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一战后期就崭露头角的坦克,在二战时期迅速成为陆战之王。坦克具备强大的火力输出与超强的防御性,因此成为装甲集群突击战术的绝对主角。一般来说,反坦克作战效果最好的武器就是以"铁拳"反坦克火箭筒为代表的专业反器材装备。不过,从成本代价角度来说,还有另一种成本最低的反坦克利器"反坦克锥",更是成为经典。所谓"反坦克锥",仅仅是以水泥混凝土浇筑而成的三棱锥,它对坦克并不具备攻击伤害效果,而是利用坦克履带的设计弱点,通过足够的倾斜度导致坦克无法前进。
二战期间,最早开始使用"反坦克锥"的国家就是德国。根据约翰·基根编著的二战战史权威著作《二战史》记载,德军在上世纪30年代开始发动"闪电战"之后,首先将邻国
捷克斯洛伐克作为攻击目标。然而,就在1938年10月,闪击捷克斯洛伐克的德军突然发现,对方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在两军防线前修筑了一条钢铁防线。值得一提的是,这条防线的主体就是反坦克"拒马",针对的就是德军坦克突击集团。从造型上来看,这些"拒马"由4根钢管焊接而成,宛如一个个小型金字塔。由于"拒马"连接成片,坦克要想碾压通过根本不可能。此后,德军动用了大量炮兵,耗费了无数弹药才最终清除了"拒马"防线。受到这一战例的影响,此后德军在和欧洲各国交战中,也开始大量使用钢铁"据马",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出成本更低、生产效率更高的水泥"反坦克锥",并将其命名为"龙牙"。
与德军相比,二战时期的盟军对于"反坦克锥"的依赖性更高。因为当时的纳粹德国装甲部队实力傲视群雄,特别是其装备的"虎"式坦克,完全可以碾压美、苏等各国的主战坦克。为了阻挡德军装甲集团的推进攻势,盟军用水泥混凝土浇成众多类似埃及金字塔的"反坦克锥",并结合"虎"式坦克的相关参数将这些"反坦克锥"按照一定间距排列成行和列,进而在前沿形成了一个面积广大的网状阵地。
面对这些水泥墩块,在平原乃至山地中横冲直撞的坦克彻底没了办法。因为坦克的行动主要依赖于履带,而履带都是采用倒梯形设计。如果坦克贸然沿着"反坦克锥"的倾斜面开上去,一旦坦克的大部分履带脱离地面,坦克前行中的受力点会越来越小,进而失去动力的坦克就会立即停止,进退两难。由于水泥混凝土的成本代价非常低,因此在二战期间,在一些重大战役中,盟军经常一次性动用成千上万的"反坦克锥",构成连绵数百公里的水泥长城。在面对这道防线时,一般急于赶路的坦克部队都会绕道而行。实在无道可绕的情况下,坦克部队也只能借助火炮将"反坦克锥"逐个击毁。因此,尽管"反坦克锥"并非没有弱点,但其依然可以实现迟滞坦克行进速度和消耗敌军弹药的双重目的。
当然,随着二战结束,由于大规模坦克作战的机会越来越少,"反坦克锥"也失去了使用价值。不仅如此,针对"反坦克锥"固定无法移动的弱点,现代化作战模式中的反制手段也越来越高明。除了传统的炮火摧毁模式之外,如今各国的机械化部队都装备了大量可清除"反坦克锥"的专业装备。比如,美军就曾经以M1坦克底盘改装研发除了"灰熊"破障车,其配备破障铲借助M1坦克超强的动力性能,可以将"反坦克锥"在内的各种障碍物迅速扫荡一空。因此,属于"反坦克锥"的辉煌时代,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