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应星是明末科学家,他创作的《天工开物》被西方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宋应星的一生颇为坎坷,先是会试六次不中,而后又经历了亡国之痛。动荡的政局和连续的科考失利让他意识到儒家思想的局限性,从此投身于科学研究。
少年时博闻强识,成年后却六上公车而不第宋应星本为官宦之后,其曾祖父宋景是明朝嘉靖年间的权臣,曾担任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要职。在宋应星的家乡江西奉新,至今耸立着宋家修建的“三代尚书牌坊”。
但到宋应星出生时,家道已经衰落。幼年时,宋应星和其兄宋应升在叔祖父所办的私塾中学习。私塾规定,每天早上需背诵生文七篇。一日宋应星起床迟到,到私塾时其兄宋应升已将七篇生文背熟。等老师责问他时,宋应星朗朗成诵。老师惊讶的问他如何做到的,宋应星跪着说:“我兄长宋应升背文时,我正好醒了,只听了一遍就全记住了。”等宋应星再年长时,对经史子集已经无一不通。
16岁时,宋应星和其兄宋应升一起考入奉新县学,成为庠生。在县学的九年时间里,除四书五经外,宋应星还涉猎了诸子百家、哲学、医学等方面的书籍。其中,对他影响最深的是同时期医学家李时珍写的《本草纲目》一书。宋应星再创作《天工开物》时,多次引用到《本草纲目》中的内容。
25岁时,宋应星通过岁考,取得了参加乡试的资格。次年,与其兄宋应升一起去南昌参加乡试,结果不中。古代科考三年一次,因此宋应星又在29岁时与其兄参加乡试,这次两人终于中举。此时的宋应星意气风发,却没想到接下来的科考之路会如此坎坷。
30岁时,宋应星和兄长还有几个好友一起上京参加会试。但此时明朝腐败成风,宋应星二兄弟虽有才能而不中,胸无点墨的考生沈同和却靠贿赂考官成为贡士头名。此后,宋应星二兄弟又五次参加会试都未能成功。
连续六次会试失败,使宋应星对以儒家经典为评判标准的科举考试彻底失望。
科举屡屡受挫,宋应星决定创作《天工开物》宋应星在科举这条路走不通,只好另辟蹊径。
人以名传 , 名以文显。名者文之表也 , 文者名之实也 , 士君子名高上下 , 与日月争光。无他, 惟其文也。--《宋氏宗谱》
宋家认为,著书立说也是光宗耀祖的一种手段。明朝末期,农业和手工业都达到了历史的最顶峰。但儒家学说一贯“重文轻理”,因此很少有人写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的书籍。
治乱、经纶字义,学者童而习之,而终身不见其形象,岂非缺憾也!--《天工开物》
在宋应星看来,儒生天天学习治乱和经纶之术,却没有看过“治乱”、“经纶”的实际形象。(治乱原指整理丝线,经纶则指编丝成绳。)正因为儒家思想务虚不务实,才导致官员腐败滋生,国力山河日下。因此他要写一本专门介绍农业和手工业的书籍,并且书的顺序要以五谷开始,以珠玉结尾。这实际上是法家代表晁错“贵五谷而贱金玉”的观点,可见宋应星的思想已经从儒家转向法家。
47岁时,宋应星经吏部铨选,担任分宜县学的教谕一职。虽然年薪仅为三十六石米,但好在可以勉强糊口。宋应星得以专心总结农业和手工业知识,最终经过三年多的辛勤付出,完成了《天工开物》一书。
《天工开物》全书共10万多字,分为上、中、下三卷,内容涵盖了农作物种植、纺织染色、采盐制糖、陶瓷制作、车船制造、矿物开采、榨油造纸、金属冶炼、兵器制造、酿酒、珠玉加工等18个领域的内容。为了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宋应星还在书中加入了123幅形象生动的插图。
《天工开物》所记载的许多技术都领先于同时代。在《甘嗜》这个章节,宋应星介绍了明代种植甘蔗以及制糖的技术,其中用石灰澄清法处理蔗汁放现在也不落伍。在《乃粒》的章节中,提出用骨灰和石灰改良土壤,这是使用磷肥的最早记录。书中的冶金工艺,如钢铁热处理工艺和固体渗碳工艺领先于世界。书中的“花机图”结构复杂,体现出明代的机械技术已较为先进。
《天工开物》还提出了许多超前的科学理念。宋应星是最早认识到物种变异的科学家,他从长期的观察中发现,五谷的特性会“随土而变”,从而得出“种性随水土而分”的结论。宋应星第一次对煤炭做出了科学分类,将煤分成明煤、碎煤和末煤。在《丹青》的章节中,他认为朱(古代的红色颜料)是“出数借硫质而生”,被认为是人类首次认识到“化合物”的存在。宋应星还是第一个科学论述锌和黄铜之间关系的科学家。
公元1644年,明朝被清所灭,宋应星的哥哥宋应升以身殉国。此时的宋应星也已58岁,进入了人生的暮年。两年后,宋应星在家乡结束了坎坷的一生。
差点失传的《天工开物》,在日本获得新生和宋应星失意不得志的人生一样,《天工开物》也差点落得个失传的命运。清朝初期,《天工开物》曾刊行多次,清代官刻《古今图书集成》曾多次引用该书的内容。乾隆帝上台后大兴文字狱,前朝人所写的书籍被清廷所不容。从此再没有人敢刊行《天工开物》,这本书逐渐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民国年间学者丁文江偶然在书上看到,关于炼铜的内容引自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他对此书大为好奇,便通过民间渠道寻找,几番搜寻都没有找到《天工开物》一书。一次,和友人章鸿剑聊起此事。章鸿剑说,他曾在日本的一家图书馆内看到过此书。几经周折 ,章鸿剑从日本购回一本《天工开物》。丁文江便以此为蓝本,根据清刻《古今图书集成》中的插图进行了二次修改,之后在天津公开发行。
从首次刊行(1637年),到重见天日,过去了近300年。这当然是不幸的,但和其他已经失佚的古书相比又是幸运的。
总结宋应星是家道中路,又屡屡不得志的穷酸秀才。先辈的辉煌使他不甘平凡,秉承著书立说的家训,他将目光投向最容易被读书人所忽视的农业和手工业上。
宋应星创作《天工开物》的初衷是给“不识五谷”,只会空谈的儒生看的。他没有想过《天工开物》有一天会失传,更没有想到它会在异国他乡重生。
1694年,《天工开物》在传播到日本后,日本人将书中记载的先进技术应用到本土,促进了本国经济的飞速增长。随后,《天工开物》被传播到朝鲜,受到李朝实学派的重视。18-20实际,还被传播到西方各国,巴黎国家图书馆至今藏有明版《天工开物》。
宋应星先后六次科考失利,在当时可以说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但他对古代科学技术的总结以及众多先进理念的提出,无愧为“有明第一人”。西方学者李约瑟则评价他为,“中国版狄德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