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军事新闻 >

车企宣传的“军工品质”究竟是噱头还是真材实

时间:2019-12-27 14:57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前段时间,我国自主研发打造的首艘航母山东舰正式服役,这也引起了编辑部的热议。最近几年,包括歼20、彩虹无人机、最新一代单兵作战系统……这些最

前段时间,我国自主研发打造的首艘航母山东舰正式服役,这也引起了编辑部的热议。最近几年,包括歼20、彩虹无人机、最新一代单兵作战系统……这些最新的军工装备让我们看到了国家在军工科技、制造领域的真正实力。由此,也让我们联想到一个很好的话题,那就是国内有很多宣传“军工品质”的车企,他们究竟是真材实料还是营销噱头;以及,拿“军工品质”作为卖点进行宣传,老百姓会买账吗?

车企宣传的“军工品质”究竟是噱头还是真材实料?

众所周知,中国有好几家军工背景的车企,比如始建于1950年的长丰汽车,它最初生产的就是军工品。当这些企业“军转民”开始生产民用品之后,也常常标榜“军工品质”。

但客观来说,它们中的很多称不上有太好的品质。比如长丰猎豹,因为质量问题频发,它在部队里常常被称为“问题车”。还有一些军转民的汽车公司,迄今没有独立研发汽车的能力,造车就是大拼凑,发动机买东安三菱,底盘逆向大众或者本田、丰田,“品质”二字根本无从说起。

所以讨论的初步结果是,国内多数车企宣传的“军工品质”就是噱头,而且拿“军工品质”进行宣传也并不聪明,因为汽车领域的“军工品质”太粗制滥造了。

车企宣传的“军工品质”究竟是噱头还是真材实料?

聊到这里,小伙伴一驰坐不住了。他是个闷骚技术男,人狠话不多,在做汽车编辑之前,自己开过汽车改装店。鲜为人知的是,一驰出生于军人世家,父亲退役前在南海某部队任职,他自己大学读的是南京某军校,各种枪械都玩过,对“军工品质”更有发言权。

“民品和军品之间的差距,首先就在于可靠性,军品的使用环境比民品更恶劣,它必须足够可靠。其次,就是工艺的精度,军品的要求比民品高得多。” 一驰说,在先进科技的装备上,军品也普遍高于民品。

那么,车企宣传的“军工品质”,有名副其实的吗?对军事颇有了解的,一驰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车企宣传的“军工品质”究竟是噱头还是真材实料?

什么是军工品质?

“军工品质”到底是什么样的?与民用产品的品质到底有何不同?大多数人对“军工品质”是没有非常清晰的概念,为了帮助我们理解,一驰举了几个例子。

车企宣传的“军工品质”究竟是噱头还是真材实料?

以我们观看演唱会、赛事的时候经常会接触到望远镜为例,普通的民用望远镜通常也就几十到一两百元,而军用望远镜动辄上千块,它贵当然不仅仅是因为更加耐摔,而是从成像效果、人体工程学设计、用料、做工、质量、耐用性等层面,都远远高于民用望远镜。

比如军用望远镜大多有分划板,夜间使用的其分划板还带灯光照明。军用望远镜的出瞳距离比较大,以便观测者佩带防毒面具。为防止射击时撞击头部,有的瞄准镜出瞳距离大到七八十毫米,还要备有软硬适度的眼罩和护额。

车企宣传的“军工品质”究竟是噱头还是真材实料?

从光学性能和结构性能上来说,军用望远镜更加优良,它的设计更加审慎,用材质优、工艺考究,例如像质好、杂散光少,放大倍率与入瞳大小匹配以达到最佳分辨率。军用望远镜的外壳采用金属而不用塑料,以确保长期使用后不开裂、不变形。与之相比,普通民用望远镜在密封和用材方面要差些,有的不仅是塑料壳,甚至内部镜片也用塑料制造。

军用望远镜在出厂前都要经过环境试验,一般包括振动试验、高温(十55℃)试验、低温(一45℃)试验、淋雨或浸水试验、气密试验。有的产品镜体内还自带干燥器,出厂前抽出空气再灌入干燥空气或氮气,有效地防止日后内部镜片长霉生雾。普通民用望远镜一般不做环境试验,或仅做部分试验。这一点是人们从市场上难以了解到的,仅从产品外貌上也看不出来。

再比如军服的耐磨度,阻燃度,纽扣拉链的缝订牢固度,布料的着色,皮带扣的美观坚固耐用都是民品无法比拟的。其中军品腰带扣甚至可以使用一生不会坏,其质地重量是民品的3到四倍重。

车企宣传的“军工品质”究竟是噱头还是真材实料?

在一些电子装备上,市面上能见到的军用装备,技术含量要比民用至少超前10年,它的选材和制造工艺精度也更加苛刻。比如军用的通信设备,里面的每一个零件、电线、接头、螺钉,可靠性、耐久性和性能参数至少比民用高一个量级。至于航空级别就更高了,一枚导弹飞过上万公里,还能准确命中1米范围左右的目标,这已经不仅仅是精度可以概括的了。

简单来说,军品在追求极致性能的同时,还追求尽可能大的适应范围,无论气候多么恶劣,环境多么艰苦,它都能稳定准确的工作。相比之下,民品的适应范围比较窄,在军事装备的使用场景下可能直接趴窝。这才是“军用品质”的精髓所在。

车企宣传的“军工品质”究竟是噱头还是真材实料?

汽车的军工品质是什么样的?

回到汽车领域“军工品质”这个话题,汽车领域那么多宣称“军工品质”的品牌,但它们的民用产品真正能够做到“军工品质”的却不多,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民用产品的标准都达不到。

车企宣传的“军工品质”究竟是噱头还是真材实料?

那么,所有宣称“军工品质”的品牌或产品都如此粗制滥造么?答案明显不是,还是有些品牌、产品真正在按照“军工品质”的标准打造民用产品,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吉利博瑞。

举一个很简单也是最直观的例子,博瑞所采用的潜艇笼式车身结构,不但满足五星安全碰撞标准。在车顶静压测试中,即便是在超过车身4倍多重量的超8吨迷彩集装箱暴力碾压下,博瑞(整备质量1.6-1.7吨)依然能够保持车身结构的完好无损。

车企宣传的“军工品质”究竟是噱头还是真材实料?

需要说明的是,我国针对B级车车顶静压的国际标准为达到车重的1.5倍即为合格,而美国的标准为3倍。可以说,吉利博瑞的车身承重极限已经远超过主流B级车的水准。

而且,博瑞的“军工品质”不止于此,它在很多方面的标准都要超过同级竞品,达到军工标准的水平。就比如,博瑞车身钢骨架有超过60%采用的是超高强度钢板,这些钢板的屈服强度高达1650MPa,这就相当于在一个指甲盖的面积上承受1吨的重量,即便是采用电钻也很难打穿,而某德系同级产品的钢板屈服强度仅为1000MPa;博瑞的预磷化镀锌板全车使用比例为50%,外板件覆盖率100%,通过细化磷化结晶,能够大大提高防锈防腐性能,这些细节,吉利完全超出了国家规定的一般民用车标准。

车企宣传的“军工品质”究竟是噱头还是真材实料?

军工品质背后是零缺陷生产方式

军品和民品最大的差异,除了材料本身,还在于对于制造精度的高要求。一驰说,他见过最极端的某个军品零件,对误差的要求是0-0.8微米(1毫米=1000微米)范围内。一根头发丝的直径大约是0.8毫米,0.8微米可想而知是多么苛刻了。

车企宣传的“军工品质”究竟是噱头还是真材实料?

而能够实现如此精确的误差控制,少不了精工制造在背后做支撑。吉利汽车能够将“军工品质”的安全呈现在博瑞上,也不离开高自动化、高精度生产线,以及“零缺陷”的生产方式。

以汽车底盘的生产装配为例,为确保装配精准,吉利春晓基地采用了模块化总装的方式,将轮胎、四门、仪表、前、后悬、前端模块等先进行高精度的分装,再将这些模块在流水线上装配在车身上。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很好地提高了装配的精度。

拧螺丝被很多人误以为是很简单的工作,但如果每个螺丝拧紧的圈数、使用的力如果不一致,也会给产品带来一致性的问题。在吉利春晓制造基地,拧螺丝这项工作由50多把高精度拧紧轴(精度±3%)或拧紧机代替。

这套高精度设备,能对整车431个关键扭矩点实施扭矩值、角度值管理,进行全套的扭矩管理防错。最大程度的确保整车扭矩的可靠性,拧紧同时自动生成整车的扭矩档案,并且,从以前扭矩点数据提升为扭矩线条数据,扭矩合格率达到99%,更形象地监测拧紧的扭矩变化,从而优化精度。

车企宣传的“军工品质”究竟是噱头还是真材实料?

而且,吉利春晓制造基地从焊装到总装,都有唯一的信息识别标签。透过这个标签,可以对全车关键螺栓的拧紧力矩进行保存以及溯源。一旦发现问题,能够迅速定位,不让任何一辆劣质产品流出的零缺陷管理系统,确保每一辆驶下生产线的博瑞,都是完美产品。这个数据的存储期限是15年。

在车辆下线的最后一个质检环节,很多合资企业都是抽检,而吉利是100%每台车必检,加上春春晓基地超过2公里长的车辆下线检测线,单从品控的源头上,很多合资企业就已经输了。

车企宣传的“军工品质”究竟是噱头还是真材实料?

智能科技安全也毫不含糊

如前所述,许多科技领域的军品,在技术水平上至少领先民用品10年甚至20年。我们今天很多令人叹为观止的民用科技,都是军方“玩剩下”的东西,就比如说GPS最早就是从美国军方下放的技术,汽车上的探测雷达也是从军用转为民用的很好例子。

车企宣传的“军工品质”究竟是噱头还是真材实料?

当然,还有HUD抬头显示系统,它最早属于军用战斗机的显示系统,可以把重要的信息映射在风窗玻璃上的全息半镜上,使驾驶员不必低头,就能看清重要的信息。如今HUD成功“军转民”,已经逐渐出现在合资产品的旗舰车型上,但依然不多见。作为中国品牌旗舰B级轿车,博瑞自然在这方面领先合资同级产品。

同时,相比于很多同级产品HUD显示信息以时速为主不同,博瑞的HUD显示的信息更加丰富详细,包括路段限速提醒、导航信息、跟车距离显示等,都能通过风挡玻璃前的HUD屏幕上读取到。更重要的是,博瑞的HUD并非单独显示信息,而是通过智能科技手段,使其可以与12.3英寸的仪表盘、12.3英寸的中控屏和手机屏幕进行“四屏”互动。相比于很多合资产品宣传的“双屏互动”,博瑞所带来的智能科技感受无疑更高一筹。


车企宣传的“军工品质”究竟是噱头还是真材实料?

虽然如今市面上的智能车载系统已经非常多,但真正能够构成生态的仅有博瑞搭载的GKUI吉客生态系统,市面上大多数智能车载系统就好比“安卓”,是开放性的,大部分车企都可以加入采用;GKUI的生态就好比“IOS”,是闭环性的,仅仅是吉利自己的车系在用。所以,在针对性优化、适配以及安全性方面,GKUI会拥有更大的优势。

车企宣传的“军工品质”究竟是噱头还是真材实料?

除了超高的车身强度刚性,博瑞在主动安全技术也令人印象深刻。例如AEB(主动刹车)功能,能在50km/h速度下识别车辆并成功刹停,同级别往往只能做到40km/h以下实现这个功能。同时博瑞还配备了L2级辅助驾驶功能,包括全速域范围ACC自适应巡航、低速自动跟车、主动避险等功能。

这些从设计、制造、材料、智能安全等为一体的方方面面,构建了吉利博瑞在民用车中少有的“军工品质”。


车企宣传的“军工品质”究竟是噱头还是真材实料?

国内多数车企宣传的“军工品质”大多是噱头大于实质,对于消费者而言,满足“军工品质”的汽车必然是想要的,也是非常有市场的,然而,是否具有“军工品质”并不只是简单地从企业背景来看,而在于产品本身,在产品的背后则是整个制造体系、制造工艺、制造标准、技术实力的集中展现。从这方面来看,吉利博瑞无疑超越了民用产品的维度,达到了“军工品质”的标准,而这也是其它众多车企所无法企及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