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70周年纪念日。7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在朝鲜战场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了长达2年零9个月的艰苦战斗,付出了重大牺牲,最终赢来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纪念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抗美援朝战争,我们不定期推出系列文章,介绍有关于志愿军和抗美援朝的方方面面。
此前我们提到了几种志愿军使用过得轻机枪,这次我们为轻机枪部分收尾,为大家介绍当年志愿军最主要的轻机枪——苏制DP-27/28轻机枪。它有着很多名字,因为是苏联枪械大师瓦西里·捷格加廖夫研制,又被称为捷格加廖夫机枪;游戏里因为大弹盘被称为“大盘鸡”;一般来说,我们称之为转盘机枪就可以了。
▲《英雄儿女》中的王成,手持苏制转盘机枪的形象是那一代人的经典记忆
老一辈人对苏制转盘机枪的深刻认识,来源于1964年电影《英雄儿女》中王成身背71式报话机、手持苏制转盘机枪射击的英雄形象。其实转盘机枪来中国是挺早的,起码抗战时期苏联援助中国时就有一批转盘机枪装备中国军队。到新中国时期,为了抗美援朝我国从苏联进口武器,其中包括了大批量的DP-27/28轻机枪。
▲苏联机枪手和转盘机枪
DP-27/28轻机枪定型于1927年,次年装备苏联红军。第二次世界大战中,DP-28经历了无数的战斗,是苏军最主要的步兵火力输出。DP-27/28轻机枪口径7.62毫米,发射7.62×54毫米R步枪弹,它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从机匣上方安装供弹的弹盘,弹盘容量47发,全枪结构很简单,但结实可靠。缺点是复进簧套在活塞杆上,受热的话弹力会减弱而引致故障
▲苏制武器的装备,让志愿军步兵火力有了大的提升
1951年,随着从苏联进口的武器陆续装备在朝鲜的志愿军,一线部队开始使用上苏制转盘机枪。相比于当时志愿军装备的其他轻机枪,特别是相较于捷克式或勃然式,转盘机枪瞄准时的视野不会被阻挡。更好的是,转盘机枪的大弹盘为机枪手提供了更多的子弹,出击、伏击、反击时都能发挥火力优势。
▲志愿军机枪手与转盘机枪,戴钢盔的志愿军不常见到
不过,转盘机枪的弹盘太大,不便于携带,特别是夜间携枪行动时弹盘易发出响声,使敌人过早发现。在阵地战期间,由于转盘机枪的使用率高,弹盘在战斗中的损失比较多。和很多电影里表现的不同,转盘机枪确实不适合腰际射击或运动射击。但总的来说,苏制转盘机枪使志愿军步兵的火力有了显著提升。
▲志愿军某部机枪手操作转盘机枪掩护战友冲击
在抗美援朝战争的中后期,志愿军步兵因为加强了苏制轻重武器,火力上大大加强。其中班组因为增加了转盘机枪和苏制冲锋枪,火力和弹药消耗都是成倍增长的。苏联在对DP-27/28轻机枪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改进后推出了DPM轻机枪,我国也在1953年对DPM机枪进行仿制,定型生产出了53式轻机枪,显著特点是增加了一个握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