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义务教育六科超标超前培训负面清单(试行)”,要求各地依据负面清单严肃查处超标超前培训行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 (视觉中国/图)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义务教育六科超标超前培训负面清单(试行)”,要求各地依据负面清单严肃查处超标超前培训行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从1990年代起,减负的声音就开始抬头;随后,减负的措施不断推出。两者互相激发,似乎相反相成。这一次,减负的板子从校内打到校外,力度空前,学生及家长会如何响应呢?
可别以为过往减负的措施是在走过场。小学生三点半放学、降低课业难度、减少作业量、减少考试次数、不得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等,都是真刀实枪。可惜,家长似乎普遍不买账,将孩子课内减的负又在课外加了上去,甚至变本加厉,奥数与剑桥少儿英语哪一个都费钱,哪一个都对孩子有挑战性,可这些家长还是对钱包与孩子都下得了狠心。
这背后有一个倒逼机制。国人普遍对孩子寄予极大希望。名牌大学是通往更好生活的桥梁,但每年就招那么多人。为了上此名校,就得上彼名校。传导的结果是,从大学到小学,每一个阶段,名校学位总是僧多粥少。抢学区房、拼成绩,都是这种竞争的外显。
这里面包含着一个囚徒困境。家长是这样考虑的:如果别的孩子不加码,我的孩子加码,那么我的孩子升学胜算就大一些;如果别的孩子加码了,我的孩子不加码,那么我的孩子升学胜算就小一些。结论是,无论哪种情况,给孩子加码都是合算的。惜乎别的家长也这么想,于是大家都加码,纷纷加码,层层加码,苦了大多数孩子们,导致课外培训机构异常繁荣。
要打破这个困境,给大多数孩子们真减负,有所作为的空间不小:保持学校教的和升学考的内容刚好有足够的区分度,刚好能把智力、天赋排序在前的孩子筛选出来。升学要考的或要“参考”的,学校势必要教;不让学校教,家长会找课外培训机构教。区分度不够,是不可行的;远远超过了区分度之必要,则意味着大多数孩子的过度负担。锚定这一目标来减负,用考试与选拔的指挥棒来引导学生、家长、学校与课外培训的行为,减负很有希望。否则,减负或成打地鼠游戏,因为就算把课外培训管死了,家长请家教或自己教也没法管。
最后,家长也应该对孩子的天赋有清醒的了解。如果孩子天赋异禀或学习兴趣很浓,那小学生自学微积分或自行解锁“负面清单”也不是事儿。如果孩子天赋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就不要过度催逼孩子了,跟自己和解,接受孩子是一个普通人,将来大概率会过普通人的生活。现代社会,除了读书好,走向成功的路多了去了。何况,一个普通人诚实、自食其力地过好一生,怎么也不能算失败。
陈斌