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军事新闻 >

辽沈战役,林彪有四个担心,暴露了他的两个缺

时间:2021-01-27 16:48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辽沈战役前夕,纵观当时东北的军事态势.如果东北野战军采取先打长春,由北向南逐次推进的作战部署,这虽然便于部队行动和后方人民的支援,但从全局着

辽沈战役前夕,纵观当时东北的军事态势.如果东北野战军采取先打长春,由北向南逐次推进的作战部署,这虽然便于部队行动和后方人民的支援,但从全局着眼,这样将给国民党军收缩南撤造成机会,必然为东北野战军下一步作战造成困难,而且对解放战争全局也不利。基于这一分析,毛主席和军委高瞻远瞩,正确地提出“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的战略构想,并制定以主力南下,争取首先切断北宁线(北京至沈阳的铁路线),尔后就地歼灭国民党军的作战方针。

可是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最初对于这一方针却并不赞同,经过毛主席和军委几个月的耐心说服和严肃批评,才使得他最终定下了以主力南下北宁线作战的决心。而林彪之所以对南下作战举棋不定、迟疑不决,主要是出于四个方面的担心。

辽沈战役,林彪有四个担心,暴露了他的两个缺点

担心傅作义集团派兵增援东北。北宁铁路连接着国民党军东北与华北两大“剿总”集团,在这一战场作战,极有可能遭到两大敌军集团的东西夹击,对于东北野战军来说,是要冒相当的风险的,尤其是在北宁线中段锦州地区作战,风险更大。因此林彪认为: “如能将傅作义调动一两个军向西去,我们就可能全部歼灭平、津、张家口、保定、唐山、大同之敌的把握。”为此他提出建议: “在我们南下尚未暴露之前,请设法派兵围攻大同,将傅作义部队分散到大同方面,以便我军各个击灭敌人。”

并表示:“凡五万人以下的守城部队,均有歼灭他的把握;十万人的守城部队,只要不受大的增援威胁,我们亦有歼灭他的相当把握。”由于对傅作义心存顾虑,林彪一再强调:“杨成武部能于日内即出发西进则更好,否则,亦以愈早出发为好。”“东北主力行动时间,须视杨成武部行动的迟早才能确定,故目前还不能具体确定。”

对于林彪的这种错误认识,毛主席指出,由于华北解放军的积极行动,将给傅作义很大的压力,傅作义除已部署在唐山地区的5个师可以增援东北外,不可能再有多的兵力出关。并告诫林彪,不要把南面的敌情估计得过分严重,尤其不应以杨成武部之行动为东北野战军行动的前提。毛主席指出:“目前北宁线正好打仗。”“你们主要对付的敌人,目前仍然是卫立煌。”希望林彪迅速作出决定并开始行动,不要依赖华北部队的配合。在毛主席的批评教育下,林彪才决定东北主力于1948年9月上旬开始南下作战。

辽沈战役,林彪有四个担心,暴露了他的两个缺点

担心南下后会发生不利于东北野战军作战的敌情变化。林彪认为,野战军主力南下作战,敌情将发生一系列的不利变化。1948年4月18日,他在给军委的电报中这样分析到:“我军如打铁岭或抚顺或本溪或新民,敌均能立即组织三个师以上的兵力守,而集中十个师以上的兵力增援。敌增援距离甚近,又因辽河、太子河的妨碍,我军攻城打援皆不便。本溪与铁岭两点,如我军主力向该方前进时,敌甚至可能暂时撤退,让我军扑空;如我军主力向义县前进,义县之敌必然自动撤至锦州;如我军攻锦州,则所遇敌人更较长春强大;如我军等候敌人打通锦沈线,则不知要等到何时,且即令敌人出来打通,但我主力一向锦沈线前进时,而敌必自动收缩,使我军扑空;如我军向锦州、唐山之线或冀东或平绥前进时,在敌目前采取放弃次要据点;集中兵力固守大城市的方针下,则必到处扑空,或遇到四五个师兵力守备的城市。

分析了各种可能之后,林彪总结说:“在我主力南下情况下,长春之敌必能乘虚撤至沈阳,打通锦沈线。如我军以很多兵力(如三个纵队)入关,沿途仍不易求小仗打,遇大的战斗(又攻占又打援)则又吃不消。而留在东北的部队,既不能打大仗,又无小仗可打,陷于无用之地。”从这封电报中可以明确看出,林彪把北宁线作战的困难估计得过多、过重,这显然是他迟迟不愿南下作战的一个主要原因。

辽沈战役,林彪有四个担心,暴露了他的两个缺点

担心南下作战会使部队士气受到影响。林彪认为南下作战至少会令部队士气受到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长途行军的劳累。主力由长春、四平地域南下北宁线,至少要行军几百里,而且大部需徒步前进,因此受气候条件、道路等影响较大。当时东北地区正值雨季,雨水之大为30年来所未有,铁路、公路被冲毁者甚多,这些情况都给大军的长途跋涉增添不少困难。二是认为到北宁线那些小地区作战,部队的服装、弹药、军费等补给皆无法解决,尤其是军粮很难筹措。他说:“我军南下最大的困难是粮食的接济。”三是顾虑部队东北籍战士不愿南下作战,更不愿入关作战,经长途跋涉加上粮食衣服等供应不足,必发生逃跑现象,影响部队士气。

担心后方补给线被切断。彰武、新立屯是东北野战军南下作战后方补给线上的两个要点,距离沈阳的国民党重兵集团都很近。东北野战军南下后,这两个地方一旦被沈阳之敌占领,林彪寄予希望的“四平—彰武—阜新”补给线便不复存在。部队所需弹药、油料、粮食、服装等一切补给必然遇到严重困难,这种可能性足以使林彪顾虑重重。后来攻打锦州的时候,当廖耀湘兵团占领彰武并炸毁彰武铁桥后,林彪极为不安,几乎动摇了攻打锦州的决心。这表明,对后方补给线安全的忧虑,也是林彪不愿南下作战的原因之一。

辽沈战役,林彪有四个担心,暴露了他的两个缺点

林彪对于南下北宁线作战的某些顾虑,平心而论是不无道理的。但把困难估计得过于严重,这暴露了他的两个缺点:作为战略区指挥员,战略眼光和全局观念还不够;用兵太过谨慎,意志和勇气还稍有欠缺。这也从反面衬托出,毛主席作为全军统帅,战略眼光是何等的宏大,战略勇气是何等的坚决!

作者为历史学硕士,大学讲师,专注中越战争史。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