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军事新闻 >

中国无后坐力炮发展史,单兵火力就是这么提上

时间:2019-11-29 09:54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无后坐力炮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是中国陆军基层步兵的重要支援火力。相对于迫击炮,无后坐力炮可以提供更为精准的直射火力,而相对于中小口径的步兵

无后坐力炮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是中国陆军基层步兵的重要支援火力。相对于迫击炮,无后坐力炮可以提供更为精准的直射火力,而相对于中小口径的步兵炮,无后坐力炮无论是整体重量还是战斗部署方式,都更适合强调步兵机动性的中国陆军。

和大部分国产身管火炮不同,新中国的无后坐力炮并不是以苏制无后坐力炮起家,而是以美国的无后坐力炮作为原型进行仿制和生产的,其来源当然是“运输大队长”的贡献。缴获的型号主要为两种,57毫米的M18无后坐力炮和75毫米的M20无后坐力炮。

新中国在建国后正式开始了对这两款无后坐力炮的仿制工作,并在1952年获得了成功,为了能够有效区分两者,在称呼时会分别称呼其为52式57毫米无后坐力炮和52式75毫米无后坐力炮。

和美制原版的M18型无后坐力炮相比,52式57毫米无后坐力炮主要改进了三脚架,以减轻全炮的重量。除了可以搭配三脚架进行使用之外,52式57毫米无后坐力炮还可以搭配两脚架进行使用,一度是中国陆军排级以下步兵单位的重要直射火器。

不过考虑到未来战争中对火炮威力要求的提升,因此并未对52式57毫米无后坐力炮做进一步的性能发掘和改进,而是以火力更强的52式75毫米无后坐力炮为基础,继续进行升级改造。改进工作在1956年完成,因此也被称为56式75毫米无后坐力炮。和原型52式无后坐力炮相比,主要是将开闩杠杆移到了又握把上,方便炮手进行操作。

56式无后坐力炮总共有三个型号,除了基本型之外,还有56-1型无后坐力炮和56-2型无后坐力炮。56-1式无后坐力炮的特点是可以将火炮身管和药室拆开,在战斗的时候快速组装,但是因为存在漏气问题,最终没有大规模进行生产。

而56-2型无后坐力炮则比较成功,因为使用了新材料和新的制造工艺,56-2式无后坐力炮重量大为减轻,并且将原来的轮式炮架改成了三脚式炮架,转移起来更加方便。

早期的无后坐力炮都是以美制无后坐力炮为原型进行仿制和升级的,性能上存在上限。于是,新中国的军工人员开始研发一款新中国完全自研的无后坐力炮,这就是后来的65式无后坐力炮。

65式无后坐力炮早期主要外援给越南使用,后来才逐渐在陆军中推广使用。65式无后坐力炮最大的优点是重量轻,战斗状态下才30公斤重,在情况紧急的时,可以不使用三脚架直接扛在肩膀上,以跪姿进行射击,在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接下来的型号是75式无后坐力炮,这款无后坐力炮同样是仿制货,仿制对象是美国的M40A1型106毫米无后坐力炮。

该款无后坐力炮属于重型无后坐力炮,普通的步兵班已经很难携带其进行机动,因此主要将其布置在吉普车上进行作战,主要用来进行反装甲作战和营级以下单位的火力支援。

78式无后坐力炮,该炮是作为65式无后坐力炮的替代型号而研制的,口径为82毫米,虽然前几年曾听闻已经全部退役,但是在部分武警单位中仍然有见到过。

78式无后坐力炮和65式无后坐力炮最大的不同在于装填方式上,78式无后坐力炮为向右开膛,而65式无后坐力炮则是向下开膛,此外在弹药等方面也有一些不同。

最后一种无后坐力炮的口径比较少见,是95毫米,这就是80式95毫米无后坐力炮,该炮并没有大量生产装备,因为相关资料较少,因此具体性能指标不详,在此只好一语带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