真正的大家!
05
可能是因为幼年语迟的缘故,彭桓武不爱和人接触,总是自己孤单的享受做事的乐趣。以前是学习,后来是工作,这也耽误了他成家。直到40多岁,才娶妻生子。
没想到幸福的生活非常短暂,在他62岁那年,老伴离他而去。儿子去美国留学后,家里就只剩下这个饱经风霜的老人。
76岁那年,彭桓武学会了做饭,饮食起居大部分时间都是自理。老伴走得这些年,彭桓武一个人过着简朴而又孤单的生活。他说他不孤独,陪在他身边的还有理论物理。
周国平说,孤独源于爱,无爱的人不会孤独。
相濡以沫20载,怎能没有爱?身边的人都知道,彭老喜欢写诗,工作间歇,就在纸上一行行铺满浪漫。实在难受了,就写诗,有三分之一的诗都是写老伴的。
80岁那年,彭桓武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奖金100万元。他生病需要药费,但他用这100万元设立了“彭桓武纪念奖”,赠送给他认为在核研究方面与他合作过的,特别值得纪念的人,特别是曾经因工作身体受到损害的人,陆陆续续已经有35位科学家获得奖励。
别人觉得他生活艰苦,很需要钱,他连连否认:“100万对我没用,我生活足够了,一个人只能用那么多钱,每天最多吃一个鸡蛋。”
他的房间局促狭小,三面大书架把小屋包裹的严严实实,这是他一辈子积攒的最宝贵的财产。
别人觉得他80多岁了,还在每天不停工作,要歇歇享享福,他说“你看周培源先生有那么多社会活动要参加,到九十多岁还在做广义相对论研究,我比不上他。如果我像周先生那样,再勤快一些,还能取得更多的成绩。”
在他看来,科学家最高的追求,无非就是做工作。生命不息,工作不止。
1999年,彭桓武获得国家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后来交给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永久珍藏。
晚年,彭桓武辞去了所有的社会职务,只留下了一张北京图书馆的图书证。那里有他最大的宝藏,他毕生奋斗的理想,他爱国报国的初心,死而后已的回答。
2007年1月,彭桓武给《科学》杂志寄去了一封更正信,信中表达了杂志之前刊载自己一篇论文中的错误,老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令人钦佩。
不久,彭桓武就因病去世,享年92岁。
06
彭老勤勤恳恳、默默无闻地走完了他近百年的科学人生,从一个“病秧子”到“两弹元勋”,从在欧洲大放异彩,到回来建设祖国。每次有成绩了,他的选择都是抽身而退,把舞台交给别人,甘愿幕后奉献。
只有把自己埋进土里,才能长出花来。
2006年6月13日,国际永久编号为第48798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彭桓武星”,以表彰他在理论物理领域做出的巨大贡献。
总会看到一种言论,为什么那个年代,有那么多的海外留学生都会选择回到穷困的中国,他们是一群傻子吗?
其实,这样在别人看起来傻子的行为,我叫它理想主义,它还有另一个名字,叫爱国。
彭桓武院士,向您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