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的发动机和主炮一样,都是武器——古德里安
众所周知,坦克自问世以来便被誉为“陆战之王”的称号。虽然说,中国早在20年代便从国外购置部分雷诺轻型坦克组建了装甲兵团,但由于国内没有形成完善的重装备生产及后勤保障链条,以至于战损的坦克或者后期需要维护的坦克都得不到有效的零部件供应,即缺乏物料补充和技术支持。
日本陆军同样早年从英国购买了马克4型坦克进行军事研究,却大力扶持、发展日本国内的军事重装备工业,并逐渐生产出国产化的基准坦克——89式轻型坦克。
但是,自先前问世的89式坦克率先进入中国战场后却由于速度和火力的滞后特点,进而产生严重的“水土不服”。(注意:九一八事变后,89式轻型坦克的步坦协同能力完全不能满足日军的扩张需求,以至于日军初期的作战理念还是基于步兵)
同时,89式坦克的装甲厚度不足20mm,难以组织有效的装甲攻击群,,也难以进行具有突击效力的步坦协同作战。所以,日本陆军高层着令三菱公司打造新一级的国产坦克,从而适应地形复杂的东亚战场。
这就是对于二战日本坦克工业具有承前启后的95式轻型坦克,那么,95式坦克的实力究竟如何呢?其中又有哪些比较前卫的设计理念呢?一般来说,分析一辆坦克的优劣无非是从火力、防护效力、机动效力入手。所以,我也按照此项评判方法分析95式坦克。
九五式坦克的火力首先,坦克作为可以移动的装甲炮台,必然需要强大的火力辅助步兵进行抢占制高点、进攻城垣、抢滩登陆的快速机动作战。同时,当坦克进行集群式的装甲兵团作战,拥有出色的火力值输出也是降低己方受持续打击的重要方式。
在95式坦克外部,我们可以明显看见一门较为老式的94式37毫米坦克炮,并且同时装备榴弹和穿甲弹,弹药基准数量为120发。这就可以让95式坦克拥有攻击坚固壁垒以及协同步兵炮火支援的多种类型作战目标,从而提升95式坦克对于陆战环境的复杂适应度。
当然,在追求远程重火力的同时,95式坦克也非常注重近距离的火力防护。95式坦克在车头部位还会增设2挺97式7.7毫米机枪,并且可以实现不间断射击,从而有效保障在95式坦克主炮无法发挥近距离攻击效力时,轻武器可以保障坦克及附属步兵单位的安全。
从官方公布的资料来看,95式坦克可以在300米的距离内对敌方附有45毫米装甲的坦克产生穿甲打击效果,或者说可以在300米的可控距离内,可以有效拦截部分装甲单位,形成一个可移动的打击堡垒。
但是,在实际作战过程中,九五式坦克是否真的发挥了37毫米坦克炮的穿甲威力?
据战史资料记载:1939年,苏日在哈拉哈河爆发以装甲战车为打击核心的战斗,日军的95式采用雨夜偷袭战,在自损一辆坦克的前提下,击毁苏军十余辆BT快速坦克和装甲车。
从资料来看,95式坦克的火力打击成果似乎优秀,即1:10的优秀战例。但是,95式坦克完全是在苏军坦克没有进入作战状态中进行的偷袭式作战,所以,九五式的坦克穿甲威力依然值得验证。当然,这就和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的战术思想如出一辙,过于集中寻求实质的作战成果,却暴露了战术单位的各种短板。例如重装备的生产周期、技术基础、原料供应都会影响一项重装备或者整个军工产业的稳定发展。
同时,在哈拉哈河战役的的BT快速坦克,综合战斗特点和95式坦克都比较相像。因为BT快速坦克的前代便是美制克里斯蒂坦克(注意:克里斯蒂坦克由于操控灵敏度不佳,并未受美国陆军高层的重视),而95式坦克。(注意:95式坦克内部还有一类便95式重型坦克,它是基于马克4型最直观的坦克,拥有双炮塔的布局方式),又是基于马克4型坦克(注意:马克4型是较为原始的菱形坦克,分别配置有2门小口径火炮在车头两侧,从而拥有较大的扇形打击面)
由此可见,苏日的坦克争霸战,实际是也是对英美坦克的实力大比拼。苏制的BT快速坦克也配备有一门37毫米的坦克炮和作为辅助武器的7.62毫米机枪。从更大程度上说,两种坦克的火力打击面以及打击效力都存在一致特点。
所以,单从正面装甲作战来看,两种坦克凭借火力的博弈,战损值应趋于5:5或者是6:4(注意:6:4的战损情况,实质是对于坦克炮台耐力的考验,也就是说,坦克炮的每分钟射速是否具有优势,从而有利于掌握装甲作战的先期主动权)。在相关数据中,BT快速坦克的射速为7-12发/分,但是至于九五式的射速只能推测在10发左右,主要是从九五式改进型九七式坦克的20发/分为参考标准。毕竟九七式坦克是九五式坦克的大改中型坦克,实质的射速只能仅供参考。
总体来说,苏制的BT坦克和日制的九五式坦克都是基于先期作战的基础坦克类型。但是,随着苏联东部战线的扩大乃至日本南下作战扩大方针的影响,两种坦克都逐渐不能满足实际的火力支持需要。以至于日制的九五式坦克和苏制BT坦克逐渐被军队淘汰或者进行新一轮的改造升级。或者是说,九五式充当的更是九七式、九八式的技术实验型坦克!
所以说,九五式坦克的正面打击火力实际上也只能反映一个片面的阶段战场,并不能持续对整个东亚、东南亚甚至太平洋岛屿地区进行火力监测。
九五式坦克的防护和机动效力当然,防护和机动效力也是考验坦克能在战场持续作战的重要条件。一般情况下,装甲的厚度越大,坦克的生存周期便会延长。但是,这种生存周期的延长是建立在拥有出色的动力系统层面,一旦在牺牲动力强度的前提下增加装甲厚度,反而会大大抑制坦克的战场机动能力,以至于沦为一个缓慢移动的装甲标靶。
所以说,二战时期的大部分坦克都会兼顾装甲厚度以及机动能力,即装甲厚度和动力速度都是具有相对的正比例关系。换言之,坦克不会过度发展成重装甲的坦克,以此失去进入实际作战环境的机会。在谈论九五式坦克前,我们首先来以英制“十字军”、美制“M24霞飞”坦克的装甲防护效力和机动能力作为验证对象。
英制“十字军”坦克
防护:炮塔正面装甲厚度为51毫米,车体正面装甲厚度为32毫米动力:纳菲尔德自由IV型340马力汽油发动机美制“M24霞飞”坦克
防护:炮塔正面装甲厚度为38.1毫米,车体正面装甲厚度为25.4毫米动力:2台44T24 110马力八缸发动机由两款坦克对比可知,“十字军”坦克最大厚度51毫米和最大速度340马力,“M24霞飞”坦克最大厚度38.1毫米和最大速度110马力,两者的装甲厚度和需要承载的动力值都是成正比例,由此坦克的机动防护能力在实际战争环境中表现地十分出色。
据相关资料披露,九五式坦克最大装甲厚度为12毫米,携载120马力的风冷式柴油发动机。
从数据来看,按照九五式坦克的承载力度,最大厚度还可以增加15-30毫米,换言之,九五式坦克12毫米的装甲厚度,在一般的炮弹攻击下,便会遭受重创。不过,在九五式坦克的动力装置上,日本的军工部门非常大胆,摒弃当前最为主流的汽油机,采用安全系数较高的柴油机。当然,选用柴油机作为九五式坦克的动力装置,实际上也是反映日本国内的能源工业不能完全供应坦克使用汽油机的囧境。
一般来说,柴油都会比汽油便宜,直到现在也是。也就是说,用于坦克能源消耗方面的开支,如果大批量选用柴油机,既可以降低部分军费支持,又可以凭借柴油机的安全系数提升九五式坦克以及后续柴油机坦克的稳定机动能力。
同时,日本三菱公司给九五式坦克配备的柴油机还采用风冷式。换言之,风冷式柴油机比水冷式柴油机或者汽油机的保养周期更短,维护费用也偏低,还可以有效避免坦克在冬季作战面临发动机结冰的战斗囧境。
同时,有部分二战坦克战斗数据显示,经过保养维修的九五式坦克,在行驶1000千米以后,一辆坦克都不会产生故障,从而极大提高了九五式坦克的战时机动效力以及长途越野能力,也因此大大提升了柴油机步入坦克战术单位的作战威名。
以至于在二战后期,有一部分坦克(例如苏联的BT-7坦克柴油版)开始采用柴油机作为主要的动力装置。也就是说,九五式坦克打开了柴油机的坦克世界。
总体来说,九五式作为承接89式坦克,下启97式、98式的轻型坦克,在整个东亚以及东南亚战场均取得了优秀的作战成果。但是,作为一款基于柴油机的基础坦克,在火力或防护方面却表现地非常差。以至于在二战后期,特别是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后,美军在整个太平洋地区战略态度的转移,使日军部署在整个海外战场的九五式坦克大多被消耗殆尽。
但是,从当时日本重装备工业的国产化和技术基础来说,九五式坦克俨然一款非常不错的轻型柴油坦克!
文:历史小记者,参考二战坦克资料
图:部分站内配图,网络配图,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