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偷袭珍珠港的是日本,美国不全力攻打日本而去打德国?其实,这个题目是个伪命题,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事件以后,已经震动了整个美利坚合众国,孤立主义的情绪一扫而空,美国政府立即宣布加入世界大战的行列。在1942年2月1日就开始对日占的吉尔伯特群岛与马绍尔群岛进行了反击,而带队的正是哈尔西、弗莱彻、斯普鲁恩斯几位赫赫有名的将领。下面我们从美国的基本国策、人事变更、军令、海军现存问题等几个方面管窥一下。
在美国正式宣战之前当时的形势其实并不乐观,它的军备还没有做好同时在两洋作战的准备,国防工业也没有得到充分的扩充,孤立主义在国内市场不小,国内舆论也并不一致。另一方面,由于德国对英国的封锁看似步步取得成功,所以日本大本营陆军部判断,美国的真正意图是在太平洋方面谋求暂时的安定。这与美国先欧后亚的基本国策也是相符的。同时美国总统罗斯福一面实行几乎形同参战的援英政策(1941年1月7日设立国防生产管理局;3月11日通过了武器租借法案;4月25日声明实行海军全线巡逻护航制;5月27日宣布国家处于无限期的紧急状态),一面采取经济制裁与谈判相结合的对日压迫政策。
从人事变更而言,在12月30日,罗斯福任命欧内斯特·金海军上将担任全新的美国舰队总司令一职,这个职务也不同于以前各大舰队司令轮流坐庄的虚职,而是真正指挥美国全部海上力量并直接对总统负责的实职。12月25日,尼米兹抵达珍珠港,12月31日在“茴鱼”号潜艇(SS-209 Grayling)正式就职为新任的太平洋舰队司令。
军令方面:金上将虽然担任过大西洋舰队司令,但在其战略构想里,美国海军的重点还是在太平洋,当舰队总司令部刚刚在华盛顿安顿下来后,1942年1月2日下午,他就迫不及待的给太平洋舰队去电下达指示,明确了“实施一些攻击行动以振奋全军士气”。要求太平洋舰队动用可用的航母特混舰队向吉尔伯特群岛及日本托管地发起攻击,以牵制日军在菲律宾和荷属东印度的攻势,打乱其向东和向东南扩张的计划。
在珍珠港袭击之前的美国海军,正沉溺于散漫拖拉的氛围中,上下缺乏战争必要的物质和心理准备。而珍珠港事件后,海军的士气又陷入了即为低落的状态,高级指挥官担心事件追责问题导致精神压力巨大;部队内部最初满腔怒火的反击劲头也因为迟迟不见行动和不断传来的坏消息而每况愈下。
虽然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主力战列舰或沉或伤,躺在珍珠港的泥泞里,岸基航空力量额收到毁灭性打击,但崭露头角的打击矛头——航空母舰却分毫无伤。随着人事关系的确立与理顺,西海岸圣地亚哥港内1月6日援军的出发(TF17,由弗莱彻率军,旗舰为新锐的约克城级航母首舰“约克城号”,下辖重巡洋舰“路易斯维尔号CA-28”、轻巡洋舰“圣路易斯号CL-49”、四艘驱逐舰和一个编号为1005的运输船团),反击方式的统一和攻击方案的计划组织,以及相关后勤、编组、侦查的完成。美国海军针对日占岛屿——吉尔伯特群岛与马绍尔群岛的反击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